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林秋莺专利>正文

供给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854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供给容器包括有可盛装液体的容器,容器底部旋接一盖体,盖体的中央部位设一有凸起的凸座,凸座中央有一透孔,于透孔处由下往上穿设一控制插销,该控制插销的顶部插接一止水垫圈,外缘设一弹簧,将其组合后,置入一中央设有一容室的底座上,底座的底部设有一透孔,且连接一连接管,连接管的前端接一出水阀;借容室的支杆撑抵控制插销的止水垫圈使其脱离,容器内的液体即流入容室内,以出水阀7的操控,将该液体导出。(*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盛装、储存液体容器器皿,它能盛装各种液体,并且是一种将大容器内的液体分摊于小容器内使用,而不用倾倒,该小容器在使用上取拿及操作极为方便。目前常用的盛装液体的器皿多是桶、缶、瓶等,如家庭用的盛油容器,一般为瓶装或缶装,因是油性液体,该容器使用及倾倒时,往往因体积大在取拿及倾倒时极为不便,又如工业上使用盛装液体容器,也因容器体积过大而存在倾倒及使用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换盛装、方便机动使用的供给容器,是将大容器内的液体分摊于小容器内使用,从而避免了倾倒之不便。这种可盛装液体的容器底部外缘设有外螺纹,底部有一开口,与之旋接一盖体,内缘有内螺纹,于盖体中间部位凸起一凸座,该凸座与盖体的内壁形成一槽沟,在槽沟内设一防漏垫圈,盖体中心处设有一透孔,其内插设一控制插销,控制插销上端插接一止水垫圈,控制插销的外缘套设一弹簧,上述元件组合成一容器后,置于一底座上,该底座内形成一容室,于底座的中间向上突设一支杆,底座底部设一通孔,对应通孔处的底座外连设一套接杆,套接杆外缘连连接管,该连接管另一端装一出水阀。以上元件组合后,利用底座中央的支杆撑抵盖体的控制插销,该控制插销往上移动而离开盖体,使容器内的液体流入于容室内,操作出水阀即可满足使用者。以下结合附图并以实施例详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多个容器组合图。见图1、图2、图3,本技术的供给容器包括一可盛液体的容器1,容器1的底部设成一可加注液体的开口,该开口的外缘设有外螺纹11;于容器1底部设一盖体2,盖体2的内缘设有内螺纹21,盖体2中间突起有一凸座22,凸座22的周缘与盖体2的内缘形成一槽沟23,在槽沟23内设置一防漏垫圈24,盖体2的中心设有一透孔25,在透孔25处设有一控制插销26,该控制插销26呈底部较宽、顶部尖的形状,控制插销26上外缘插设一呈盘状的止水垫圈28,于控制插销26的外缘可套设一弹簧27;于盖体2的底部设一底座3,底座3外缘的一侧开有一缺口30,底座3中间处形成一容室31,并于中间处凸起一支杆32,在底座3底部设有一通孔33,在通孔33底部外壁连通该通孔33处向下突出一套接杆34;而于底座3的底部设一挂板4,挂板4上有螺孔41;底座3的底部外缘套设一底壳5,底壳5上开一透孔51,透孔51与底座3的通孔33相连通;套接杆34的外缘设有呈环状的环节,其外缘套接一连接管6,连接管6的端头内缘有内螺纹,连接管6与套接杆34套接时于外缘以一束紧环60束紧,连接管6的另一端连接一出水阀7,该出水阀7与连接管6连接后于外缘以一束紧环600束紧。组装时,于盖体2处首先将弹簧27套入控制插销26外缘,将控制插销26插设于盖体2中间的透孔25,再将盘状的止水垫圈28套于控制插销26上端,使该控制插销26可于透孔处作一伸缩止当的移动作用,将盖体2以其内螺纹21旋设于容器1外缘的外螺纹11处,组合后,置放于底座3中间的容室31处,将挂板4旋设于底座3的底部,并将底壳5卡持于底座3的底部,再将连接管6一端套接于底座3底部的套接杆34外缘,另一端连接出水阀7,出水阀7可置于底座3的缺口30处。使用时,先将盖体2打开而将容器1盛装液体;再将盖体2旋紧后置设于底座3上,此时,由于底座3的中间处设有凸起的支杆32,当容器1置入时,支杆32抵触盖体2中间的控制插销26,又由于控制插销26于末置入底座3时,容器3内的液体是靠控制插销26上的止水垫圈28作一阻挡液体流出的作用,而当将容器3置入于底座3时,由于底座3中间的支杆32借控制插销26的伸缩弹性作用,而将其往上撑顶,此时控制插销26上的止水垫圈28即往上移动,容器1内的液体即可顺势而流入于底座3中间的容室31内备用,操作出水阀7,即可供应容室31内的液体,当容器1内的液体流出至容室31内,液面的高度低于盖体2透孔25底部时,则容器1内的液体立即补充液体至容室31内,直到容室31内的液面高度高于盖体2透孔25底部,即停止供应,如此视需要而往复来回的操作及动作;利用挂板4将本容器1固定于墙壁上,使用连接管6所连接的出水阀7,而取至所需供应之处。出水阀7不用时,可将其置于底座3上所设的缺口30处。因盖体2内设有一阻隔,所以容器内所流出的液体不沾及盖体2,在操作盖体2欲打开时,不沾及手部,也可于该底座3的座体本部上设置螺孔,而直接固定于墙壁上。图4的实施例是在底座3上设成多组的容器1及10,当将其挂于墙壁上,可于各个容器内盛装多种液体供选择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供给容器,不同于现日常用的瓶、缶,这种供给容器可以分装液体,避免了大容器使用时倾倒的不便,可机动的以连接管6拉引至所需之处,能挂在墙上充分利用空间,且就近使用;多个容器组合作一多样性盛装液体,能为家庭使用,也可用于工业上。权利要求1.一种供给容器由容器1、盖体2、控制插销26、底座3、连接管6、出水阀7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1底部开口,在开口外缘有外螺纹11;盖体2内缘有内螺纹21可旋接于容器1上而固定;盖体2中央凸起一凸座22,凸座22中央设一透孔25,凸座22与盖体2内壁之间形成一槽沟23,槽沟23内设垫圈24;控制插销26于盖体2中央透孔25由下往上穿设,控制插销26上插接一止水垫圈28,止水垫圈28置于凸座22上,控制插销26外缘套一弹簧27;底座3中央设一容室31,容室中央凸起一支杆32,底座3外缘一侧处设一缺口30,底座底部有一透孔33,向下连设一套接杆34;连接管6套接于套接杆34外缘;出水阀7连接连接管6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于底座3底部连接一固定块4,其上开有螺孔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容器,其特征在于底座3的底部外缘套接一底壳5。专利摘要一种供给容器包括有可盛装液体的容器,容器底部旋接一盖体,盖体的中央部位设一有凸起的凸座,凸座中央有一透孔,于透孔处由下往上穿设一控制插销,该控制插销的顶部插接一止水垫圈,外缘设一弹簧,将其组合后,置入一中央设有一容室的底座上,底座的底部设有一透孔,且连接一连接管,连接管的前端接一出水阀;借容室的支杆撑抵控制插销的止水垫圈使其脱离,容器内的液体即流入容室内,以出水阀7的操控,将该液体导出。文档编号B65D83/00GK2168846SQ93215798公开日1994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黄林秋莺 申请人:黄林秋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给容器由容器1、盖体2、控制插销26、底座3、连接管6、出水阀7组成,其特征在于容器1底部开口,在开口外缘有外螺纹11;盖体2内缘有内螺纹21可旋接于容器1上而固定;盖体2中央凸起一凸座22,凸座22中央设一透孔25,凸座22与盖体2内壁之间形成一槽沟23,槽沟23内设垫圈24;控制插销26于盖体2中央透孔25由下往上穿设,控制插销26上插接一止水垫圈28,止水垫圈28置于凸座22上,控制插销26外缘套一弹簧27;底座3中央设一容室31,容室中央凸起一支杆32,底座3外缘一侧处设一缺口30,底座底部有一透孔33,向下连设一套接杆34;连接管6套接于套接杆34外缘;出水阀7连接连接管6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秋莺
申请(专利权)人:黄林秋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