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7924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由船架、前梁、后梁、前减震器总成、后减震器总成构成,其中前减震器总成由液压弹簧减震器、减震器上支座、减震器下支座、摇臂、球铰支座、螺栓构成,后减震器支座由液压弹簧减震器、减震器上支座、减震器下支座、摇臂、螺栓构成。船架由矩形管焊接而成,船架与驾驶舱连接在一起,前梁连接在驾驶舱前部,后梁穿过驾驶舱后部与驾驶舱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参考汽车的独立悬挂结构,提供了一种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驾驶舱与船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小船身受到的冲击,减小船身的倾斜和震动,改善两栖空气动力艇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悬挂结构,具体地说是船舶悬挂结构。
技术介绍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悬挂系统应有的功能是支持车身,改善乘坐的感觉。汽车的悬挂系统分为非独立悬挂和独立悬挂两种。非独立悬挂系统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架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非独立悬挂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强度高、保养容易的优点,但是其舒适性及操纵稳定性都较差。独立悬挂系统是每一侧的车轮都是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挂系统悬挂在车架或车身下面的。其优点是:质量轻,减少了车身受到的冲击,并提高了车轮的地面附着力;可用刚度小的较软弹簧,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可以使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也得到降低,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单独跳动,互不相干,能减小车身的倾斜和震动。但是,独立悬挂系统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小船身受到的冲击,减小船身的倾斜和震动,改善两栖空气动力艇舒适性的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驾驶舱、船体左、船体右、独立悬挂结构、船架;所述独立悬挂结构包括前梁、后梁、第一前减震器总成、第二前减震器总成、第一后减震器总成、第二后减震器总成;第一前减震器总成包括前液压弹簧减震器、前减震器上支座、前减震器下支座、前摇臂,前液压弹簧减震器上端与前梁采用球铰连接,前液压弹簧减震器下端与前减震器上支座采用球铰连接,前减震器下支座与前减震器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前减震器上支座底部设置有滑道,前减震器下支座在绕销轴转动的同时能够沿滑道滑动,前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右上,前摇臂的一端通过耳片与船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前减震器上支座连接,第二前减震器总成与第一前减震器总成结构相同、相对于前梁对称布置,第二前减震器总成的前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左上;第一后减震器总成包括后液压弹簧减震器、后减震器上支座、后减震器下支座、后摇臂,后液压弹簧减震器上端与后梁固定,后液压弹簧减震器下端与后减震器上支座采用球铰连接,后减震器下支座与后减震器上支座通过螺栓相连,后减震器下支座能够绕该螺栓转动,后减震器下支座与船体右相固定,后摇臂的一端通过耳片与船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后减震器下支座连接,第二后减震器总成与第一后减震器总成结构相同、相对于后梁对称布置,第二后减震器总成的后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左上;驾驶舱固定在船体左和船体右上,船架与驾驶舱连接在一起,前梁连接驾驶舱前部,后梁穿过驾驶舱后部并与驾驶舱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1、第一前减震器总成和第二前减震器总成的前摇臂与其对应的前减震器上支座连接的螺栓同时作为前摇臂与其对应的前减震器上支座的销轴。2、空载状态下,前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为4°,外倾角为5°;前液压弹簧减震器处于最大位移处时,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为5°,外倾角为14°。3、空载状态下,后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外角为10°,前倾角为0°;后液压弹簧减震器处于最大位移处时,后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外倾角为14°,前倾角为0°。4、前梁上开减重槽或减重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参考汽车的独立悬挂结构,提供了一种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驾驶舱与船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小船身受到的冲击,减小船身的倾斜和震动,改善两栖空气动力艇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4为独立悬挂结构主视图;图5为独立悬挂结构俯视图;图6为独立悬挂结构左视图;图7为前减震器总成主视图;图8为前减震器总成左视图;图9为后减震器总成主视图;图10为后减震器总成左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12为独立悬挂结构的立体图;图13为前减震器总成立体图;图14为后减震器总成立体图;图15a为前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外倾角示意图a,图15b为前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外倾角示意图b;图15c为前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外倾角示意图c,图15d为前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外倾角示意图d;图16a为后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外倾角示意图a,图16b为后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外倾角示意图b,图16c为后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外倾角示意图c,图16d为后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前倾角、外倾角示意图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结合图1~16,为了防止前、后减震器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导致各部件之间出现干涉,前减震器总成10中的减震器下支座18可以随销轴17在减震器上支座16底部的滑道中向后滑动,同时还可以沿着销轴17左右滑动,以保证独立悬挂结构各部件能够正常运动。本专利技术的功能主要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前减震器总成前减震器总成10由液压弹簧减震器15、减震器上支座16、轴销17、减震器下支座18、摇臂19、耳片20、螺栓21构成。液压弹簧减震器15上端与前梁9采用球铰连接,下端与减震器上支座16采用球铰连接,减震器上支座16与下支座18通过销轴17连接,轴销17两端带有球头,下支座18在绕销17轴转动的同时能够沿着上支座16底部滑道前后滑动,也能沿着销轴17左、右滑动,下支座18与船体4之间用螺栓固定。摆臂19的一端通过螺栓21、耳片20与船架8连接,耳片20连接在船架8底部,另一端通过通过螺栓与减震器上支座16连接,由于该结构对螺栓的紧固要求不高,故螺栓可以作为销轴使用。空载状态下,该液压弹簧减震器15的前倾角为4°,外倾角为5°,随着载荷的增加或受到冲击,该液压弹簧减震器15的外倾角和前倾角将随之发生变化,减震器的行程为175毫米,在减震器最大位移处液压弹簧减震器15的前倾角为5°,外倾角为14°。后减震器总成后减震器总成13由液压弹簧减震器22、减震器上支座23、螺栓24、减震器下支座25、摇臂26、耳片27、螺栓28构成。液压弹簧减震器22上端与后梁14采用螺栓连接,下端与后减震器上支座23采用球铰连接,与前减震器上支座16不同,后减震器上支座23底部没有滑道,上、下支座通过螺栓24连接,减震器下支座15只能绕螺栓24转动,无法前后移动,下支座25与船体4之间同样用螺栓固定。摆臂26的连接方式与前减震器总成10相同。空载状态下,该液压弹簧减震器22的前外角为10°,前倾角为0°(与船架垂直),随着载荷的增加或受到冲击,该液压弹簧减震器22的外倾角将随之发生变化,前倾角保持不变,减震器的行程为175毫米,在减震器最大位移处液压弹簧减震器的外倾角为14°,前倾角为0°。船架、前梁和后梁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独立悬挂系统的特性,该空气动力艇采用双体船结构,保证左右两侧船体的运动相互独立。船架8由矩形管焊接而成,连接部位均采用加焊加强筋的方式进行加固,以增加船架8的结构强度,船架8与驾驶舱1连接在一起,前梁9连接在驾驶舱1前部,后梁14穿过驾驶舱1后部与驾驶舱1连接在一起,同时在保证结构强度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在前梁9上开减重槽和减重孔,以减轻整个独立悬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驾驶舱、船体左、船体右、独立悬挂结构、船架;所述独立悬挂结构包括前梁、后梁、第一前减震器总成、第二前减震器总成、第一后减震器总成、第二后减震器总成;第一前减震器总成包括前液压弹簧减震器、前减震器上支座、前减震器下支座、前摇臂,前液压弹簧减震器上端与前梁采用球铰连接,前液压弹簧减震器下端与前减震器上支座采用球铰连接,前减震器下支座与前减震器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前减震器上支座底部设置有滑道,前减震器下支座在绕销轴转动的同时能够沿滑道滑动,前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右上,前摇臂的一端通过耳片与船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前减震器上支座连接,第二前减震器总成与第一前减震器总成结构相同、相对于前梁对称布置,第二前减震器总成的前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左上;第一后减震器总成包括后液压弹簧减震器、后减震器上支座、后减震器下支座、后摇臂,后液压弹簧减震器上端与后梁固定,后液压弹簧减震器下端与后减震器上支座采用球铰连接,后减震器下支座与后减震器上支座通过螺栓相连,后减震器下支座能够绕该螺栓转动,后减震器下支座与船体右相固定,后摇臂的一端通过耳片与船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后减震器下支座连接,第二后减震器总成与第一后减震器总成结构相同、相对于后梁对称布置,第二后减震器总成的后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左上;驾驶舱固定在船体左和船体右上,船架与驾驶舱连接在一起,前梁连接驾驶舱前部,后梁穿过驾驶舱后部并与驾驶舱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两栖空气动力艇独立悬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驾驶舱、船体左、船体右、独立悬挂结构、船架;所述独立悬挂结构包括前梁、后梁、第一前减震器总成、第二前减震器总成、第一后减震器总成、第二后减震器总成;第一前减震器总成包括前液压弹簧减震器、前减震器上支座、前减震器下支座、前摇臂,前液压弹簧减震器上端与前梁采用球铰连接,前液压弹簧减震器下端与前减震器上支座采用球铰连接,前减震器下支座与前减震器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前减震器上支座底部设置有滑道,前减震器下支座在绕销轴转动的同时能够沿滑道滑动,前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右上,前摇臂的一端通过耳片与船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前减震器上支座连接,第二前减震器总成与第一前减震器总成结构相同、相对于前梁对称布置,第二前减震器总成的前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左上;第一后减震器总成包括后液压弹簧减震器、后减震器上支座、后减震器下支座、后摇臂,后液压弹簧减震器上端与后梁固定,后液压弹簧减震器下端与后减震器上支座采用球铰连接,后减震器下支座与后减震器上支座通过螺栓相连,后减震器下支座能够绕该螺栓转动,后减震器下支座与船体右相固定,后摇臂的一端通过耳片与船架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后减震器下支座连接,第二后减震器总成与第一后减震器总成结构相同、相对于后梁对称布置,第二后减震器总成的后减震器下支座固定在船体左上;驾驶舱固定在船体左和船体右上,船架与驾驶舱连接在一起,前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海涛姜允川殷金龙张润博张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