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9823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5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该电子控制单元模块包括:连接器外壳,其上端部边缘形成有预定深度的导向槽,下端部边缘形成有从一面凸出的导向凸出部;盖,其下端部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到连接器外壳的导向槽的导向凸出部;散热器,其上端部边缘形成有预定深度的用于插入连接器外壳的导向凸出部的导向槽,下端部边缘形成有从一面凸出的导向凸出部;以及电动机,其具有电动机外壳,电动机外壳的上端部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散热器的导向凸出部的导向槽,其中连接器外壳、盖及散热器的形成有导向凸出部的一面形成有至少一个预定深度的硬化槽。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产品耐久性,防止粘接剂挤到内外部而引发品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形成有导向凸出部与槽的盖、连接器外壳、散热器及电动机外壳分别插入组装而成的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
技术介绍
车辆的转向装置用于调节车辆的行进方向,通常使用的转向装置按工作方法分为电动转向装置与液压式转向装置,其中电动转向装置(Electronic Power Steering ;EPS)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驱动转向装置,这一点不同于液压式转向装置。电动转向装置的优点是比液压式转向装置具有更高的燃油效率,能够降低车辆油耗。并且,还可以用于驻车辅助系统(Smart parking assist system ;SPAS)或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ane Keeping Assist System ;LKAS)等智能转向系统。电动转向装置由驱动连接于转向轮的转向柱或行星齿轮的电动机及控制该电动机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QJ)构成。电动转向装置根据设置位置分为转向柱型电动助力转向(Column type MotorDriven Power Steering ;C_MDPS)及结合于齿条(rack)的齿条型电动助力转向(R-MDPS),R-MDPS的分类中有一种采用两个齿轮的双齿轮(DPR-MDPS)型。现在主要使用的是能够更精确控制的双齿轮型电动助力转向(DPR-MDPS)。双齿轮型电动助力转向(DPR-MDPS)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与电动机组装于发动机舱内,为防止车辆内外部的水分渗透到电子控制单元与电动机内,用电子控制单元的盖盖住连接器外壳(Connector Housing)与散热器(Heat Sink),在散热器下部连接电动机,并在各连接部涂布防水硅胶使之硬化,如上完成组装。但根据现有双齿轮型电动助力转向,在组装电子控制单元的盖、连接器外壳、散热器及电动机时,防水硅胶的接触面积仅限于用于引导各构件的位置、提高防水硅胶的硬化程度而形成的各导向凸出部与槽,因此防水硅胶接触面积有限,并且涂布防水硅胶时防水硅胶被导向凸出部与槽挤到内外部,由于防水硅胶挤到内外部,因此商品性下降、电子控制单元容易出现故障。【现有技术文献】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05-0091412(公开日期:2005年09月15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凸出的一面形成有硬化槽的导向凸出部与形成有硬化槽的盖、连接器外壳、散热器及电动机外壳并涂布粘接剂,以提高硬化槽作用于导向凸出部的硬化力,防止粘接剂被挤到内外部造成商品性下降或电子控制单元发生故障的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包括:连接器外壳,其上端部边缘形成有预定深度的导向槽,下端部边缘形成有从一面凸出的导向凸出部;盖,其下端部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到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导向槽的导向凸出部;散热器,其上端部边缘形成有预定深度的用于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导向凸出部的导向槽,下端部边缘形成有从一面凸出的导向凸出部;以及电动机,其具有电动机外壳,所述电动机外壳的上端部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散热器的导向凸出部的导向槽,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所述盖及所述散热器的形成有导向凸出部的一面形成有至少一个预定深度的硬化槽。形成于所述连接器外壳、所述盖、所述散热器及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各导向槽与导向凸出部可以具有各导向槽与导向凸出部之间组装的状态下形成能够涂布粘接剂的预定空间的大小。所述电动机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所述盖及所述散热器能够通过各导向凸出部与导向槽组装成一体型模块。所述粘接剂可以是防水硅胶。形成于所述连接器外壳、所述盖及所述散热器的各导向凸出部的面积可以从所述各导向凸出部的末端部向上部逐渐增大。所述硬化槽可以形成于具有所述导向凸出部的一面且紧邻所述导向凸出部。 所述硬化槽可以形成于具有所述导向凸出部的一面且以所述导向凸出部为基准形成于相对的两处位置。所述硬化槽可以是角形状或圆形状。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组装凸出的一面形成有硬化槽的导向凸出部与形成有硬化槽的盖、连接器外壳、散热器及电动机外壳并涂布粘接剂时还涂布到硬化槽内,作用于导向凸出部的硬化面积增大,因此硬化力上升,能够提尚广品耐久性。由于硬化力增大,因此能够防止粘接剂挤到内外部而引发品质问题,能够防止挤入内部的粘接剂引发电子控制单元的各种半导体或电路故障。【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图3的组装前状态的状态图;图5为图3的正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盖12:导向凸出部12a:硬化槽16:—面20:连接器外壳22:导向槽22a:两面24:导向凸出部30:散热器32:导向槽34:导向凸出部40:电动机42:电动机外壳44:导向槽Gl:第一结合部G2:第二结合部G3:第三结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各图的构成要素添加附图标记方面,即使相同的构成要素出现在不同的附图上也尽可能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说明本技术时若判断认为对相关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对本技术的主题造成混淆,则省略相关详细说明。另外,以下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定或限制于此,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做多种变形实施。参照图1至图2,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I可以包括:连接器外壳20,其上端部边缘形成有预定深度的导向槽22,下端部边缘形成有从一面凸出的导向凸出部24;盖10,其下端部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到所述连接器外壳20的导向槽22的导向凸出部12 ;散热器30,其上端部边缘形成有预定深度的用于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20的导向凸出部24的导向槽32,下端部边缘形成有从一面凸出的导向凸出部34 ;以及电动机40,其具有电动机外壳42,所述电动机外壳42的上端部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散热器30的导向凸出部34的导向槽44。所述连接器外壳20、所述盖10及所述散热器30的形成有导向凸出部的一面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预定深度的硬化槽。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I可以分为盖10与连接器外壳20相结合的第一结合部Gl、连接器外壳20与散热器30相结合的第二结合部G2及散热器30与电动机外壳42相结合的第三结合部G3。第一结合部G1、第二结合部G2及第三结合部G3同样都是导向凸出部与导向槽结合而成,因此以下以第一结合部Gl为代表进行说明。所述硬化槽可以形成于具有所述导向凸出部的一面且紧邻所述导向凸出部。所述硬化槽可以形成于具有所述导向凸出部的一面且以所述导向凸出部为基准形成于相对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转向装置的电子控制单元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外壳,其上端部边缘形成有预定深度的导向槽,下端部边缘形成有从一面凸出的导向凸出部;盖,其下端部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到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导向槽的导向凸出部;散热器,其上端部边缘形成有预定深度的用于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的导向凸出部的导向槽,下端部边缘形成有从一面凸出的导向凸出部;以及电动机,其具有电动机外壳,所述电动机外壳的上端部边缘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散热器的导向凸出部的导向槽,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所述盖及所述散热器的形成有导向凸出部的一面形成有至少一个预定深度的硬化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锺润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