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包括电源输入端VIN1、VIN2和电源输出端VOUT1、VOUT2;电源输入端VIN1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电感L的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源输入端VIN2,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源输出端VOUT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输出电压稳定,适用范围增加,能够满足不同型号的充电设备的需求,而且造价也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尤其是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属于汽车电子
技术介绍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自驾出行,这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与此同时,由于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很多人喜欢在乘坐汽车时或在郊外停车时使用这些移动设备来进行办公和交流,这样就使得对于移动终端的用电量增加,人们经常会遇到在行车路上或郊外移动设备电量耗尽而无法与人联系的尴尬情况。对此,人们考虑到在汽车上加载移动设备充电器来保障人们的用电需求。现目前的车载移动充电器,大多是采用将现有的充电器电路直接加装到汽车上,这样虽然省事,但是匹配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汽车电压的稳定性不够,输出电压的波动较大,容易造成充电器设备发热量大,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移动设备终端的额定电压各不相同,因此很难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即使能够进行充电,其充电时间也较长,能耗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车载充电器设备充电电压不稳定以及能耗较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平稳的输出电压,而且能耗较小的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包括电源输入端VIN1、电源输入端VIN2和电源输出端V0UT1、电源输出端V0UT2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l分别与二极管Dl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l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电感L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源输入端VIN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电容Cl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源输出端V0UT2 ;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3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l的基极和电源输出端VOUTl,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5的一端和芯片IC的第六引脚,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五引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和芯片IC的第三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一引脚,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所述芯片IC的第四引脚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优化地,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型号为2SJ201。优化地,所述三极管Ql的型号为2N3055,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3DG6C。优化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6的型号为1N473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输出电压稳定:本技术的充电电路采用了微型计算机芯片对整个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精确控制,减小了输入端电压波动对输出端的影响,抗干扰能力明显加强,稳定性显者提尚。2、适用范围增加,能够满足不同型号的充电设备的需求:由于本技术中采用了三极管与电容和电阻的配合来监测电压反馈,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输出电压进行自我调节,以此满足不同移动终端额定电压不同的需求,这样有利于降低能耗,缩短充电时间。3、整体电路结构简单,造价较低,有利于市场的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包括电源输入端VIN1、电源输入端VIN2和电源输出端V0UT1、电源输出端V0UT2。本技术中,所述电源输入端VINl和电源输入端VIN2表示输入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电源输出端VOUTl和电源输出端V0UT2表示输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源输入端VINl分别与二极管Dl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l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电感L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源输入端VIN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电容Cl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源输出端V0UT2 ;所述的场效应管Q3的型号为2SJ201,所述稳压二极管D6的型号为1N4738。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3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l的基极和电源输出端V0UT1,所述三极管Ql的型号为2N3055,所述三极管Ql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电阻R6的一端,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3DG6C。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5的一端和芯片IC的第六引脚,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l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五引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和芯片IC的第三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一引脚,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所述芯片IC的第四引脚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本技术中,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电容Cl为滤波电容,场效应管Q3和稳压二极管D6可以对输入电压的波动进行调节,三极管Ql和三极管Q2用于收集反馈的电压信号,本技术中通过芯片IC来精确控制电压的输出,并实施根据反馈的信号对电压进行调节,具有很好的适用性。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包括电源输入端VIN1、电源输入端VIN2和电源输出端V0UT1、电源输出端V0UT2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l分别与二极管Dl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l的一端、电容Cl的一端和电感L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源输入端VIN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电容Cl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型计算机芯片控制的车载充电电路结构,包括电源输入端VIN1、电源输入端VIN2和电源输出端VOUT1、电源输出端VOUT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端VIN1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阻R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和电感L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和电源输入端VIN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2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容C2的一端和电源输出端VOUT2;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3的漏极,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电阻R2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源输出端VOUT1,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二极管D7的正极;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5的一端和芯片IC的第六引脚,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5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五引脚,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芯片IC的第三引脚,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一引脚,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所述芯片IC的第四引脚与电阻R3的另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