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法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喷淋除尘室和静电除尘室连接而成,喷淋室的筒体为卧式设置,喷嘴朝气流行进方向倾斜设置,借助水雾推动气流前进;静电除尘室的壳体上部设有上横梁,在上横梁上等间隔固定有上阳极排,每条上阳极排上等间隔垂直悬挂有阳极吊线;两条上阳极排之间设有一阴极板,借助垂直分布的阴极板分割成气道小间隙,利用静电吸附气流中的尘埃,达到除尘过程无需抽风风机等能耗设备辅助引风,降低装置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静电除尘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除尘净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法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认知越来越多,环保意识不断增加,众多生产型企业大都自觉地增加了相应的污染治理设备,大大降低了居住在工厂附近居民们的怨愤。然而,由于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废气排放量也增加了很多,原先的尾气处理设备就显得捉襟见肘,再加上环保公司的良莠不齐,生产的设备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企业废气排放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以及环保设备运行成本等客观问题,困扰着企业,甚至一些企业的废气处理设备成了摆设。从而导致工厂周围居民再次受到骚扰,甚至有些居民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空气中而患上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如CN104226059A,公开一件名为印染定型机废气两级喷淋高压静电处理装置,包括净化室,所述的净化室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喷雾净化装置、二级喷水净化装置以及高压静电除尘装置,所述的一级喷雾净化装置、二级喷水净化装置、高压静电处理装置均受控于一电控制系统;所述的一级喷雾净化装置内设置有上下两层高密度喷雾水柱,每层喷雾水柱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的二级喷水净化装置内设置有上下两层大粒径喷水柱,每层喷水柱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的高压静电除尘装置内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水洗区和高压静电场区。该装置中净化室与静电除尘气道设计不合理,导致需借助风机辅助抽气,以帮助气流顺利流经设计的除尘净化区域;其一、喷雾产生的气压阻碍气流通过;其二、静电处理装置中气流是从上而下走向,虽然有利于气流在装置内停留时间,但也提高了风压,需加大抽气风机的能耗;其三、进出风口的位置设计与电极板排列,无法实现气流均匀分配至电极板间隙,影响静电除尘效率,而且设备往高度方向发展,没有充分利用横向空间。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即成为本专利技术研究对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一种可借助喷雾产生喷射力推进气体行进的湿法静电除尘装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湿法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喷淋除尘室和静电除尘室两部分,所述喷淋除尘室包括有筒体、设置在筒体中轴线上的喷柱,以及筒体两端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最低位置上的排水口,所述喷柱圆周上分布有复数个喷嘴;所述静电除尘室包括有壳体、分布在壳体内的阴极板和阳极吊线;壳体两端设有对流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下部低处设有排污口;其特征是:喷淋室的筒体为卧式设置,所述喷嘴朝气流行进方向倾斜设置在喷柱圆周上,借助水雾产生气流前进的推进力;所述静电除尘室的壳体上部至少设有两道上横梁,在两道上横梁上等间隔固定有复数条平行于风道的上阳极排,每条上阳极排上等间隔垂直悬挂有阳极吊线;两条上阳极排之间设有一阴极板,并保持阴极板与阳极吊线平行,复数片阴极板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两端的阴极架上;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对接。所述喷嘴中轴线与喷柱中轴线夹角在20度至60度之间。所述筒体中部由无源风叶分隔成两个腔室,处于第一进风口一端为喷淋室,处于第一出风口一端为喷雾室;所述第一出风口处还设有无源风叶。所述阴极板由复数片槽形型材拼接而成,每一片槽形型材对应一条阳极吊线,并保持槽形型材的两槽棱与对应阳极吊线等间距。所述阳极吊线下端固定在下阳极排上,以此绷紧阳极吊线;所述壳体下部设有下横梁,所述下阳极排固定在下横梁上。所述壳体内在阴极板上方均匀分布有喷淋头。本专利技术喷淋除尘室采用卧式设计,减少气流因弯道过多产生的风阻,再则喷嘴朝气流行进方向一侧倾斜设计,在不妨碍废气与水雾混合前提下,充分利用喷雾产生的推进力,推动气流前行进入静电除尘室;静电除尘室最大优势是阳极吊线和阴极板垂直分布在壳体内,气流从一端至另一端穿行于阴极板分割的间隙,达到除尘而不阻挡气流;另一特色即是壳体不受长度和高度制约,使得产品设计更为灵活。再则,喷淋除尘室和静电除尘室可设计成单元,而后根据除尘场合和要求,或多级并列或多级串接使用,达到理想的除尘净化效果。借助喷淋除法过程的推进力,除尘过程无需抽风风机等能耗设备辅助引风,降低装置运行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湿法静电除尘装置俯视示意图图2喷淋除尘室侧视示意图图3喷柱立体示意图图4静电除尘室内部端部示意图图5阳极吊线与阴极板关系示意图其中1—筒体11—第一进风口12—第一出风口13—喷淋室14—喷雾室15—排水口2—喷柱21—喷嘴3—无源风叶4—壳体41—第二进风口42—第二出风口43—排污口44—上横梁45—下横梁5—阴极板51—阴极架52—槽形型材53—槽棱6—阳极吊线61—上阳极排62—下阳极排7—喷淋头8—瓷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湿法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喷淋除尘室和静电除尘室两部分;喷淋除尘室包括有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中轴线上的喷柱2;筒体1为卧式放置,其两端对应设有第一进风口11和第一出风口12,筒体1最低位置上设有排水口15,用来回收喷淋水,汇集后经沉淀过滤,可循环再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如图2和图3,喷柱2圆周上分布有复数个喷嘴21,喷嘴21朝气流行进方向倾斜设置在喷柱2圆周上,更具体地说,喷嘴21中轴线与喷柱2中轴线夹角在20度至60度之间。借助水雾产生气流前进的推进力,也即从第一进风口11一端往第一出风口12一端送,改变传统除尘系统需要抽风风机的缺陷。在筒体1中部由无源风叶3分隔成两个腔室,处于进风口11一端为喷淋室13,处于出风口12一端为喷雾室14。喷淋室13中的喷嘴21略大,形成大颗粒水雾或细水珠,对进入的高温尘气,既起洗尘又达到降温的目的;流经无源风叶3处,既推动风叶转动,扰动气流,而又与筒壁和风叶碰撞,去除水珠;喷雾室14内的喷嘴21较细,雾化的水珠更易与尘气碰撞、结团和下沉,达到除尘净化空气的目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多组串接使用喷淋除尘室,以达到更高指标的喷淋除尘效果,而针对大流量的废气处理时,也可将多台喷淋除尘室并接使用。参照图1、图4和图5,静电除尘室包括壳体4、分布在壳体4内的阴极板5和阳极吊线6;壳体4两端对应设有第二进风口41和第二出风口42,壳体内形成待除尘净化气流的风道,而壳体4的下部低处设有排污口43,根据壳体4长度设计排污口43数量,用来收集从除尘设备上冲刷下来的带尘埃或油质的污水;静电除尘室借助第二进风口41与喷淋除尘室的第一出风口12对接,将经过喷淋除尘后的湿气流,再送入静电除尘。静电除尘室的壳体4上部至少设有两道上横梁44,在两道上横梁44上等间隔固定有复数条上阳极排61,所有上阳极排61平行于风道,更具体地说平行于壳体4从第二进风口41至第二出风口42形成直线气流通道。每条上阳极排61上等间隔垂直悬挂有阳极吊线6,在阳极吊线6下端设有下阳极排62,既可保持阳极吊线6与阴极板5间距恒定,也能避免因风吹而使阳极吊线6飘动,为此,在壳体4下部设有下横梁45,下阳极排62固定在下横梁45上。在两条上阳极排61之间设有一阴极板5,并保持阴极板5与阳极吊线6平行,复数片阴极板5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4两端的阴极架51上,保持阴极架51与上阳极排61、下阳极排62、以及上横梁44和下横梁45间,具有足够的距离,在壳体4外对应上、下横梁44、45处固定有瓷瓶8,用来接入电源。所述阴极板5由复数片槽形型材52拼接而成,每一片槽形型材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喷淋除尘室和静电除尘室两部分,所述喷淋除尘室包括有筒体、设置在筒体中轴线上的喷柱,以及筒体两端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最低位置上的排水口,所述喷柱圆周上分布有复数个喷嘴;所述静电除尘室包括有壳体、分布在壳体内的阴极板和阳极吊线;壳体两端设有对流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下部低处设有排污口;其特征是:喷淋室的筒体为卧式设置,所述喷嘴朝气流行进方向倾斜设置在喷柱圆周上,借助水雾产生气流前进的推进力;所述静电除尘室的壳体上部至少设有两道上横梁,在两道上横梁上等间隔固定有复数条平行于风道的上阳极排,每条上阳极排上等间隔垂直悬挂有阳极吊线;两条上阳极排之间设有一阴极板,并保持阴极板与阳极吊线平行,复数片阴极板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两端的阴极架上;所述第一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喷淋除尘室和静电除尘室两部分,所述喷淋除尘室包括有筒体、设置在筒体中轴线上的喷柱,以及筒体两端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最低位置上的排水口,所述喷柱圆周上分布有复数个喷嘴;所述静电除尘室包括有壳体、分布在壳体内的阴极板和阳极吊线;壳体两端设有对流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下部低处设有排污口;其特征是:喷淋室的筒体为卧式设置,所述喷嘴朝气流行进方向倾斜设置在喷柱圆周上,借助水雾产生气流前进的推进力;所述静电除尘室的壳体上部至少设有两道上横梁,在两道上横梁上等间隔固定有复数条平行于风道的上阳极排,每条上阳极排上等间隔垂直悬挂有阳极吊线;两条上阳极排之间设有一阴极板,并保持阴极板与阳极吊线平行,复数片阴极板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两端的阴极架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铭坤,张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坤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