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944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量器,降低制造费用,降低制造难度,还可以减少操作时的压力流失。其技术方案为:配量器包括:内部装有内装物的容器部;第一开关部,控制打开/关闭该容器部,包括注塑成型的汽门;汽缸,将该容器部中经该第一开关部喷出的内装物储存其中;第二开关部,关闭该汽缸内的内装物,该第二开关部在打开时该汽缸中储存的内装物进入其中;操作部,在按动时打开该第二开关部,在恢复原状时打开该第一开关部;连接部,将该容器部、该汽缸以及该操作部相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液体容器的制造领域。(*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配量器,尤其涉及将各种洗涤剂或化妆品等液体状态的 内装物根据泵的原理可少量定量喷出的配量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所谓配量器(Pump Dispenser)是将充入到密封容器内部的气体 或液体,根据对内装物的压力增加,喷出一定量的装置。因此,配量器广泛应用于 储藏化妆品、香水、医药品或食品的各种密封容器中。图1是显示传统配量器的剖面图。根据传统的配量器,如图1所示,包括容 器(未图示)及安装于容器上端的配量器盖12。配量器盖12大致分为抽吸部14、 按键部15以及喷管16。抽吸部14包括安装于盖21的汽缸22,该汽缸22内部具 备弹簧24,弹簧24上端弹性支持并形成通孔26的轴25,轴25可滑动贯通并闭锁 汽缸22上端的槽盖27。抽吸部14还包括按键部15的喷管16与轴25相连接的连 接管28,以及置于汽缸22下端卡槽29的球30。根据上述的传统结构,按住按键部15时,连接管28下降的同时推动轴25下 降,此时29和球30形成密封,因为这时上面汽缸22和活塞27密封,下面29和 球30密封了,存在于汽缸22中间的液体受到挤压后冲撞活塞27,使之与25之间 解除密封,而这时在汽缸22内部的液体通过28内部通道从16处向外吐液。然后 放回按键部15时,根据弹簧24的弹性力量使轴25上升的同时与活塞27密封,从 而闭锁通孔26以切断内装物的喷出,这时29和球30打开,因为活塞27与汽缸 22内部摩擦的吸力将瓶内的液体通过29和球30打开时吸入汽缸内。反复去按按 键部15并重复此操作时,内装物会喷出容器外。但是,在这种传统的配量器中,由于球30是以金属材质制成,其成本过高。 对于设置包括球的汽门结构,还需要后续加工过程,制造过程复杂,存在制造费用 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配量器,降低制造费用, 降低制造难度,还可以减少操作时的压力流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配量器,包括 内部装有内装物的容器部;第一开关部,控制打开/关闭该容器部,包括注塑成型的汽门; 汽缸,将该容器部中经该第一开关部喷出的内装物储存其中; 第二开关部,关闭该汽缸内的内装物,该第二开关部在打开时该汽缸中储存 的内装物进入其中;操作部,在按动时打开该第二开关部,在恢复原状时打开该第一开关部;连接部,将该容器部、该汽缸以及该操作部相结合。上述的配量器,其中,该容器部进一步包括内部装有内装物的泵体;外壳,容纳该泵体。上述的配量器,其中,该外壳是透明材质制成。 上述的配量器,其中,该连接部进一步包括 第一结合部,与该泵体相结合; 第二结合部,与该外壳及该操作部相结合; 第三结合部,固定该汽缸。上述的配量器,其中,该第一结合部与该泵体是螺丝结合的,该第二结合部 与该外壳是螺丝结合的。上述的配量器,其中,该泵体还包括设置在该泵体底部的泵体活塞,在该第一开关部打开时该泵体活塞上升以对 该泵体内部的内装物进行加压。上述的配量器,其中,该汽门是以聚乙烯材质制成。 上述的配量器,其中,该第二开关部进一步包括 轴,内部中空,且与该操作部的喷出孔连通以形成流路; 柄,设置在该轴的底部,形成与该流路相连通的流入孔;活塞,设置在该轴的外缘,选择性开关该流入孔。 上述的配量器,其中,该配量器还包括弹性部,设置在该操作部与该连接部之间,为使按动操作的该操作部恢复原 状提供弹性复原力。本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配量器的容器部是 由泵体和外壳的双重结构形成,与传统的配量器具备的容器部相比,本技术有 超强的防紫外线等效果,具有可以有效防止内装物变质的优点。并且,外壳是以透明的、可看到泵体外侧的透明材质形成,不用在外壳上直 接涂色或印刷,取而代之的是在泵体外侧进行涂色或印刷,然后将外壳套在泵体外 侧;或者在泵体与外壳之间插入包装材料的方式,可采用各种方式对容器部进行表 面处理。根据这样的表面处理,与对外壳直接进行表面处理相比,不仅过程更加容 易,而且在表面处理之后,经过处理的部分不但不用担心被损坏,而且能达到将容 器部的外观设计得更加漂亮的效果。此外,第一开关部具备的汽门是以聚乙烯材质注塑成型的,其是一体成型且 具有双面性,因此制造成本低,与传统的汽门结构相比能够节省制造费用,更不需 要增加后续处理过程,使得制造过程较为容易。同时,由于具备第一结合部、第二结合部以及第三结合部一体形成的连接部, 所以只用一个部件就可以将泵体、外壳、汽缸以及操作部稳定结合,因此配量器装 置的全部制造过程非常容易,能够达到节省制造费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l是传统的配量器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配量器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汽门的放大图。图4是图2所示的配量器按动操作状态时的剖面图。图5是图4所示的第一开关部及第二开关部的中部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恢复原位状态的配量器的剖面图。图7是图5所示的第一开关部及第二开关部的中部的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2示出了本技术配量器的实施例的剖面结构。图3是图2所示汽门的 放大图。首先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配量器100包括容器部110、第一开关部120、 汽缸130、第二开关部140、操作部150以及连接部160。容器部110的内部装有 内装物,例如化妆品、香水、医药品或食品等,只要是任何流体产品都能适用。本 实施例的容器部110上端可以是开口的圆筒型或开关上端狭小的瓶状。容器部110是泵体(Cylinder) 112和外壳(Out Case) 114的双重结构形成 的。其中泵体112位于容器部内侧,收容内装物。泵体112上端为开口状态,泵体 112开口的上端装配下面要描述的第一开关部120。并且泵体112开口形成突出部 112a,突出部112a 口部有螺牙,突出部112a内部装配有汽缸130。外壳114配置 于泵体112外侧,裹住泵体112的外部。本实施例的泵体112与外壳114双重结构形成的容器部110与传统的配量器 上的容器部相比,具有超强的防紫外线效果,可有效防止内装物变质。较佳地,外壳114釆用能够清楚泵体112外部的透明材质制成,可使得容器 部110的表面处理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例如,不用在外壳114上直接涂色或者印 刷,取而代之的是在泵体112外侧直接涂色或印刷后,将外壳114套在泵体112 外侧,或者在泵体112与外壳114之间插入包装材料的方式等,也可以采用其他的 方式对容器部110进行表面处理。本实施例容器部可采用的表面处理,与在外壳114直接进行表面处理相比, 不仅过程更加容易,而且表面处理后被处理的表面部分不用担心被损坏。与此同时, 外壳114也可以用透明的荧光材质来形成,这可使得容器部110的外观设计更加优 美。更佳地,在泵体112底部还可再设置一个泵体活塞116。泵体活塞116在第一 开关部120被打开,内装物从泵体112内部喷出时,按喷出的内装物的量上升,而 对泵体112内部收容的内装物起到加压的作用。第一开关部120是一个阀门(Valve)结构,是为容器部110而形成的,在本 实施例中装配于泵体112开口处的上端。这种第一开关部120具备如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配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装有内装物的容器部; 第一开关部,控制打开/关闭该容器部,包括注塑成型的汽门; 汽缸,将该容器部中经该第一开关部喷出的内装物储存其中; 第二开关部,关闭该汽缸内的内装物,该第二开关部在打开时该汽缸中储存的内装物进入其中; 操作部,在按动时打开该第二开关部,在恢复原状时打开该第一开关部; 连接部,将该容器部、该汽缸以及该操作部相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希安思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