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纤维的鉴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7224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3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纤维的鉴别方法,属于纤维成分的分析鉴定技术领域。该鉴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取不同类型的单组分标准纤维样品,经粉碎混匀后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得到不同类型单组分标准纤维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建立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鉴别判定:将待测纤维样品粉碎并混匀,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获得该待测纤维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然后与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定得到该待测纤维样品的类型。该鉴别方法能够准确鉴别纤维的类型,特别是复合纤维中各组成成分纤维的类型。并且该方法属于纯粹的热分析方法,具有需要样品量少,无需调湿前处理,测试结果准确,重复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成分的分析鉴别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复合纤维是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由具有不同性质的同类聚合物经复合 纺丝制成的化学纤维,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物理改性纤维新品种。随着复合纤维的 广泛应用,其纤维成分的检测需求日益增多,但目前并没有针对复合纤维的定性分析方法, 造成了检测机构在定性鉴别工作中的一定困难。 国家强制标准GB 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中 对纺织品的使用说明有纤维含量标识的强制要求,并且标识的要求应按照标准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来执行。在纺织品的检测中通常根据行业标准FZ/T 01057系列进行纤维成分的定性鉴别,采用方法主要有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和红外吸 收光谱鉴别法等。 但是,由于复合纤维的特殊结构,例如,皮芯型复合纤维的表层纤维较薄,且表层 与里层的粘合度较高;并列型复合纤维的弯曲稳定性高等特殊结构的存在,常规的纤维成 分鉴别方法在复合纤维的鉴别中存在不确定性,容易出现错漏。 因此,鉴于目前在复合纤维成分定性鉴别测试方法的不足,亟需一种对新型纺织 品纤维(特别是复合纤维)成分进行鉴别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该方法,能够 准确的鉴别复合纤维的成分和类型。 -种,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取不同类型的单组分标准纤维样品,经粉碎混匀后进 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得到不同类型单组分标准纤维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建立 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 鉴别判定:将待测纤维样品粉碎并混匀,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获得该待测纤维 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然后与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定得到 该待测纤维样品的类型。 差示扫描量热测试是一种热分析技术,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入到待测物 和参比物之间的能量差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差示扫描量热仪记录到的曲线称为DSC曲 线,它以样品吸热或放热的速率,即热流率dH/dt (单位:毫焦/秒)为纵坐标,以温度T或 时间t为横坐标,可以测定多种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 在充分研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出,由于复合纤维在差示 扫描量热分析中所表现出的热性质,是组成该复合纤维各不同类型单组分纤维热性质的叠 加,因此可通过对待测纤维样品DSC曲线的分析,考察待测纤维样品在非等温降温过程中 的结晶峰、升温过程中熔融峰的位置,与所建立的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中不同类型单组分 纤维DSC曲线的峰位置进行对比,即可准确鉴别纤维的类型,特别是复合纤维中各组成成 分纤维的类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示扫描量热测试方法包括: 一次升温:将纤维样品在程序控温下由常温状态升温至熔融状态; 一次降温:将上述纤维样品在程序控温下由熔融状态降温至晶态或非晶态,获得 一次降温DSC曲线; 二次升温:最后再将上述纤维样品在程序控温下由晶态或非晶态升温至熔融状 态,获得二次升温DSC曲线。 先将纤维样品进行一次升温,即在程序控温下从常温状态升温至熔融状态(确保 纤维样品未分解),所获取的DSC曲线为一次升温曲线,从一次升温曲线可以得到纤维样品 迭加了热历史(冷却结晶历史、应力历史、固化历史等)与一些其他因素(水分、添加剂等) 的信息。某些水量大的纤维样品往往伴随有水分挥发产生的较大吸热峰,可能掩盖纤维样 品本身的一些特征转变。因此,该一次升温的DSC曲线特征不适宜做为判定依据。 随后进行一次降温,即在程序控温下,纤维样品经历了一次升温过程后,从高弹态 或熔体状态降温至晶态或非晶态,所获得的DSC曲线为一次降温曲线。在很多情况下,一次 降温过程与二次升温的测试结果息息相关。常见的一次降温过程包括线性冷却、等温结晶, 以及淬冷。对于单个纤维材料研究可使用不同的冷却条件,在二次升温中研究冷却条件对 结晶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熔融过程等的影响。但是,对于需要进行类型鉴别,即横向比较的 纤维样品应对各纤维样品使用相同的冷却条件,使样品拥有相同的热历史,在二次升温中 才能较好的比较材料在同等热历史条件下的性能差异。 因此,将纤维样品先升到熔点以上,消除热历史(一次升温过程),再选取相同的 一次降温条件,使纤维样品可以有一个标准的结晶条件,有利于进行比较。再进行二次升 温,即二次升温至熔融状态获取的DSC曲线,作为二次升温曲线,以该二次升温曲线的峰位 置和峰型做为依据,进行对比判定,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并且,在一次升温温度超过熔点后保留一段时间,可以使得样品成为一个与坩埚 底紧密贴住的整体,减小蓬松和接触不良带来的热滞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为一次降温DSC曲线的降温结 晶温度峰值和/或二次升温DSC曲线的熔融温度峰值。以结晶温度峰值和/或熔融温度峰 值做为判定依据,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鉴别判定中,以二次升温DSC曲线的熔融温度峰值为 首要判定依据,以一次降温DSC曲线的降温结晶温度峰值为次要判定依据。对于复合纤维 样品的鉴别,为统一检测标准,使检测结果之间更好比较。需消除因不同生产工艺等因素造 成的各纤维样品间不同热历史的影响,同时给纤维样品施加一个人为的、已知的热历史,使 纤维样品的鉴别具有相同的背景条件。因此对复合纤维的成分鉴别选取二次升温曲线为 主,一次降温曲线为辅的判定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鉴别判定中,判定标准为:当所述待测纤维样品与某一 类型的单组分标准纤维样品的二次升温DSC曲线的熔融温度峰值的差值在±5°C范围内, 且对应的一次降温DSC曲线的降温结晶温度峰值的差值在±10°C范围内,则判定该待测纤 维样品含有该类型的纤维。将判定标准设置在此范围内,是根据大量标准样品的分析结果 所得到,以该判定标准进行复合纤维的鉴别,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漏判、误判发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不扫描量热测试的条件为:环境气氛为氮气,升温或 降温速率为3-30°C /min,最高升温达到的温度至少比纤维样品的分解温度低20°C。将最高 升温达到的温度设定在上述范围内,能够使纤维样品在熔融的情况下不发生分解,避免样 品分解对仪器和测试结果产生的不良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不扫描量热测试的条件为:环境气氛为氮气,一次降 温的速率为5-10°C /min,二次升温的速率为10-20°C /min,最高升温达到的温度至少比纤 维样品的分解温度低30°C。采用上述测试条件,能够获得更具代表性的DSC曲线,提高鉴别 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纤维样品进行热重分析测试获得其分解温度。可以 理解的,如已知该纤维样品的分解温度,则无需再做热重分析测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重分析测试采用与所述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相同的升 温速率。由于所有材料在进行热分析测试时,都会面临热滞后效应,特别是纺织品等不良导 热材料。热滞后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样品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表层与内层之间存 在着温度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纤维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取不同类型的单组分标准纤维样品,经粉碎混匀后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得到不同类型单组分标准纤维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建立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鉴别判定:将待测纤维样品粉碎并混匀,进行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获得该待测纤维样品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数据,然后与标准纤维样品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判定得到该待测纤维样品的类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峻胡剑灿谢剑飞杨欣卉李春燕杨昊明聂凤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