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962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包括上片玻璃、下片玻璃和吸气剂,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由支撑物隔开,并且在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之间形成有真空层,并且,在下片玻璃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吸气剂的凹槽,且在该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沿下片玻璃的厚度贯穿的通孔,该通孔用作排气孔;并且,在吸气剂与凹槽之间形成有抽气通道,该抽气通道用于将真空层与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其可以解决吸气剂的直径较大时,封口工艺的难度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玻璃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真空玻璃。
技术介绍
真空玻璃是由两片平板玻璃以支撑物隔开,且通过将两片平板玻璃的边缘密封,而在两片玻璃之间形成真空层的玻璃制品。真空玻璃因具有低碳节能、隔热保温、隔声降噪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为了延长真空玻璃的真空效果,提高真空玻璃的质量,可以在真空玻璃的制造过程中,在其真空层中放置包封在金属或玻璃壳内的吸气剂,在对真空玻璃进行抽真空操作并完成封口之后,对吸气剂进行解封(即破解金属或玻璃壳),以使该吸气剂开始吸气。将吸气剂放置在真空玻璃中的一种常用方式具体为:如图1所示,真空玻璃由上片玻璃Cl和下片玻璃C2组成,在二者之间由支撑物D隔开,并且在上片玻璃Cl和下片玻璃C2之间形成有真空层。而且,在下片玻璃C2上设置贯穿其厚度的通孔用作抽气口,并在吸气剂上设置支架,利用该支架将吸气剂100固定在抽气口内(A为利用激光破解包封的吸气剂100的打孔方向)。上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为了容纳吸气剂100,抽气口的直径必须大于吸气剂100的直径,而为了封闭抽气口,封口片B’的直径必须大于抽气口的直径,在这种情况下,若真空玻璃的尺寸较大,则需要选择较大体积的吸气剂,导致抽气口和封口片B’的直径也需相应的增大,从而影响了真空玻璃的美观性。即使通过将封口片B’的直径设计得与抽气口的直径相差不大,来提高美观性,但是这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减小了封口片B’与下片玻璃C2之间的粘接面积,从而增加了封口工艺的难度,降低了封口成功率,并且更容易导致封口处漏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真空玻璃,其可以解决吸气剂的直径较大时,封口工艺的难度增大的问题。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包括上片玻璃、下片玻璃和吸气剂,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由支撑物隔开,并且在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之间形成有真空层,在所述下片玻璃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气剂的凹槽,且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沿所述下片玻璃的厚度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作排气孔;在所述吸气剂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用于将所述真空层与所述通孔连通。优选的,所述吸气剂的侧壁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具有竖直间隙;所述真空玻璃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使所述吸气剂的下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水平间隙,所述水平间隙和所述竖直间隙共同形成所述抽气通道。优选的,所述水平间隙和竖直间隙的取值范围在0.1?1mm。优选的,所述吸气剂部分遮挡所述通孔,所述通孔未被所述吸气剂遮挡的部分形成所述抽气通道。优选的,在所述吸气剂上还设置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用于将所述吸气剂悬置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吸气剂的侧壁与所述凹槽的侧壁之间具有竖直间隙;所述吸气剂的下表面与所述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水平间隙,所述水平间隙和所述竖直间隙共同形成所述抽气通道。优选的,所述悬挂件的厚度与所述支撑物的厚度相同,以兼具与所述支撑物相同的支撑作用。优选的,所述悬挂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且沿所述吸气剂的周向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径的取值范围在4?15mm。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的取值范围在2?4_。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取值范围在2?10m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玻璃,其在下层玻璃的上表面上设置用于承载吸气剂的凹槽,且在该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沿下片玻璃的厚度贯穿的用作排气孔的通孔,并且吸气剂与凹槽之间形成有用于将真空层与通孔连通的抽气通道。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吸气剂的直径设计凹槽的直径,以使得吸气剂能够置于凹槽中,而无需改变通孔的直径,也就是说,即使在吸气剂的直径较大时,仍然可以选择的合适的通孔直径,以保证真空玻璃的美观性,同时不会增大封口工艺的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真空玻璃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另一种抽气通道的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变型提供的真空玻璃的剖视图;以及图4B为图4A中吸气剂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玻璃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玻璃的剖视图。请参阅图1,真空玻璃包括上片玻璃1、下片玻璃2和吸气剂3。其中,上片玻璃I和下片玻璃2由支撑物4隔开,并且在上片玻璃I和下片玻璃2之间形成有真空层5。而且,在下片玻璃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吸气剂3的凹槽22,且在该凹槽22的底面上设置有沿下片玻璃2的厚度贯穿的通孔21,该通孔21用作排气孔。换句话说,在下片玻璃2的厚度方向上形成有台阶状的通孔,该通孔的台阶即为上述凹槽22,其结构类似于普通沉孔。而且,吸气剂3与凹槽22之间形成有抽气通道,用于将真空层5与通孔21连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吸气剂3的侧壁与凹槽22的侧壁之间具有竖直间隙B,即,吸气剂3的直径小于凹槽22的内径,并且,真空玻璃还包括支撑件31,该支撑件31的数量至少三个,且支撑件沿吸气剂3的周向间隔分布。吸气剂3由该支撑件3支撑,从而在吸气剂3的下表面与凹槽22的底面之间形成有水平间隙H,该水平间隙H和上述竖直间隙B共同形成抽气通道。在进行抽真空操作时,真空层5内的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竖直间隙B、水平间隙H以及通孔21排出,气体流动路径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优选的,上述水平间隙H的取值范围优选在0.1?1mm。在该数值范围内,既可以保证凹槽22内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吸气剂3,又可以保证一定的抽气速率。由于吸气剂3是由凹槽22承载,因此,只需保证凹槽22的尺寸能够使该凹槽22容纳吸气剂3即可,而不会对用作排气孔的通孔21的尺寸有影响。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吸气剂3的直径设计凹槽22的直径,而无需改变通孔21的直径,也就是说,即使在吸气剂3的直径较大时,仍然可以选择的合适的通孔21的直径,以保证真空玻璃的美观性,同时不会增大封口工艺的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2和吸气剂3在凹槽22的底面上的投影形状均为圆形,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在实际应用中,凹槽和吸气剂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二者各自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为诸如四边形、三角形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玻璃,包括上片玻璃、下片玻璃和吸气剂,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由支撑物隔开,并且在所述上片玻璃和下片玻璃之间形成有真空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片玻璃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吸气剂的凹槽,且在所述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沿所述下片玻璃的厚度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作排气孔;在所述吸气剂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抽气通道,所述抽气通道用于将所述真空层与所述通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玉芝李楠唐健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立基真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