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变形弯管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7562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弯曲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变形弯管工装,包括芯轴和套装在芯轴外部的弹性夹头,弹性夹头的通孔分为通孔上段、通孔中段和通孔下段,通孔上段呈光滑的倒锥形,通孔中段呈光滑的圆柱形,通孔下段呈具有内螺纹的圆柱形,沿弹性夹头的上半段的上端面开设有纵向的竖槽,弹性夹头的下半段横向开设有圆孔,竖槽延伸至圆孔,且竖槽底部与圆孔相连通,芯轴分为芯轴上段、芯轴中段和芯轴下段,芯轴上段呈光滑的倒锥形,芯轴下段具有与通孔下段相配合的外螺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变形弯管工装,能防止弯管过程中与弯曲部位相连的直线段截面发生畸变,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使用性能和保证安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变形弯管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弯曲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防变形弯管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弯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高铁、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多个行业,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过程的安装、安全。管材在弯曲过程中弯曲的圆弧部位会逐渐变扁,在管材需要弯曲部位内壁上承载着很大的变形力,容易导致管材需要弯曲部附近的直线段截面发生畸变。目前对于这类问题,没有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管材上与弯曲部位相连的直线段截面容易发生变形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变形弯管工装。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变形弯管工装,包括芯轴和套装在芯轴外部的弹性夹头,所述弹性夹头的外部形状大致呈圆柱状,内部具有与芯轴的外形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弹性夹头的通孔分为通孔上段、通孔中段和通孔下段,通孔上段呈光滑的倒锥形,通孔中段呈光滑的圆柱形,通孔下段呈具有内螺纹的圆柱形,沿所述弹性夹头的上半段的上端面开设有纵向的竖槽,所述弹性夹头的下半段横向开设有圆孔,竖槽延伸至圆孔,且竖槽底部与圆孔相连通,所述芯轴分为芯轴上段、芯轴中段和芯轴下段,所述芯轴上段呈光滑的倒锥形,芯轴中段与通孔中段相配合呈光滑的圆柱形,芯轴下段具有与通孔下段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弹性夹头未撑开状态下通孔上段的最大直径为D1,芯轴上段的最大外径为d,d略大于D1,且D1略小于待弯曲管件的内径。本专利技术通过芯轴和弹性夹头配合的工装,撑在管材需要弯曲的部位,有效避免了管材上与弯曲部位相连的直线段截面容易发生变形的问题。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弹性夹头未撑开状态下通孔上段的最大直径为D1,最小直径为D2,D2为4/5的D1。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圆孔的轴线与弹性夹头的中心轴线相垂直。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弹性夹头的上半段外径略大于弹性夹头的下半段的外径,使得弹性夹头的上半段与弹性夹头的下半段之间形成台阶。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竖槽的中心与圆孔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夹头的上半段均布有4个竖槽,所述弹性夹头的下半段上均布有4个对应的圆孔。为了便于旋转芯轴,作为优选,所述芯轴的上端面还设有一体结构的竖杆。为了防止在旋转芯轴时打滑,作为优选,所述竖杆的外圈设有一体结构的六角螺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防变形弯管工装,能防止弯管过程中与弯曲部位相连的直线段截面发生畸变,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使用性能和保证安全性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夹头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防变形弯管工装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性夹头,11、通孔上段,12、通孔中段,13、通孔下段,14、竖槽,15、圆孔,16、台阶,2、芯轴,21、芯轴上段,22、芯轴中段,23、芯轴中段,25、竖杆,26、六角螺母,3、待弯曲管件。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最优实施例,一种防变形弯管工装,包括芯轴2和套装在芯轴2外部的弹性夹头1,弹性夹头1的外部形状大致呈圆柱状,弹性夹头1的上半段外径略大于弹性夹头1的下半段的外径,使得弹性夹头1的上半段与弹性夹头1的下半段之间形成台阶16,弹性夹头1的内部具有与芯轴2的外形相配合的通孔,弹性夹头1的通孔分为通孔上段11、通孔中段12和通孔下段13,通孔上段11呈光滑的倒锥形,通孔中段12呈光滑的圆柱形,通孔下段13呈具有内螺纹的圆柱形,沿弹性夹头1的上半段的上端面开设4个圆周均布的纵向的竖槽14,弹性夹头1的下半段横向开设有4个圆孔15,4个竖槽14与4个圆孔15一一对应,每个竖槽14的中心与对应圆孔15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每个竖槽14向下延伸至对应的圆孔15,且竖槽14底部与对应的圆孔15相连通,圆孔15的轴线与弹性夹头1的中心轴线相垂直。芯轴2分为芯轴上段21、芯轴中段22和芯轴下段23的实体结构,芯轴上段21呈光滑的倒锥形,芯轴中段22与通孔中段12相配合呈光滑的圆柱形,芯轴下段23具有与通孔下段13相配合的外螺纹,弹性夹头1未撑开状态下通孔上段11的最大直径为D1,芯轴上段21的最大外径为d(即芯轴上段21最上端的外径),d略大于D1,且D1略小于待弯曲管件3的内径。弹性夹头1未撑开状态下通孔上段11的最大直径(即通孔上段11的最上端的直径)为D1,最小直径(通孔上段11的最下端的直径)为D2,D2为4/5的D1。芯轴2的上端面还设有一体结构的竖杆25,竖杆25的外圈设有一体结构的六角螺母26。芯轴2的外表与弹性夹头1的内部相配合,并通过底部的螺纹连接,螺纹配合的松紧控制弹性夹头1上端口的外径大小。弯曲管件之前,将弹性夹头1和芯轴2螺纹之间为松动配合,使芯轴2的锥形外壁与弹性夹头1的锥形内壁不接触,保证弹性夹头1为未撑开状态,并将弹性夹头1和芯轴2组成的整体放入管内需要弯曲的直线段部位,然后拧紧螺纹,随着弹性夹头1和芯轴2之间螺纹的拧紧,芯轴2的锥形外壁与弹性夹头1的锥形内壁贴合,并撑开弹性夹头1的上半段,使开弹性夹头1的上半段外径增大(其中弹性夹头1上端口的外径最大),并与需弯曲的管件内壁紧密贴合,此时弹性夹头1和芯轴2组成的整体为刚性结构,然后进行管件弯曲工序,待管件弯曲结束后,旋松弹性夹头1和芯轴2之间螺纹,随着螺纹的旋松,芯轴2的锥形外壁与弹性夹头1的锥形内壁由贴合到逐渐分离,弹性夹头1的上半段外径将恢复原始未撑开状态,此时弹性夹头1和芯轴2组成的整体可顺利从管内抽出。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变形弯管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变形弯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2)和套装在芯轴(2)外部的弹性夹头(1),所述弹性夹头(1)的外部形状大致呈圆柱状,内部具有与芯轴(2)的外形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弹性夹头(1)的通孔分为通孔上段(11)、通孔中段(12)和通孔下段(13),通孔上段(11)呈光滑的倒锥形,通孔中段(12)呈光滑的圆柱形,通孔下段(13)呈具有内螺纹的圆柱形,沿所述弹性夹头(1)的上半段的上端面开设有纵向的竖槽(14),所述弹性夹头(1)的下半段横向开设有圆孔(15),竖槽(14)延伸至圆孔(15),且竖槽(14)底部与圆孔(15)相连通,所述芯轴(2)分为芯轴上段(21)、芯轴中段(22)和芯轴下段(23),所述芯轴上段(21)呈光滑的倒锥形,芯轴中段(22)与通孔中段(12)相配合呈光滑的圆柱形,芯轴下段(23)具有与通孔下段(13)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弹性夹头(1)未撑开状态下通孔上段(11)的最大直径为D1,芯轴上段(21)的最大外径为d,d略大于D1,且D1略小于待弯曲管件(3)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变形弯管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芯轴(2)和套装在芯轴(2)外部的弹性夹头(1),所述弹性夹头(1)的外部形状大致呈圆柱状,内部具有与芯轴(2)的外形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弹性夹头(1)的通孔分为通孔上段(11)、通孔中段(12)和通孔下段(13),通孔上段(11)呈光滑的倒锥形,通孔中段(12)呈光滑的圆柱形,通孔下段(13)呈具有内螺纹的圆柱形,沿所述弹性夹头(1)的上半段的上端面开设有纵向的竖槽(14),所述弹性夹头(1)的下半段横向开设有圆孔(15),竖槽(14)延伸至圆孔(15),且竖槽(14)底部与圆孔(15)相连通,所述芯轴(2)分为芯轴上段(21)、芯轴中段(22)和芯轴下段(23),所述芯轴上段(21)呈光滑的倒锥形,芯轴中段(22)与通孔中段(12)相配合呈光滑的圆柱形,芯轴下段(23)具有与通孔下段(13)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弹性夹头(1)未撑开状态下通孔上段(11)的最大直径为D1,芯轴上段(21)的最大外径为d,d略大于D1,且D1略小于待弯曲管件(3)的内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冯晓河陈可宁王进储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