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04276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包括外壳、内壳、齿轮轴、离心调速部件、端盖以及顶盖;所述齿轮轴为一与内、外壳同轴设置的阶梯状轴体,其沿轴向依次分为位于端盖外侧的齿轮段、位于端盖中心安装孔内的后支承段、用于安装离心调速部件的离心部件安装段以及嵌入内壳中心的前支承段;在齿轮轴具有一连通环形油槽A和环形油槽B的并轴向设置的直油通道,该直油通道的内壁呈螺旋槽状;所述齿轮轴后支撑段内还具有一与加油通道的内端连通的储油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通过储油腔以及螺旋槽状直油通道,提高了对第二卷制轴承的供油效率以及储油腔内或直油通道内留存的润滑油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坠安全器,特别涉及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防坠安全器是施工升降机上重要的一个部件,要依靠它来消除吊笼坠落事故的发生,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防坠安全器的出厂试验以及后期维护都非常的严格。专利号为201410089129.4的技术专利中,提到了一种防坠安全器,包括内壳、外壳和齿轮轴,所述外壳前后端分别连接端盖和顶盖,位于外壳里的内壳端部设有蝶形弹簧,位于内壳里和端盖内的齿轮轴上均套有卷制轴承,所述内壳里的卷制轴承外端装有一个骨架油封,所述端盖内的卷制轴承内、外端均装有骨架油封端盖内的齿轮轴上和齿轮轴小径轴头上均开设有环形油槽,所述环形油槽与出油孔连通;所述齿轮轴中间钻有直通油道,该直通油道两端分别连通两环形油槽;在工作时,从齿轮轴端面注油,通过直通油道供油给内壳处的卷制轴承,其供油效率低,且直通油道内的油无法完全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储油功能且供油效率高和油利用率高的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包括外壳、内壳、齿轮轴、离心调速部件、端盖以及顶盖;其创新点在于:所述齿轮轴为一与内、外壳同轴设置的阶梯状轴体,其沿轴向依次分为位于端盖外侧的齿轮段、位于端盖中心安装孔内的后支承段、用于安装离心调速部件的离心部件安装段以及嵌入内壳中心的前支承段;所述齿轮轴后支承段与端盖之间设置第一卷制轴承,在齿轮轴前支承段与内壳之间设置第二卷制轴承;在第一卷制轴承和第二卷制轴承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环形油槽A和一环形油槽B,在齿轮轴具有一连通环形油槽A和环形油槽B的并轴向设置的直油通道,该直油通道的内壁呈螺旋槽状;所述端盖的中心轴孔内壁钻有一用于注油的加油通道,该加油通道的内端与环形油槽A连通,外端延伸至端盖的外表面。所述齿轮轴后支撑段内还具有一与加油通道的内端连通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呈椭圆形,该储油腔沿齿轮轴的轴向设置,其中心位于齿轮轴的轴线上,储油腔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出油通道与环形油槽A连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在后支撑段内加设一与加油通道的内端连通的储油腔,当出现缺油,无法注油时,可利用储油腔内的油进行润滑,保证第一卷制轴承和第二卷制轴承的正常润滑;本技术的储油腔呈椭圆形,储油腔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出油通道与环形油槽A连通,该椭圆形储油腔容积大,且当齿轮轴高速旋转时,利用其长轴方向的两端与环形油槽A连通,便于将储油腔内储存的油甩出至环形油槽A内;本技术直油通道的内壁呈螺旋槽状,供油速度快,且随着齿轮轴的高速旋转,便于将储油腔内或直油通道内留存的润滑油全部输出至内壳处的第二卷制轴承内进行润滑,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中直油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主要包括外壳1、内壳2、齿轮轴3、离心调速部件4、端盖5以及顶盖6 ;外壳I为整体铸造成形的变径式壳体,外壳I大端部外端面通过法兰结构连接有端盖5,小端部外端面连接有顶盖6 ;内壳2同轴设置于外壳I中,内壳2包括内壳锥形段和颈段,内壳锥形段具有一可与外壳I锥形内表面配合形成摩擦副的锥形外表面,以及一可容纳离心调速部件4的内腔;内壳颈段伸入外壳I中,在内壳颈段与外壳I小端部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中设置有若干同轴套装在内壳颈段上的碟形弹簧7,并内壳颈段最前端螺纹连接有可沿内壳2轴向移动压紧碟形弹簧7的加压螺母8 ;齿轮轴3为一与内壳2、外壳I同轴设置的阶梯状轴体,其沿轴向依次分为位于端盖5外侧的齿轮段、由位于端盖5中心安装孔内的后支承段、用于安装离心调速部件4的离心部件安装段以及嵌入内壳2中心的前支承段;齿轮轴3后支承段与端盖5之间设置第一卷制轴承9,在齿轮轴3前支承段与内壳2之间设置第二卷制轴承10 ;在第一卷制轴承9和第二卷制轴承10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环形油槽All和一环形油槽B12,在齿轮轴3具有一连通环形油槽All和环形油槽B12的并轴向设置的直油通道13,该直油通道13内壁呈螺旋槽状;端盖5的中心轴孔内壁钻有一用于注油的加油通道14,该加油通道14的内端与环形油槽All连通,外端延伸至端盖5的外表面,齿轮轴3后支撑段内还具有一与环形油槽All连通的储油腔15。本技术的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直油通道13的内壁呈螺旋槽状,供油速度快,且随着齿轮轴3的高速旋转,便于将直油通道13内的留存的润滑油全部输出至内壳2处的第二卷制轴承10内进行润滑,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为了增大储油腔的容积储油腔15呈椭圆形,同时为了便于在齿轮轴3旋转时将储油腔15内的油甩出,该储油腔15的中心位于齿轮轴3的轴线上,储油腔15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出油通道16与环形油槽All连通。安全防坠原理为:升降机正常运行状态,齿轮轴的齿轮段与升降机的齿条嗤合,并随之转动,升降机在额定速度内向下运行时,齿轮轴带动离心调速部件正常旋转,离心调速部件的离心块无法克服压簧片的弹性形变力,因此在压簧片的作用下紧贴住离心块座;升降机超负荷运行状态,当升降机下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时,由于齿轮轴带动离心调速部件高速旋转,使得离心块产生足够克服压簧片弹性形变力的离心力,进而将离心块压向内壳,使得内壳随之旋转,进而带动内壳上的加压螺母沿轴向移动压紧碟形弹簧,将内壳的锥形外表面拉向外壳的锥形内表面,利用两者组成的摩擦副形成制动力矩,实现防坠自动制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包括外壳、内壳、齿轮轴、离心调速部件、端盖以及顶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轴为一与内、外壳同轴设置的阶梯状轴体,其沿轴向依次分为位于端盖外侧的齿轮段、位于端盖中心安装孔内的后支承段、用于安装离心调速部件的离心部件安装段以及嵌入内壳中心的前支承段; 所述齿轮轴后支承段与端盖之间设置第一卷制轴承,在齿轮轴前支承段与内壳之间设置第二卷制轴承;在第一卷制轴承和第二卷制轴承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环形油槽A和一环形油槽B,在齿轮轴具有一连通环形油槽A和环形油槽B的并轴向设置的直油通道,该直油通道的内壁呈螺旋槽状;所述端盖的中心轴孔内壁钻有一用于注油的加油通道,该加油通道的内端与环形油槽A连通,外端延伸至端盖的外表面;所述齿轮轴后支撑段内还具有一与加油通道的内端连通的储油腔; 所述储油腔呈椭圆形,该储油腔沿齿轮轴的轴向设置,其中心位于齿轮轴的轴线上,储油腔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出油通道与环形油槽A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坠安全器齿轮轴与内壳间润滑系统,包括外壳、内壳、齿轮轴、离心调速部件、端盖以及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为一与内、外壳同轴设置的阶梯状轴体,其沿轴向依次分为位于端盖外侧的齿轮段、位于端盖中心安装孔内的后支承段、用于安装离心调速部件的离心部件安装段以及嵌入内壳中心的前支承段;所述齿轮轴后支承段与端盖之间设置第一卷制轴承,在齿轮轴前支承段与内壳之间设置第二卷制轴承;在第一卷制轴承和第二卷制轴承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一环形油槽A和一环形油槽B,在齿轮轴具有一连通环形油槽A和环形油槽B的并轴向设置的直油通道,该直油通道的内壁呈螺旋槽状;所述端盖的中心轴孔内壁钻有一用于注油的加油通道,该加油通道的内端与环形油槽A连通,外端延伸至端盖的外表面;所述齿轮轴后支撑段内还具有一与加油通道的内端连通的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呈椭圆形,该储油腔沿齿轮轴的轴向设置,其中心位于齿轮轴的轴线上,储油腔长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出油通道与环形油槽A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培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跃通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