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光纤的装置,其包括:滑轮(1、2)副,其布置成在它们之间的空间内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以及驱动机构。为获得能够高效并且可靠地处理光纤的装置,滑轮副中的第一滑轮(1)包括位于环绕的接触表面(6)中的环绕的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所述第一凹槽(5)成形为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使得第一光纤元件(4)的少于一半的横截面部分从第一凹槽(5)突出,并且滑轮副中的第二滑轮(2)包括与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表面接触的环绕的接触表面(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处理光纤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光纤的装置。
技术介绍
之前已知有一种包覆方法,其通过用塑料对数根光纤进行包覆以围绕光纤形成包覆体管的方式来生产光纤元件。为保证包覆体管的塑料以可控的方式冷却,因此将所述光纤元件引导进填充有水的冷却通道。随后用与所述光纤元件的外表面接触的滑轮副对湿润的光纤元件进行拉扯,并且最终将所述光纤元件缠绕到卷轴上。上述的技术方案的问题在于,湿润的光纤元件是滑溜的。此外,需要注意的事实在于,滑轮不能在光纤元件的外表面上施加过大的力,因为过大的力可能会因损坏包覆体并且还可能损坏光纤而改变光纤元件的形状。由于市场趋向于不断地要求越来越高的生产线速度,因此对光纤元件的处理已变得具有挑战性。这样的风险在于,光纤元件从滑轮之间的空间滑出而导致生产停止并且还导致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高效并且可靠地处理光纤的装置。所述目的通过具有以下特征的装置实现:滑轮副,所述滑轮副布置成在它们之间的空间内接收第一光纤元件,所述第一光纤元件包括容纳在包覆体中的一根或更多根光纤,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滑轮旋转并且使所述滑轮通过所述第一光纤元件的外表面与所述滑轮之间的接触来拉动第一光纤元件,其中,所述滑轮副中的第一滑轮包括位于环绕的接触表面中的环绕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接收第一光纤元件,所述第一凹槽成形为接收第一光纤元件,使得所述光纤元件的少于一半的横截面部分从第一凹槽突出,并且所述滑轮副中的第二滑轮包括与所述第一光纤元件的表面接触的环绕的接触表面。使用滑轮副,其中,第一滑轮具有接收第一光纤元件的环绕的第一凹槽,使得第一光纤元件的少于一半的横截面部分从第一凹槽突出,并且第二滑轮具有与第一光纤元件的突出部分的表面接触的接触表面,由此获得能够以高的生产线速度可靠地处理第一光纤元件的装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公开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附图说明通过示例并且参考附图,下文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和图2显示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3显示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4显示了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5显示了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显示了用于处理光纤的第一种装置。图1显示了布置在冷却通道中的滑轮副,并且图2更详细地显示了这些滑轮的形状。在图1中,包括第一滑轮1和第二滑轮2的滑轮副被布置成用于接收来自冷却通道3的第一光纤元件4。例如,滑轮可以由合适的金属材料(例如钢或者铝)制成。所述光纤元件可以包括容纳在合适的塑性材料的包覆体内的一根或更多根光纤。冷却通道3可以例如填充有水,所述水用于控制光纤元件的温度,并且尤其是控制包覆体的温度,所述包覆体可以在将光纤元件送入冷却通道3之前被立马挤出。使用可以包括(例如)电动机的驱动机构以驱动滑轮1和滑轮2旋转并且使滑轮通过第一光纤元件4的外表面和滑轮的环绕的接触表面之间的接触来拉动第一光纤元件4。第一滑轮1包括处于第一滑轮1的环绕的接触表面6中的环绕的第一凹槽5。第一光纤元件4被接收在第一凹槽5中。为实现此目的,第一凹槽5成形为接收第一光纤元件使得第一光纤元件4的少于一半的横截面部分从第一凹槽5突出。在图2显示的示例中,第一光纤元件4被全部接收在第一凹槽中,使得第一光纤元件完全不会从第一凹槽5突出。第二滑轮2的环绕的接触表面7具有突出到第一滑轮1的第一凹槽5中的部分8,所述部分用于接触第一光纤元件4的表面并且用于将第一光纤元件封闭在由第一滑轮1和第二滑轮2限定的空间内。为实现简洁性,第一光纤元件的横截面不再单独显示一根或更多根光纤以及包覆体。由于存在多于一种尺寸的光纤元件,因此在图2中显示的滑轮副还设置有第一凹槽之外的环绕的第二凹槽14。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二凹槽14示例性地布置在第二滑轮2中,尽管作为可替代的实施例,其可以替代地布置在第一滑轮1中。第二凹槽14具有不同于第一凹槽5的尺寸,使得其可以接收具有不同于第一光纤元件4的横截面尺寸的第二光纤元件。第二凹槽14的尺寸被设计成接收第二光纤元件,使得第二光纤元件的少于一半的横截面部分从第二凹槽突出。第一滑轮1的环绕的接触表面6与接收在第二凹槽14中的第二光纤元件的表面接触。如可以从图2看到的,第二滑轮2具有环绕的突出部分,所述第二凹槽14布置在该环绕的突出部分中。该环绕的突出部分突出到滑轮1的环绕的凹部10中,所述凹部宽到足以接收第二滑轮2的突出部分。使用具有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14两者的滑轮副是有利的,原因在于,可以用同一滑轮副拉扯具有不同的横截面尺寸的光纤元件。然而,在多数实施例中,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凹槽处于使用状态,换而言之,只有一根光纤元件被拉扯通过已有的两个凹槽。这样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当处理生产线被改变成用于处理具有不同尺寸的光纤元件时,没有必要更换滑轮副,而是可以将具有新尺寸的光纤元件引导进用于处理该另一光纤元件的具有正确尺寸的另一凹槽。第一滑轮1的接触表面6和第二滑轮2的接触表面7有利地至少部分涂覆有提供粗糙化的高摩擦的接触表面的涂覆层。例如,所述涂覆层可以如图3所示地布置。例如,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是应用通过等离子沉积获得的碳化钨材料层。这样的材料层十分耐磨损。由于其目的在于增大摩擦,因此在沉积后对所述材料层进行的机加工可以弱化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完全避免。图3显示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图3的装置十分类似于结合图1和图2说明的装置。由此,图3的实施例将主要通过指出这些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来进行说明。在图3中,包括第一滑轮1'和第二滑轮2'的滑轮副设置为仅有一个凹槽5。由此,所述滑轮副被优化成用于仅一种尺寸的光纤元件4。图3还显示了提供用于滑轮副的粗糙化的高摩擦的接触表面6和接触表面7的涂覆层9(如结合图1和图2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这样的涂覆层还可以用于下文将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在图3的实施例中,第二滑轮2'不会如图2所示地突出到第一滑轮1'的凹槽或凹部中。替代地,平行于第一滑轮1'的旋转轴线11延伸的间隙12将滑轮1'和滑轮2'彼此分隔开。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二滑轮2'具有与第一光纤元件4的表面接触的、总体上平坦的接触表面7。然而,可以应用例如并非平坦而是轻微凹陷的接触表面7,换而言之,类似于图2中凹部10所具有的形状,以便有助于使第一光纤元件保持在凹槽5的中间部分中。图3还显示了位于第一光纤元件4的横截面部分内的中心点13。在中心点13的水平线处沿第一滑轮1'的旋转轴线11的方向,第一凹槽5的宽度W1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光纤元件4的宽度W2。关于这一点,“基本上对应”所指的尺寸设计在于,使凹槽5的宽度W1如此的接近第一光纤元件4的宽度W2以使得凹槽5的壁给第一光纤元件4提供足够的支撑,以便当第一滑轮1'和第二滑轮2'以足够大的力挤压它们之间的第一光纤元件4以保证在第一光纤元件4的表面与接触表面6和7之间形成良好的抓紧度时,所述足够的支撑能够避免第一光纤元件的圆环形状过多的改变成椭圆形状。在实际中,上述的尺寸设计可以实施为使得凹槽5的宽度W1超出第一光纤元件4的宽度W2多达20%,优选地多达2.5%至10%。这样的尺寸设计至少对于通常具有1mm至4mm的直径的光纤元件而言是最优的。类似的尺寸设计也可以有利地应用在图1至图2以及图4至图5的实施例中。仍如在图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光纤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滑轮(1、2;1'、2';1”、2”)副,所述滑轮副布置成在它们之间的空间内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所述第一光纤元件包括容纳在包覆体中的一根或更多根光纤(15),以及驱动机构(19),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滑轮(1、2;1'、2';1”、2”)旋转并且使所述滑轮通过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外表面与所述滑轮(1、2;1'、2';1”、2”)之间的接触来拉动第一光纤元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副中的第一滑轮(1、1'、1”)包括位于环绕的接触表面(6)中的环绕的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所述第一凹槽(5)成形为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使得所述光纤元件(4)的少于一半的横截面部分从第一凹槽(5)突出,并且所述滑轮副中的第二滑轮(2、2'、2”)包括与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表面接触的环绕的接触表面(7)。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6.03 FI 201455081.一种用于处理光纤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滑轮(1、2;1'、2';1”、2”)副,所述滑轮副布置成在它们之间的空间内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所述第一光纤元件包括容纳在包覆体中的一根或更多根光纤(15),驱动机构(19),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滑轮(1、2;1'、2';1”、2”)旋转并且使所述滑轮通过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外表面与所述滑轮(1、2;1'、2';1”、2”)之间的接触来拉动第一光纤元件(4),所述滑轮副中的第一滑轮(1、1'、1”)包括位于环绕的接触表面(6)中的环绕的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用于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并且所述滑轮副中的第二滑轮(2、2'、2”)包括与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表面接触的环绕的接触表面(7),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的空间中:所述第一凹槽(5)成形为接收第一光纤元件(4),使得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少于一半的横截面部分从第一凹槽(5)突出,以及在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横截面部分内的中心点(13)的水平线处,所述第一凹槽(5)沿第一滑轮(1、1'、1”)的旋转轴线(11)的方向具有的宽度(W1)超出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宽度(W2)多达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横截面部分内的中心点(13)的水平线处,第一凹槽(5)沿第一滑轮(1、1'、1”)的旋转轴线(11)的方向具有的宽度(W1)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光纤元件(4)的宽度(W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横截面部分内的中心点(13)的水平线处,所述第一凹槽(5)沿第一滑轮(1、1'、1”)的旋转轴线(11)的方向具有的宽度(W1)超出所述第一光纤元件(4)的宽度(W2)2.5%至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滑轮(2)的接触表面(7)具有突出到第一滑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塞佩林,T·达尔,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泰耐世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芬兰;F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