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尾梁,包括后保险杠、后尾罩和两块大梁安装板,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均与车辆底盘上的大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相对地间隔设置,所述后保险杠焊接设置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的下部,所述后尾罩的下端焊接设置于所述后保险杠上,所述后尾罩的两侧面分别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焊接。该车辆尾梁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可靠性高、成本低廉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车辆尾梁的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尾梁及包括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基于石油钻采特种装备施工条件差、震动大、对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抗冲击性能,降低尾梁在施工过程中的震动、扭转和受压等,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焦点。尤其是,近来随着提升车架整体刚度,延长车架尾梁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成本与施工成本等需求的不断提出,势必对压裂设备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多通过取消后保险杠,加大后尾罩厚度或其他固有部件强度等方式,将车辆受到的冲击力传递给后尾罩或其他固有部件,而非后保险杠,进而实现整体式的后下部防护。但这种结构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仍存在如下缺点:I)取消后保险杠,虽可减去后保险杠的成本,但增加了后尾罩或其他固有部件的成本,不利于整车降低成本;2)采用加厚、加重型的后尾罩或其他固有部件,不利于整车降低重量;3)完全取消并替代后保险杠,对后尾罩或其他固有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利于整车提高可靠性;4)通用性差,针对不同的汽车底盘需重新设计、制造,不利于更换、维修。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整体可靠性高、成本低廉且使用寿命较长的车辆尾梁及包括其的车辆,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车辆尾梁,以解决现有车辆尾梁成本较高、重量较重、可靠性低及通用性差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包括前述车辆尾梁的车辆。为解决问题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尾梁,包括后保险杠、后尾罩和两块大梁安装板,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均与车辆底盘上的大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相对地间隔设置,所述后保险杠焊接设置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的下部,所述后尾罩的下端焊接设置于所述后保险杠上,所述后尾罩的两侧面分别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焊接。进一步地,所述后尾罩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牌照灯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后尾罩与所述牌照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后尾罩上用于安装牌照灯的安装位置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车牌照。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尾梁还包括用于安装尾灯的尾灯安装板,所述尾灯安装板焊接于所述后尾罩上。进一步地,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的上部均开设有第三安装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螺纹孔;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和/或所述第三安装孔为螺纹孔。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尾梁,包括后保险杠、后尾罩和两块大梁安装板,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均与车辆底盘上的大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相对地间隔设置,所述后保险杠焊接设置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的下部,所述后尾罩的下端焊接设置于所述后保险杠上,所述后尾罩的两侧面分别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焊接。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将后保险杠、后尾罩、大梁安装板焊接为一体,使后保险杠受到的冲击力直接传递到大梁安装板上,进而传递至车辆底盘的大梁,直至整车上,使后尾罩在行驶及施工过程中受到的上下震动直接传递到后保险杠上,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亦延长了使用寿命。此外,前述两块大梁安装板在焊接前的间距可调,提高了车辆尾梁的通用性。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尾罩取消了现有的车牌照支架结构,改为直接在后尾罩上开设第一安装孔,所述后尾罩与牌照灯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同时,在后尾罩上用于安装牌照灯的安装位置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车牌照。简化了后尾罩的结构,减小了后尾罩的厚度,从而降低整车重量。在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尾罩取消了现有复杂的尾灯支架结构,改为简单的尾灯安装板,所述后尾罩与尾灯安装板焊接为一体,尾灯直接安装在尾灯安装板上,进而也可降低整车重量。为解决问题之二,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辆底盘和车辆尾梁,所述车辆底盘上设置有大梁,所述车辆尾梁为其上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尾梁,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均与所述大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上部均开设有螺纹孔,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与所述大梁通过所述螺纹孔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辆为液氮栗车。进一步地,所述车辆为压裂车。上述车辆显然具有前述车辆尾梁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车辆尾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车辆尾梁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尾罩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I大梁安装板2后保险杠 3后尾罩4牌照灯 5尾灯安装板6第二安装孔7第三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尾梁,包括后保险杠(2)、后尾罩(3)和两块大梁安装板(1),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1)均与车辆底盘上的大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1)相对地间隔设置,所述后保险杠(2)焊接设置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1)的下部,所述后尾罩(3)的下端焊接设置于所述后保险杠(2)上,所述后尾罩(3)的两侧面分别与两块所述大梁安装板(1)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赵仕寿,王安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