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771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集装袋,属于物料包装贮运技术。它包括由编织物做成的袋身(1)、顶封(2)、底封(3)、装料管(4)和卸料管(5)和吊耳(6),袋身(1)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装料管(4)和卸料管(5)分别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吊耳(6)缝合在袋身(1)与顶封(2)的缝合部位旁,而以在其袋身(1)的四周且沿轴向设有1条缝合面(7)为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已有技术用料量较多、制备成本较高等不足,且具有制备方法简易,节约用料,制备省工,成本较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袋,属于物料包装贮运技术。
技术介绍
传统的集装袋大多采用合成纤维织物(例如聚丙烯或聚乙烯纤维织物)作为集装袋的基布。用这种基布制作的集装袋,其牢固度、柔性及价格均很适宜。已有的集装袋,均采取在袋身四角缝合的技术结构。无疑,已有技术由于在其四角缝合处,必须将袋身编织物重叠在一起,而且这种编织物重叠部位一般要在5cm以上,这样每个集装袋的制作材料编织物的重叠部分将达到40cm。而由于这种集装袋的用量甚大,计算起来其编织物多消耗的用量是很可观的。这不但给制备过程平添了麻烦,而且耗工也较多,从而提升了包装袋的制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所用编织物和制备劳力用量的集装袋,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装袋,包括由具有导电功能的编织物做成的袋身、顶封、底封、装料管和卸料管和吊耳,袋身分别与顶封和底封缝合,装料管和卸料管分别与顶封和底封缝合,吊耳缝合在袋身与顶封的缝合部位旁,其改进点在于在袋身的四周且沿轴向设有1条缝合面。由以上所给出的技术方案可以明了,由于本技术在袋身的四周且沿其轴向设有1条缝合面,因此,它与已有技术相比,大约可以节省缝合面所消耗的重叠编织物四分之三的用料和劳力耗量,从而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点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在袋身的两个侧面所构成的4个夹角部位,且在袋身的两个相邻侧面之间,缝接有片状拉筋,且在片状拉筋上设有通孔。其目的在于可以令颗粒状或粉状的物料经由通孔而进入集装袋的4个夹角部位,这样可以保证集装袋的容积不会发生多大变化。所说袋身与顶封和底封缝合后的整体形状在其被物料充盈状态呈四棱柱状,且其由两个面相交组成的棱面呈圆弧状。由于物料被充盈后呈四棱柱状的本技术的堆积系数较大,即在同一容积的仓库或交通运输工具中所堆积的物料被充盈的本技术的数量较多,而往往更被用户所欢迎。所说的用来做袋身、顶封、底封、装料管、卸料管和吊耳的编织物的织物结构,是由塑料长丝与加炭黑的塑料长丝在经纬两个方向均相间编织所构成的织物结构。由于所说的编织物的经纬向都具有加炭黑的塑料导电丝,这不但可以赋予本技术的防静电导电性能,而且就是在其所设有的1条缝合面处,也毋需与已有技术那样加设导电膜了。当然,也可以采用聚丙烯塑料长丝与铜丝在经纬向相间编织的编织物;或者采用涤纶长丝与其它导电材料(如铁丝)做成的长丝在经纬向相间编织的编织物。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施之后,本技术所具有的结构简单、节省用料、制备省工、成本较低等特点,是不言而喻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包括的袋身的展开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读附图1至4。一种集装袋,包括由编织物做成的袋身1、顶封2、底封3、装料管4和卸料管5和吊耳6,袋身1分别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装料管4和卸料管5分别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吊耳6缝合在袋身1与顶封2的缝合部位旁,在袋身1的四周且沿轴向设有1条缝合面7;在袋身1的由两个侧面所构成的4个夹角部位且在袋身1的两个相邻侧面之间,缝接有片状拉筋8,在片状拉筋8上设有4个通孔9。所说的用来做袋身1、顶封2、底封3、装料管4、卸料管5和吊耳6的编织布是聚丙烯长丝编织物,所说袋身1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后的整体形状在其被物料充盈状态(工作状态)呈四棱柱状,且其由两个面相交组成的棱面呈圆弧状。具体实施方式之二,请参读附图1至4。一种集装袋,所说的用来做袋身1、顶封2、底封3、装料管4、卸料管5和吊耳6的编织物,是具有防静电导电功能的编织物,它的织物结构是由聚丙烯长丝与加炭黑聚丙烯长丝在经纬两个方向均相间编织所构成的织物结构。通过调整所加炭黑在聚丙烯内的含量,可以使其电阻值达到<108Ω,而使其具有导电功能;也可以使其电阻值达到109~1012Ω,而使其具有防静电功能。本技术所包括的袋身1的制作方法,请参读附图4。它是将袋身1所用的聚丙烯长丝编织布,按所需长度裁取,然后在其上面按片状拉筋8的布局缝合上4个等宽的片状拉筋8,且片状拉筋8与袋身1所用编织布的两端,分别各留设有10~20cm距离,再在片状拉筋8的中心线两侧的袋身1所用编织布的一端缝合上吊耳6,最后将袋身1所用编织布的两侧对合缝接,袋身1即制备完毕。其工艺操作过程既简易又省工、省料。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袋,包括由编织物做成的袋身(1)、顶封(2)、底封(3)、装料管(4)和卸料管(5)和吊耳(6),袋身(1)分别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装料管(4)和卸料管(5)分别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吊耳(6)缝合在袋身(1)与顶封(2)的缝合部位旁,其特征在于在袋身(1)的四周且沿其轴向设有1条缝合面(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在袋身(1)的由两个侧面所构成的4个夹角部位且在袋身(1)的两个相邻侧面之间,缝接有片状拉筋(8);在片状拉筋(8)上设有通孔(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说袋身(1)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后的整体形状在其被物料充盈状态呈四棱柱状,且其由两个面相交组成的棱面呈圆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集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用来做袋身(1)、顶封(2)、底封(3)、装料管(4)、卸料管(5)和吊耳(6)的编织物的织物结构,是由塑料长丝与加炭黑的塑料长丝在经纬两个方向均相间编织所构成的织物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集装袋,属于物料包装贮运技术。它包括由编织物做成的袋身(1)、顶封(2)、底封(3)、装料管(4)和卸料管(5)和吊耳(6),袋身(1)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装料管(4)和卸料管(5)分别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吊耳(6)缝合在袋身(1)与顶封(2)的缝合部位旁,而以在其袋身(1)的四周且沿轴向设有1条缝合面(7)为主要特征。本技术克服了已有技术用料量较多、制备成本较高等不足,且具有制备方法简易,节约用料,制备省工,成本较低等特点。文档编号B65D30/00GK2679056SQ200420024418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李小利, 刘桂兰 申请人:江阴三品包装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袋,包括由编织物做成的袋身(1)、顶封(2)、底封(3)、装料管(4)和卸料管(5)和吊耳(6),袋身(1)分别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装料管(4)和卸料管(5)分别与顶封(2)和底封(3)缝合,吊耳(6)缝合在袋身(1)与顶封(2)的缝合部位旁,其特征在于:在袋身(1)的四周且沿其轴向设有1条缝合面(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利刘桂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三品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