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宁专利>正文

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51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它是盛装易渗漏或需密闭的产品的容器的理想密封内盖,特别适用于液体产品包装用桶、瓶的密封内盖;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比密封圈型、瓶塞型、退拔型的盖子具有更优越的力学结构,密封面更合理;制造容易,对桶、瓶口以及密封盖的精度、光洁度、螺纹中心线、厚薄均匀度等要求不高,与现有的桶瓶配套较容易;启闭盖方便;造价低;复用系数高;密封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能对盛装易渗漏或需密闭的产品的容器进行密封的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特别适用于液体产品包装用桶、瓶的密封内盖。目前,易渗漏的产品用桶、瓶包装后,在搬运过程中常因口盖密封不好而发生相当严重的渗漏;国内国外因此种原因引起的退赔事件经常发生。为了防止在搬运过程中的损耗和浪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有一定强度,又有弹性和韧性以及气密性好的、复用系数较高的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现在惯用的桶、瓶用密封内盖为聚烯烃塑料制成的密封圈型、瓶塞型和退拔型三种。密封圈型的对桶口、外盖以及内盖本身的精度、光洁度、平正度、螺纹中心线以及厚薄均匀度等都要求很高,只要有一条达不到要求,就会渗漏;瓶塞型的虽对桶、瓶口的平正度等方面要求不是很高,但由于桶、瓶口内壁不可能很平正,也不可能很圆,塑料内盖的硬度又较大,虽有一定紧度,也不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退拔型的因它接触面小,压强大,故效果比上两种好,但它对内外盖的配合、加工的精度与光洁度以及内盖材料要求都较严,而且使用时必须用力盖紧,这就给启盖带来了不便——不容易拔出来,故实际效益和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本人原设计的已获专利权的气垫型桶瓶密封内盖(专利号85204607)虽密封性能有所提高,但结构不是很合理,复用系数低,成本较高,故实际效益差。本专利技术同它们比具有更优越的力学结构以及极佳的密封性能和较高的复用系数,确保搬运过程中被包装产品的安全。为了减少目前桶、瓶包装在搬运中的损耗和浪费,克服内盖在几何结构上的不完善以及加工难度大等缺点,特提出一种结构合理、密封性能极佳、成本低、加工方便、对外盖、桶瓶口要求不高且复用系数较高、开启容易的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以弥补目前的损失。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取材于天然的或人工的高分子材料及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经注塑等方法而成。该盖为由具有一定强度的壁上至少有一通孔的盖体和具有一定强度、弹性、韧性及气密性好的外层在贴合部密闭地贴合为一体,形成内部封满气体且外层A面凸起的内盖。该盖的盖体(1)、(2)、(3)为具有一定强度的高分子材料或合成材料制成,根据桶、瓶的结构及几何形状等选择或设计适合的形式和形状,其几何尺寸根据配套的桶、瓶口的几何尺寸而定,盖体底(2)与盖体沿(3)之间的盖体壁(1)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圆形或其它形状的通孔(4);该盖的外层(5)为具有一定强度、弹性、韧性及气密性好的膜状天然的或人工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制成,用热合或其它的方法将其与盖体在贴合部(6)的周沿密闭地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部封满气体(7)且外层A面凸起的内盖。当产品装进桶、瓶后,盖上内盖,当旋紧或压紧与内盖配合的外盖(10)时(外盖上可有一小凹面(12)套住内盖外层A面,使之朝规定的方向运动),内盖外层A面产生形变,将盖内气体(7)通过通孔(4)压向(9),使外层B面紧贴并压住密封面(8),由于内盖里的气室体积不断缩小,压强就随之增大,密封面(8)在压强逐渐增大的气垫的作用下,将桶、瓶口内壁密封死。因盖内各点压强相同,且该盖外层(5)靠气垫作用可根据桶、瓶口的精度误差大小乃至桶、瓶口的缺陷进行自动地调整补偿并产生相应的形变来达到最佳密封效果,故密封性能极理想。跟内盖配套的外盖可选用普通外盖,亦可选用分凹、平、凸三种型式的小凹面外盖,还可选用无螺纹的压紧式外盖;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型式的外盖来与内盖配合,控制内盖里的气体压强,以达到最佳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与外盖组合成为内盖沿(13)可在限位凸台(14)里上下活动的套装结构的组合体。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具有下列优点1、应用广泛,无论是易渗漏的或需密闭的工农业产品、日用化工产品,还是药品、食品等都适用;2、比密封圈型、瓶塞型、退拔型具有更优越的力学结构,密封性能好;3、制造简便,对桶、瓶口、外盖以及内盖本身的精度、平正度等要求不高,与现已有的桶、瓶配套较容易;4、闭启盖方便(采用旋紧式外盖),因其闭启时外盖是逐渐旋紧或退出的,故盖内气体压强是逐渐增大或减小,不会给启闭盖带来麻烦;5、有通孔调节气压,使盖内各点压强均等,提高了内盖的使用寿命和密封性能;6、造价低,复用系数高,经济效益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与外盖和瓶口配合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可与本专利技术配套的凸、平、凹型外盖的剖面示意图。该盖的盖体(1)、(2)、(3)由聚丙烯经注塑等方法而成,外层(5)为PVA膜表面涂的PVDC的复合膜制成,先加工出盖体底(2)与盖体沿(3)之间的盖体壁(1)上有四个圆形的通孔(4)的盖体,然后将外层(5)的A面和B面分别定型,再将定好型的外层(5)的A面和B面与盖体在贴合部(6)的周沿密闭地热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部封满气体(7)且外层A面凸起的内盖,即可使用。使用时,先盖上内盖,使内盖盖体沿(3)与桶、瓶口(11)接触,然后旋紧外盖(10)(外盖上可有一小凹面(12)套住内盖外层A面,使之朝规定的方向运动),此时内盖外层A面产生形变,将盖内气体(7)通过通孔(4)压向(9),使外层B面紧贴并压住密封面(8),即密封。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一种外盖组合的套装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先加工出有限位凸台(14)的外盖,然后将内盖沿(13)套入外盖限位凸台(14),使内盖沿(13)能在限位凸台(14)里面上下活动,即可使用。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该盖的盖体(16)、(17)由聚丙烯经注塑等方法而成,外层(18)为PVDC复合膜制成,先加工出盖体(16)、(17),然后将外层(18)的A面和B面分别定型,再将外层(18)的B面与盖体在贴合部(15)热合在一起,最后将外层(18)A面与盖体在贴合部(15)的周沿密闭地热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部封满气体(19)且外层A面凸起的内盖,即可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密封盛装易渗漏或需密闭产品的容器的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特别适用于密封盛装易渗漏或需密闭产品的包装用桶、瓶的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其特征在于该盖由具有一定强度的壁上至少有一通孔的盖体和具有一定强度、弹性、韧性及气密性好的外层在贴合部密闭地贴合为一体,形成内部封满气体且外层A面凸起的内盖。专利摘要一种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它是盛装易渗漏或需密闭的产品的容器的理想密封内盖,特别适用于液体产品包装用桶、瓶的密封内盖;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比密封圈型、瓶塞型、退拔型的盖子具有更优越的力学结构,密封面更合理;制造容易,对桶、瓶口以及密封盖的精度、光洁度、螺纹中心线、厚薄均匀度等要求不高,与现有的桶瓶配套较容易;启闭盖方便;造价低;复用系数高;密封效果好等优点。文档编号B65D53/00GK2043227SQ88214888公开日1989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宁, 彭晓兰 申请人:张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密封盛装易渗漏或需密闭产品的容器的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特别适用于密封盛装易渗漏或需密闭产品的包装用桶、瓶的新型无渗漏密封内盖,其特征在于该盖由具有一定强度的壁上至少有一通孔的盖体和具有一定强度、弹性、韧性及气密性好的外层在贴合部密闭地贴合为一体,形成内部封满气体且外层A面凸起的内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彭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