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延专利>正文

一种教学用电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534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电池盒,包括盒体、接线柱正、负导电极片,所述盒体整体呈矩形体,所述盒体的两个相背侧面上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插槽和卡条,所述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分别延伸至设有插槽和卡条的侧面上,且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教学用电池盒通过在盒体的两个相背侧面上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插槽和与所述插槽相配的卡条,多个电池盒进行插接连接成一体,美观大方,并且相互之间通过延伸至设有插槽和卡条的侧面上的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相接触构成电连接,达到串联或并联的目的,无需导线连接,而外部导线只需将导线端部紧配插在所述接线柱的插孔中便能达到连接的目的,使用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用电池盒
技术介绍
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相关的物理电学实验演示时,经常会用到作为直流电源的干电池,并将其装入电池盒中使用。现有的教学用电池盒通常包括一个盒体,盒体上设有用于安放电池的电池仓和一对接线柱,电池仓中还设有一对分别与电池正负极接触的金属导电极片,所述金属导电极片与接线柱电连接。由于结构的原因,当一个电池盒中的电池电压或电流不足需要多个进行串联或并联时,现有的电池盒只能通过导线连接的方式,既不美观,又十分繁琐。同时现有的连接方式连接不可靠,且非常不方便,尤其是当需有多条连接线连接在同一个接线柱上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串联或/和并联且连线方便的教学用电池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用电池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电池仓和两个接线柱,电池仓中还设有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所述两个接线柱分别与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整体呈矩形体,电池仓开口朝上,所述盒体的两个相背长边的侧面上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垂直方向的插槽和与所述插槽相配的卡条,所述插槽和卡条位置相对应;所述正导电极片及负导电极片均分别延伸至设有插槽和卡条的两个侧面上,两个侧面上的正导电极片位置相对应,两个侧面上的负导电极片位置相对应;所述接线柱柱状绝缘钮和金属管构成,所述绝缘钮设有轴向通孔,所述金属管固定嵌设在所述轴向通孔中,部分所述金属管从绝缘钮下端露出,所述两个接线柱下端露出的金属管部分分别穿过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及盒体壁铆接在盒体上,并分别与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电连接,所述金属管内孔构成插孔。本技术教学用电池盒通过在盒体的两个相背侧面上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插槽和与所述插槽相配的卡条,同时正导电极片及负导电极片均分别延伸至设有插槽和卡条的两个侧面上,这样多个电池盒就可以通过插接连接成一体,美观大方,并且相互之间通过延伸至侧面上的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相接触构成电连接,达到并联的目的,无需导线连接,而外部导线只需将导线端部紧配插在所述接线柱的插孔中便能达到连接的目的,使用非常方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盒体的另外两个相背短边的侧面上也分别设有插槽和与所述插槽相配的卡条,所述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分别延伸至其中一个侧面上,所述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的延伸部位置相对应。这样多个电池盒就可以通过短边的侧面上插槽和卡条插接连接成一体,相邻两个电池盒的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的延伸部相接触构成串联。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长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一对卡条和插槽,所述卡条和长槽缝均成对平行设置,间距及位置相配,所述卡条截面为L形,所述插槽由底部上与卡条截面相配的L形插入口及相连侧壁上的长槽缝构成。优选所述插槽的一端贯通构成卡条插入口,另一端设有卡条限位结构。这样的连接结构连接可靠,方便,一端设有卡条限位结构可以防止卡条从另一端露出,使得多个电池盒可以方便地整齐连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教学用电池盒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I上设有电池仓101和两个接线柱2,电池仓101中还设有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所述两个接线柱分别与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电连接,电池仓101开口朝上。盒体I形状可以按需设置,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盒体I整体呈矩形体,优选为长方形,选用绝缘材料制作,如塑料等,电池轴线方向与盒体I长度方向平行,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有平台,分别用于设置两个接线柱2,所述接线柱2由柱状绝缘钮201和金属管202构成,所述绝缘钮201设有轴向通孔,所述金属管202固定嵌设在所述轴向通孔中,部分所述金属管202从绝缘钮201下端露出,所述金属管202和绝缘钮201可以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一体,所述两个接线柱2下端露出的金属管部分分别穿过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及盒体壁铆接在盒体I上,并分别与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电连接,所述金属管202内孔构成插孔。为了使得电池盒能够相互连接并且电池并联连接,在所述盒体I的两个相背侧面上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至上而下的并联插槽5和与所述并联插槽5相配的并联卡条6,所述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分别延伸至设有并联插槽5和并联卡条6的侧面上,且位置相对应。并联插槽5和并联卡条6设置在所述盒体I的两个相背长边的侧面上相应的位置,并联插槽5和并联卡条6垂直方向设置,所述并联插槽5的一端贯通至边缘构成并联卡条6插入口 ;所述正导电极片4及负导电极片3均分别延伸至设有并联插槽5和并联卡条6的两个侧面上,两个侧面上的正导电极片4位置相对应,两个侧面上的负导电极片3位置相对应,所述并联插槽5及并联卡条6截面可以为燕尾形。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对并联卡条6和并联插槽5设置在长边的侧面上,所述并联插槽5为在侧面上一对相向设置的直槽,并联卡条6截面为L形,同样成对平行设置,间距与所述并联插槽5间距宽度相配,所述并联卡条6和长槽缝均成对平行设置,间距及位置相配,所述并联卡条6截面为L形,所述并联插槽5由底部上与并联卡条6截面相配的L形插入口及相连侧壁上的长槽缝构成。为了使得多个电池盒可以方便地、更加紧密整齐地相互连接,本具体实施例中,在一侧长边的侧面上设有一对并联卡条6,在另一侧长边的侧面上设有一对并联插槽5,所述并联卡条6和并联插槽5均成对平行设置,间距及位置相配,所述并联卡条6截面为L形,所述并联插槽5由电池盒底部上与并联卡条6截面相配的L形插入口及相连侧壁上的长槽缝构成,这样的设置,两个电池盒并联时可以紧密相贴。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为了使本技术的电池盒能够串联,在所述盒体I的另外两个相背短边的侧面上也分别设有串联插槽7和与所述串联插槽7相配的串联卡条8,所述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分别延伸至其中一个侧面上,所述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的延伸部位置相对应。所述串联卡条8和串联插槽7结构可以与长边的侧面上的相同。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串联插槽7由短边的侧面两侧边缘上一对开口相对的直槽,另一端侧面上的一对串联卡条8截面为L形,与直槽相配,所述串联插槽7的一端(上端)贯通构成串联卡条8插入口,另一端下端优选设有串联卡条8限位结构,这样的连接结构连接可靠、方便,一端设有串联卡条8限位结构可以防止串联卡条8从另一端露出,可以在串联插槽7的下端设置挡条8或挡块构成串联卡条8限位结构。这样多个电池盒就可以通过短边的侧面上串联插槽7和串联卡条8插接连接成一体,相邻两个电池盒的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的延伸部相接触构成串联。实施例3:如图5、6所示,为了使得电池盒能够同时进行并联和串联连接,可以在所述盒体I的长短边相背侧面上均设有串联插槽7和与所述串联插槽7相配的串联卡条8,正导电极片4和负导电极片3优选呈十字形,由磷铜片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电池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电池仓和两个接线柱,电池仓中还设有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所述两个接线柱分别与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整体呈矩形体,电池仓开口朝上,所述盒体的两个相背长边的侧面上相应的位置分别设有垂直方向的插槽和与所述插槽相配的卡条,所述插槽和卡条位置相对应;所述正导电极片及负导电极片均分别延伸至设有插槽和卡条的两个侧面上,两个侧面上的正导电极片位置相对应,两个侧面上的负导电极片位置相对应;所述接线柱柱状绝缘钮和金属管构成,所述绝缘钮设有轴向通孔,所述金属管固定嵌设在所述轴向通孔中,部分所述金属管从绝缘钮下端露出,所述两个接线柱下端露出的金属管部分分别穿过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及盒体壁铆接在盒体上,并分别与正导电极片和负导电极片电连接,所述金属管内孔构成插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延
申请(专利权)人:靳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