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磁性组件及第一电路模块。磁性组件包含磁芯组及绕组,绕组组装于磁芯组上。第一电路模块耦接磁性组件的绕组。第一电路模块同磁芯组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具有交叠部分,第一平面为绕组所在水平方向上的平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电子装置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05月15日、申请号为201310178627.1、专利技术名称为“电子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含有磁性元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平面变压器,相对于传统变压器,其用单层或多层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Board, PWB)、铜箔等材料替代了传统变压器中的铜导线,平面变压器中的导线实际上是平面的导体,电流会远离中心趋于边缘流动,但电流仍会全部流经导体,所以可以得到很高的电流密度。另,由于平面变压器所使用的磁芯体积小、面积大、外形扁平,散热效果好,这样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再,由于平面变压器具有结构紧凑、耦合较好、绝缘性能优良等优点,使平面变压器适应了产品小型化,所以已经应用在诸多产品中,比如应用在功率变换器中。参照图1,图1绘示了包含平面变压器的功率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图。由图1可知,功率变换器I包含平面变压器11、副边电路模块12及原边电路模块13。其中,副边电路模块12及原边电路模块13分别耦接在平面变压器11的副边侧(secondary)与原边侧(primary)。再参照图2,图2绘示了具有传统平面变压器的功率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平面变压器11包含磁芯组、绕组(未绘示);副边电路模块12通过副边出线与绕组相连;原边电路模块13通过原边出线与绕组相连。但是,对于传统的平面变压器11,其绕组出线与其外接电路模块组成的电流回路会储存较大的磁场能量,从而将形成较大的漏感,比如,绕组的副边出线与副边电路模块12所构成的回路将产生较大的漏感。而漏感是平面变压器的一项重要指标,如在开关电源中,如果有漏感存在,当开关器件截止瞬间时,由于漏感的作用而产生反向电动势,此反向电动势容易把开关器件过电压击穿。另,漏感还可以与外接电路及平面变压器绕组中的分布电容组成振荡回路,进而产生振荡并向外辐射电磁能量,造成电磁干扰。再,对某些变压器,如反激(flyback)变压器,漏感还会引起损耗,从而降低反激变压器的效率。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转换器,通过改变其平面变压器的结构,以减小平面变压器的出线与其外接电路构成的回路所储存的磁场能量,从而减小漏感,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磁性组件及第电路模块。磁性组件包含磁芯组及绕组,绕组组装于磁芯组上。第一电路模块耦接磁性组件的绕组。第一电路模块同磁芯组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具有交叠部分,第一平面为绕组所在水平方向上的平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磁芯组包含第一磁芯部件及与其相对应的第二磁芯部件,第一磁芯部件具有磁芯柱及磁芯盖板,绕组套设在该磁芯柱上。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磁芯部件包含至少一边柱。至少边柱设置于磁芯柱的周围,以形成至少一侧开口。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模块设置于至少一侧开口。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磁芯部件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落入第一磁芯部件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且第一电路模块与第一磁芯部件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具有交叠部分。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磁芯部件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与第一磁芯部件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相重叠。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磁芯部件包含磁芯盖板,其中第二磁芯部件的磁芯盖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磁芯部件的磁芯盖板的厚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磁芯部件或第二磁芯部件具有一凹槽,第一电路模块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凹槽里。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磁芯部件包含第一边柱与第二边柱,第一边柱与第二边柱形成第一侧开口与第二侧开口。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边柱的宽度小于第二边柱的宽度,第一电路模块设置在靠近于第一边柱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侧开口与第二侧开口相对于磁芯柱不对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边柱和第二边柱相对于磁芯柱不对称。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边柱的长度大于第二边柱的长度。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磁芯部件或第二磁芯部件沿第一侧开口或第二侧开口为内陷弧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磁芯组包含EQ型磁芯、U型磁芯、EE型磁芯、EI型磁芯、EFD型磁芯、RM型磁芯或罐型磁芯。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绕组的两端各通过出线与第一电路模块耦接。出线包含内层出线、线孔及外层出线,其中,内层出线通过出线孔与外层出线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出线孔设置在绕组与磁芯柱之间的区域、绕组的区域或绕组的外侧区域。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当出线孔设置在绕组的外侧区域,第一电路模块中的对漏感敏感的元器件布局在该出线孔靠近该磁芯柱方向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更包含第二电路模块。第二电路模块为整流电路模块,且绕组包含第一绕组与第二绕组。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绕组为副边绕组,副边绕组包含第一副边绕组部与第二副边绕组部。整流电路模块包含第一开关模块、第一电容模块第二开关模块、第二电容模块。第一电容模块与第一开关模块耦接于第一副边绕组部,且第一开关模块与第一电容模块设置于第一副边绕组部的上表面。第二电容模块与第二开关模块耦接于第二副边绕组部,且第二开关模块与第二电容模块设置于第二副边绕组部的下表面。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绕组为副边绕组,副边绕组包含第一副边绕组部与第二副边绕组部。整流电路模块包含第一开关模块、电容模块及第二开关模块。第一开关模块耦接于第一副边绕组部。电容模块耦接第一开关模块,并与第一开关模块设置于第一副边绕组部的上表面。第二开关模块设置于第二副边绕组部的下表面,且第二开关模块通过过孔耦接电容模块。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磁芯组还包含第一磁芯盖板、第二磁芯盖板及多个边柱。多个边柱围绕磁芯组中的一磁芯柱设置,其中多个边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磁芯盖板与第二磁芯盖板连接而形成多个侧开口。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磁芯组还包含容纳部,用以容纳第一电路模块。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容纳部为凹槽,凹槽设置于第一磁芯部件或第二磁芯部件,且第一电路模块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凹槽内。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容纳部设置于该磁芯柱靠近于第一电路模块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容纳部设置于该至少一边柱靠近于第一电路模块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模块与绕组构成交流回路,其中交流回路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的面积与耦接于磁芯组中的同一磁芯柱上的所有回路在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的交叠部分的面积的比值的范围在I至1.2。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电子装置,通过改变第一电路模块或/与第二电路模块与磁性元件的出线结构以及改变磁芯组的结构,以减小副边出线回路或/与原边出线回路所产生的磁场所储存的能量,从而降低副边出线回路或/与原边出线回路的漏感量。【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图1绘示了包含平面变压器的功率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绘示了具有传统平面变压器的功率变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A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B绘示了图3A所示电子装置的爆炸图;图4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爆炸图;图5A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爆炸图;图5B绘示了图5A所示电子装置的磁芯组的示意图;图6绘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磁性组件,包含一磁芯组及一绕组,该绕组组装于该磁芯组上;以及一第一电路模块,耦接于该磁性组件的该绕组;其中,该第一电路模块同该磁芯组在一第一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区域具有交叠部分,该第一平面为该绕组所在水平方向上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腾,代明辉,代克,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