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8695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4 03:40
提供一种冲击工具,其能够在中间元件和工具头互相分离的状态下防止冲击力被施加于中间元件。将冲击力传递到由壳体13支撑的工具头12的冲击工具10包括:缸体31,其被附接于壳体13并且具有在壳体13一端侧上的开口,工具头12被插入到该开口;中间元件57,其被设置在缸体31的内部中,以便能够直线移动,中间元件57具有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58,以便限制直线运动的范围,并且将冲击力传递到工具头12;以及通道69和70,在比突出部58更靠近工具头12的位置,通道69和70将缸体31内部的空间D与缸体31的外部连通,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穿透缸体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冲击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将冲击力施加于工具头的冲击工具,诸如锤或锤钻。
技术介绍
传统地,诸如锤和锤钻的冲击工具能够将冲击力施加于工具头。专利文献1描述了冲击工具的示例。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冲击工具具有空心壳体;被设置在壳体内部中的电机;中间轴,电机的旋转力通过第一齿轮系被传递到中间轴;空心缸体,中间轴的旋转力通过第二齿轮系被传递到空心缸体;以及附接到缸体的工具头。另外,设置了在缸体的中心线方向上可移动的活塞。该活塞具有圆柱形状,并且冲击元件被插入到活塞内部。而且,在缸体的内部中设置有用作冲击力传递构件的中间元件。另外,同轴地放置活塞、中间元件和工具头,并且中间元件在沿中心线的方向上被置于活塞和工具头之间。随后,在活塞的底部和冲击元件之间形成气动室。在另一方面,在壳体内部中设置驱动力转换机构。驱动力转换机构将中间轴的旋转力转换成活塞的往复力。而且,在壳体内部设置离合器机构。基于变速杆的操作,离合器机构将中间轴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力转换机构或切断驱动力。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冲击工具中,电机的旋转力通过第一齿轮系、中间轴和第二齿轮系被传递到缸体,然后缸体旋转。缸体的旋转力被传递到工具头,然后工具头旋转。另外,当变速杆已被操作且离合器机构已被关闭时,中间轴的驱动力不被传递到活塞。结果是,冲击力不被施加于冲击元件。同时,当变速杆已被操作且离合器机构已被打开时,中间轴的旋转力通过驱动力转换机构被转换成活塞的往复力。随后,在气动室中的空气压力反复的高低交替,并且冲击力被传递到中间元件。当工具头压住加工对象时,由于工具头和中间元件互相接触,所以传递到中间元件的冲击力被传递到工具头。以这种方式,当工具头旋转时冲击力被施加于工具头。在另一方面,作为润滑剂的润滑脂被封装在壳体内部,并且润滑脂润滑诸如第一齿轮系、第二齿轮系和驱动力转换机构的润滑对象部。另外,当冲击工具的使用在冲击工具的操作结束之后被中断或者结束时,使得工具头与加工对象分离。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TL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5-40880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顺带一提,当直接朝下的工具头与加工对象分离时,工具头由于自身重量在缸体内部中下降,并且停在预定的位置。另一方面,对于冲击工具,由于缸体和活塞之间的摩擦、第一齿轮系和第二齿轮系之间的啮合阻力等,壳体中的温度上升。对于润滑脂,当温度上升时粘性降低,并且可能的是,一部分润滑脂通过缸体和活塞之间的间隙进入缸体和中间元件之间。另外,还可能的是,由于活塞的操作,空气进入缸体和中间元件之间。当空气和润滑脂如上述在缸体和中间元件之间积累时,即使在将工具头与加工对象分离时,也阻止了中间元件的下降操作。结果是,在工具头和中间元件之间形成了空隙,这导致了发生所谓的空转冲击的问题,在空转冲击中,中间元件在工具头和中间元件之间形成空隙的状态下受到冲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防止冲击力传递构件的空转冲击的冲击工具。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冲击工具是将冲击力传递到由工具体部支撑的工具头的冲击工具,并且冲击工具包括:缸体构件,其被附接于工具体部并且具有在工具体部的一端侧上的开口,工具头被插入该开口;冲击力传递构件,其被设置在缸体构件的内部中,以便能够直线移动,冲击力传递构件具有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以便限制直线运动的范围,并且将冲击力传递到工具头;以及通道,在冲击力传递构件直线运动的方向上比突出部更靠近工具头的位置,通道将缸体构件的内部与缸体构件的外部连通,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穿透缸体构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缸体构件和冲击力传递构件之间存在的异物通过通道被排出到缸体构件的外部。因此防止了冲击力传递构件的运动被阻止,并且能防止空转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的剖视图。图2是以放大的方式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冲击工具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以放大的方式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冲击工具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3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冲击工具10是锤钻。更具体地,冲击工具10具有将电机11的旋转力传递到工具头12以旋转工具头12的功能,以及将电机11的旋转力转换成在线性方向上的驱动力以通过驱动力冲击工具头12的功能。工具头12包括给诸如混凝土、石头等加工对象W施加工序的钻头。这里,工序包括钻、钻孔等。冲击工具10具有作为工具体部的壳体13,并且壳体13具有圆柱形体部14和与体部14的一端连续的手柄15。触发开关16被设置在手柄15上。内罩17被设置在体部14的内部中。内罩17设置有沿径向方向朝向内侧延伸的凸缘18。体部14的内部被凸缘18划分成第一储存室19和第二储存室20。第二储存室20对应于本专利技术的储存室。电机11被设置在第一储存室19中。电机11具有旋转轴21,并且旋转轴21由轴承22和23可旋转地支撑。轴承23在一端处被设置在凸缘18中。该轴承23是设置有密封件的密封轴承,并且轴承23将第一存储室19和第二存储室20流体密封地分开。另外,内罩17具有圆柱形状,并且作为密封件的O型环24被插入在内罩17和体部14之间。驱动齿轮25被形成在旋转轴21的外周表面上,并且驱动齿轮25被置于第二储存室20中。中间轴26被设置在储存室20中。该中间轴26是将旋转轴21的驱动力传递到工具头12的驱动力传递元件。两个轴承27和28被同轴地设置在第二储存室20中,并且中间轴26由两个轴承27和28围绕中心线A支撑。设置了固定于中间轴26的被动齿轮29,并且被动齿轮29与驱动齿轮25啮合。另外,齿轮30被附接到中间轴26。齿轮30能够在齿轮30与中间轴26整体地旋转的状态和齿轮30与中间轴26相对旋转的状态之间切换。而且,具有圆柱形状的缸体31被设置为横跨从壳体13的内部到壳体13的外部的范围。在缸体31的一端侧上的开口被置于壳体13的外部,并且缸体31的另一端侧上的开口被置于第二储存室20中。该缸体31是将中间轴26的旋转力传递到工具头12的元件。缸体31具有围绕中心线B同轴地设置的大直径圆柱部32、中直径圆柱部33和小直径圆柱部34。大直径圆柱部32的内直径比中直径圆柱部33的内直径更大,并且中直径圆柱部33的内直径比小直径圆柱部34的内直径更大。在小直径圆柱部34中设置工具支撑孔35,并且设置了在径向方向上穿透小直径圆柱部34的保持孔36。滚珠37被保持在保持孔36中。另外,齿轮38被附接于大直径圆柱部32的外周。齿轮38被设置为与缸体31一体地旋转,并且齿轮38与齿轮30啮合。齿轮38和齿轮30是将中间轴26的旋转力传递到缸体31的齿轮系。具有圆柱形状的套筒39被固定于体部14的内部。套筒39被设置在缸体31的外部,并且套筒39被设置为与缸体31同轴。轴承40被插入到套筒39的内周表面和中直径圆柱部33的外周表面之间。轴承41被插入到大直径圆柱部32的外周表面和内罩17的内周表面之间。缸体31由两个轴承40和41可旋转地支撑。密封装置42被设置在套筒39和中直径圆柱部33之间。该密封装置42由目前已知的油密封件等组成,并且密封装置42防止封装在第二储存室20中的润滑剂渗漏到壳体13的外部。密封装置42在沿中心线B的方向上被置于轴承40和小直径圆柱部34之间。小直径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冲击工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工具,其将冲击力传递到由工具体部支撑的工具头,冲击工具包含:缸体构件,其被附接于工具体部并且具有在工具体部的一端侧上的开口,工具头被插入开口;冲击力传递构件,其被设置在缸体构件的内部中,以便能够直线移动,冲击力传递构件具有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以便限制直线运动的范围,并且将冲击力传递到工具头;以及通道,在冲击力传递构件直线运动的方向上比突出部更靠近工具头的位置,通道将缸体构件的内部与缸体构件的外部连通,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穿透缸体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29 JP 2013-0723281.一种冲击工具,其将冲击力传递到由工具体部支撑的工具头,冲击工具包含:缸体构件,其被附接于工具体部并且具有在工具体部的一端侧上的开口,工具头被插入开口;冲击力传递构件,其被设置在缸体构件的内部中,以便能够直线移动,冲击力传递构件具有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以便限制直线运动的范围,并且将冲击力传递到工具头;以及通道,在冲击力传递构件直线运动的方向上比突出部更靠近工具头的位置,通道将缸体构件的内部与缸体构件的外部连通,并且在径向方向上穿透缸体构件,在工具体部的内部,设置了驱动力传递机构以及储存室,使用润滑剂润滑驱动力传递机构,驱动力传递机构被储存于储存室中,并且缸体构件的另一端侧上的开口与储存室连通,并且缸体构件的外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久保贵启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