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停车位组,包括前立柱、后立柱、轨道板、连接板、支撑架、载车板和运行载具;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为4个,且两个为一组对称竖直设置在道路两侧,一组前立柱与一组后立柱配合形成停车位空间,支撑架设置在停车位空间内,载车板放置在支撑架上,轨道板水平横跨道路,且位于前立柱和后立柱顶端,运行载具沿轨道板运行;所述运行载具由移动转向小车和升降机构组成,所述移动转向小车包括第一纵梁、第一横梁、转向电机、移动电机和转向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纵梁、第二横梁、安装纵梁、安装横梁、起重电机、卷筒、转向器连接座和起重臂;所述载车板共两个,每个两边各有两个挂钩,挂钩与挂板可实现咬合与分离;该双层停车位,当道路方向与停车位方向不同向时,也能顺利停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停车位,具体是一种双层停车位组。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用汽车的普及,停车成了车主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停车位有限,汽车储存库立体化是城市建筑发展的方向,采用双层停车位将是最佳选择,目前的双层停车位存在以下缺点:1.在下层车位有车的情况下,上层车辆无法开出;2.当停车位方向与道路方向不同向时,无法实现车位的旋转,造成进出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停车位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双层停车位组,包括前立柱、后立柱、轨道板、连接板、支撑架、载车板和运行载具;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为4个,且两个为一组对称竖直设置在道路两侧,前立柱和后立柱均安装在基础混凝土座上,前立柱固定在靠近道路的位置,后立柱固定在远离道路的位置,一组前立柱与一组后立柱配合形成停车位空间,支撑架设置在停车位空间内,且支撑架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前立柱和后立柱,载车板放置在支撑架上,轨道板水平横跨道路,且位于前立柱和后立柱顶端,并将同一条直线上的前立柱及后立柱连接为一个整体,两个轨道板的端头之间设有连接板,运行载具沿轨道板运行;所述运行载具由移动转向小车和升降机构组成,所述移动转向小车包括第一纵梁、第一横梁、转向电机、移动电机和转向器,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一横梁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横梁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一纵梁相连,且两个第一纵梁和两个第一横梁组成移动转向小车的框架,框架上设有电机安装板,转向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转向器设在转向电机下方,且转向电机驱动连接转向器,转向电机驱动转向器转向,框架下方还设有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移动电机通过驱动机构A驱动连接主动行走轮,轨道板由轨道支撑板及轨道支撑板上方的钢轨组成,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上均设有与钢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纵梁、第二横梁、安装纵梁、安装横梁、起重电机、卷筒、转向器连接座和起重臂,所述第二纵梁和第二横梁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横梁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横梁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二纵梁相连,两个第二纵梁和两个第二横梁组成升降架,安装纵梁设在两个第二横梁之间,安装横梁设在两个第二纵梁之间,安装纵梁和安装横梁组成安装架,转向器连接座设置在安装纵梁与安装横梁的交接处,且转向器连接座连接至转向器;所述起重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卷筒共两个,且平行间隔设置,起重电机通过驱动机构B驱动连接卷筒;所述升降架四角分别设有钢丝绳座,起重臂共四个,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四角下方,且起重臂与钢丝绳座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卷筒上的钢丝绳穿过钢丝绳座连接至起重臂,一个卷筒对应连接与其位于升降架同侧的两个起重臂;对应同一个卷筒的两个起重臂底端之间设有挂板,载车板上设有与挂板相对应的挂钩;挂板向里伸出了同侧的两个起重臂所形成的平面,并与起重臂呈15-30度夹角,运行载具通过在轨道板上的移动和挂钩与挂板的咬合、分离动作,实现对立体车位组的两个不同车位上的车辆的存取;对应同一个卷筒的两个起重臂之间还设有安装杆,安装杆与升降架之间设有防晃动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四角分别连接至前立柱和后立柱的中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安装板固定在两个第一纵梁之间;所述转向电机通过支撑架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下方;所述转向器位于移动转向小车的下侧中心。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A由变速箱A和传动轴A组成,移动电机经变速箱A驱动连接传动轴A,主动行走轮固定设在传动轴A的两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横梁的中部,安装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纵梁的中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B由变速箱B和传动轴B组成,起重电机经变速箱B驱动连接传动轴B,卷筒固定设置在传动轴B的两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晃动装置为剪叉式伸缩支架,剪叉式伸缩支架共两个,由矩形管和铆钉构成,且间隔设置在安装杆两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筒上设有收纳钢丝绳的凹槽,钢丝绳被限制在凹槽内,从而保证了钢丝绳在收纳过程中有规则的排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卷筒替换为齿轮盘,钢丝绳替换为链条,钢丝绳座替换为链条座,齿轮盘上的链条穿过链条座连接至起重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移除起重电机、驱动机构B、卷筒、钢丝绳、防晃动装置和钢丝绳座,升降架的四角分别增设升降电机和丝杆,升降电机通过丝杆驱动起重臂上下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双层停车位,通过一个运行载具实现两个停车位的停车,节省了资源;2.该双层停车位,当道路方向与停车位方向不同向时,也能顺利停车,增加了停车位组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双层停车位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层停车位组中移动转向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双层停车位组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立柱、2-踏板、3-后立柱、4-轨道板、5-连接板、6-支撑架、7-挂钩、8-载车板、9-运行载具、10-第一纵梁、11 -第一横梁、12-电机安装板、13-转向电机、14-移动电机、15-变速箱A、16-转向器、17-传动轴A、18-主动行走轮、19-从动行走轮、20-第二纵梁、21-第二横梁、22-安装纵梁、23-安装横梁、24-起重电机、25-变速箱B、26-传动轴B、27-卷筒、28-转向器连接座、29-钢丝绳、30-钢丝绳座、31-起重臂、32-剪叉式伸缩支架、33-安装杆、34-挂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层停车位组,包括前立柱1、后立柱3、轨道板4、连接板5、支撑架6、载车板8和运行载具9 ;所述前立柱I和后立柱3均为4个,且两个为一组对称竖直设置在道路两侧,前立柱I和后立柱3均安装在基础混凝土座上,前立柱I固定在靠近道路的位置,后立柱3固定在远离道路的位置,一组前立柱I与一组后立柱3配合形成停车位空间,支撑架6设置在停车位空间内,且支撑架6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前立柱I和后立柱3,通过前立柱I和后立柱3为支撑架6提供支撑,支撑架6下方为下层停车位,支撑架6上方为上层停车位,优选的,所述支撑架6的四角分别连接至前立柱I和后立柱3的中部,载车板8放置在支撑架6上,轨道板4水平横跨道路,且位于前立柱I和后立柱3顶端,并将同一条直线上的前立柱I及后立柱3连接为一个整体,两个轨道板4的端头之间设有连接板5,以强化停车位的稳固性,运行载具9沿轨道板4运行;所述运行载具9由移动转向小车和升降机构组成,所述移动转向小车包括第一纵梁10、第一横梁11、转向电机13、移动电机14和转向器16,所述第一纵梁10和第一横梁11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横梁11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横梁11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一纵梁10相连,且两个第一纵梁10和两个第一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停车位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柱(1)、后立柱(3)、轨道板(4)、连接板(5)、支撑架(6)、载车板(8)和运行载具(9);所述前立柱(1)和后立柱(3)均为4个,且两个为一组对称竖直设置在道路两侧,前立柱(1)和后立柱(3)均安装在基础混凝土座上,前立柱(1)固定在靠近道路的位置,后立柱(3)固定在远离道路的位置,一组前立柱(1)与一组后立柱(3)配合形成停车位空间,支撑架(6)设置在停车位空间内,且支撑架(6)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前立柱(1)和后立柱(3),载车板(8)放置在支撑架(6)上,轨道板(4)水平横跨道路,且位于前立柱(1)和后立柱(3)顶端,并将同一条直线上的前立柱(1)及后立柱(3)连接为一个整体,两个轨道板(4)的端头之间设有连接板(5),运行载具(9)沿轨道板(4)运行;所述运行载具(9)由移动转向小车和升降机构组成,所述移动转向小车包括第一纵梁(10)、第一横梁(11)、转向电机(13)、移动电机(14)和转向器(16),所述第一纵梁(10)和第一横梁(11)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横梁(11)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一横梁(11)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一纵梁(10)相连,且两个第一纵梁(10)和两个第一横梁(11)组成移动转向小车的框架,框架上设有电机安装板(12),转向电机(13)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2)上,转向器(16)设在转向电机(13)下方,且转向电机(13)驱动连接转向器(16),转向电机(13)驱动转向器(16)转向,框架下方还设有主动行走轮(18)和从动行走轮(19),移动电机(14)通过驱动机构A驱动连接主动行走轮(18),轨道板(6)由轨道支撑板及轨道支撑板上方的钢轨组成,主动行走轮(18)和从动行走轮(19)上均设有与钢轨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运行载具(9)通过在轨道板(4)上的移动和挂钩(7)与挂板(34)的咬合、分离动作,实现对所述立体车位组的两个不同车位上的车辆的存取;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纵梁(20)、第二横梁(21)、安装纵梁(22)、安装横梁(23)、起重电机(24)、卷筒(27)、转向器连接座(28)和起重臂(31),所述第二纵梁(20)和第二横梁(21)均为两个,两个第二横梁(21)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横梁(21)的同侧端头之间通过第二纵梁(20)相连,两个第二纵梁(20)和两个第二横梁(21)组成升降架,安装纵梁(22)设在两个第二横梁(21)之间,安装横梁(23)设在两个第二纵梁(20)之间,安装纵梁(22)和安装横梁(23)组成安装架,转向器连接座(28)设置在安装纵梁(22)与安装横梁(23)的交接处,且转向器连接座(28)连接至转向器(16);所述起重电机(24)固定在安装架上,卷筒(27)共2个,且平行间隔设置,起重电机(24)通过驱动机构B驱动连接卷筒(27);所述升降架四角分别设有钢丝绳座(30),起重臂(31)共四个,分别设置在升降架的四角下方,且起重臂(31)与钢丝绳座(30)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应,卷筒(27)上的钢丝绳(29)穿过钢丝绳座(30)连接至起重臂(31),一个卷筒(27)对应连接与其位于升降架同侧的两个起重臂(31);对应同一个卷筒(27)的两个起重臂(31)底端之间设有挂板(34),挂板(34)向里伸出了同侧的两个起重臂(31)所形成的平面,并与起重臂(31)呈15‑30度夹角,载车板(8)上设有与挂板(34)相对应的挂钩(7),对应同一个卷筒(27)的两个起重臂(31)之间还设有安装杆(33),安装杆(33)的两端与升降架之间各设有一个防晃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彦伦,申源,
申请(专利权)人:申彦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