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6185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旋转换气装置,包括主固定座、设于主固定座上的进气接头固定环、套设在进气接头固定环中的旋转气体环、连接旋转气体环的旋转驱动轴和用于连接终端气动设备的换气后接口;旋转驱动轴驱动旋转气体环相对于进气接头固定环做旋转运动,进气接头固定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旋转气体环的外壁设有环槽,旋转气体环内部设有与环槽连通的气道,进气接头连通环槽,环槽连通气道的顶部,气道的底部设有换气后接口;进气接头、环槽、气道和换气后接口一一对应并依次连接构成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获得稳定的气源,避免气管纠缠在一起,换气后气压稳定,气流连续性好,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适用性广,节约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气装置
,具体涉及旋转换气装置
技术介绍
气动技术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机械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高速高效、清洁安全、低成本、易维护等诸多优点,在自动化生产设备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在一些旋转运动的机构中,气缸通过气管连接气源,气缸旋转并带动气管旋转,但是气缸是固定的,一定圈数后气管缠绕导致气缸无法继续旋转,这就导致气动技术无法在旋转机构中使用。现有技术常常因为难以取得连续稳定的气源,而不得不选择了其它驱动技术替代,从而增加了设备制造成本和生产维护成本。尤其在目前的挂架自动装配焊接线等自动生产线上,长期存在无法提供连续稳定的气源这一难题,采用了其它的驱动技术,增加自动生产线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旋转换气装置,解决了在旋转运动的机构中,难以取得连续稳定气源人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旋转换气装置,包括主固定座、设于主固定座上的进气接头固定环、套设在进气接头固定环中的旋转气体环、连接旋转气体环的旋转驱动轴和用于连接终端气动设备的换气后接口 ;旋转驱动轴驱动旋转气体环相对于进气接头固定环做旋转运动,进气接头固定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旋转气体环的外壁设有环槽,旋转气体环内部设有与环槽连通的气道,进气接头连通环槽,环槽连通气道的顶部,气道的底部设有换气后接口 ;进气接头、环槽、气道和换气后接口一一对应并依次连接构成气流通道。进一步,所述旋转气体环和所述进气接头固定环之间通过用于防止漏气的密封装置接触。进一步,所述环槽沿着所述旋转气体环的横截面边缘延伸,若干个环槽同轴配合。进一步,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大于或等于I。进一步,所述进气接头、所述环槽、所述气道和所述换气后接口的数量分别为4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旋转气体环相对于进气接头固定环做旋转运动,旋转气体环通过换气后接口直接连接终端气动设备,终端气动设备可以在相对旋转运动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的气源,避免气管纠缠在一起,换气后气压稳定,气流连续性好,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适用性广,节约设备成本。采用密封装置,防止漏气,提高设备的效率。本技术中的气流通道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本技术攻克了获取连续稳定的气源这一难题,实现了挂架自动装配焊接生产线等设备的技术突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旋转换气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旋转气体环和旋转驱动轴配合连接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示意图;图中,1-主固定座;2-换气后接口 ;3_进气接头固定环;4-进气接头;5-密封装置;6_旋转气体环;61_环槽;62_气道;7_旋转驱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旋转换气装置,包括主固定座1、设于主固定座I上的进气接头固定环3、套设在进气接头固定环3中的旋转气体环6、连接旋转气体环6的旋转驱动轴和用于连接终端气动设备的换气后接口 2。旋转驱动轴驱动旋转气体环6相对于进气接头固定环3做旋转运动,旋转气体环6和进气接头固定环3之间通过密封装置5接触,防止漏气。进气接头固定环3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4,旋转气体环6的外壁设有环槽61,旋转气体环6内部设有与环槽61连通的气道62,进气接头4连通环槽61,环槽61连通气道62的顶部,气道的底部设有换气后接口 2,进气接头4、环槽61、气道62和换气后接口2 —一对应并依次连接构成气流通道。本技术中,气流通道的数量可大于或等于I,进气接头4、环槽61、气道62和换气后接口 2的数量分别大于或等于I。若气流通道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则气流通道之间相互独立不连通。环槽61沿着旋转气体环的横截面边缘延伸,若干个环槽61同轴配合。本实施例中进气接头4、环槽61、气道62和换气后接口 2的数量分别为4个。气体通过进气接头4(共4个)进入6旋转气体环(即相应4个环槽61和4个气道62)中后,会通过相应的换气后接口 2 (共4个)流出,换气后接口 2直接连接终端气动设备;如此,终端气动设备可以在相对旋转运动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的气源,采用本实施例,连接进气接头4的气管不会随着旋转,避免气管纠缠在一起。本实施例采用以上结构,换气后气压稳定,气流连续性好,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适用性广,节约设备成本。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主权项】1.旋转换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固定座、设于主固定座上的进气接头固定环、套设在进气接头固定环中的旋转气体环、连接旋转气体环的旋转驱动轴和用于连接终端气动设备的换气后接口 ;旋转驱动轴驱动旋转气体环相对于进气接头固定环做旋转运动,进气接头固定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旋转气体环的外壁设有环槽,旋转气体环内部设有与环槽连通的气道,进气接头连通环槽,环槽连通气道的顶部,气道的底部设有换气后接口 ;进气接头、环槽、气道和换气后接口一一对应并依次连接构成气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气体环和所述进气接头固定环之间通过用于防止漏气的密封装置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转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沿着所述旋转气体环的横截面边缘延伸,若干个环槽同轴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旋转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旋转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接头、所述环槽、所述气道和所述换气后接口的数量分别为4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旋转换气装置,包括主固定座、设于主固定座上的进气接头固定环、套设在进气接头固定环中的旋转气体环、连接旋转气体环的旋转驱动轴和用于连接终端气动设备的换气后接口;旋转驱动轴驱动旋转气体环相对于进气接头固定环做旋转运动,进气接头固定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旋转气体环的外壁设有环槽,旋转气体环内部设有与环槽连通的气道,进气接头连通环槽,环槽连通气道的顶部,气道的底部设有换气后接口;进气接头、环槽、气道和换气后接口一一对应并依次连接构成气流通道。本技术采用以上结构,获得稳定的气源,避免气管纠缠在一起,换气后气压稳定,气流连续性好,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适用性广,节约设备成本。【IPC分类】F16L39/06【公开号】CN204805800【申请号】CN201520481805【专利技术人】邹兆龙 【申请人】佛山市精一自动化设备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旋转换气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固定座、设于主固定座上的进气接头固定环、套设在进气接头固定环中的旋转气体环、连接旋转气体环的旋转驱动轴和用于连接终端气动设备的换气后接口;旋转驱动轴驱动旋转气体环相对于进气接头固定环做旋转运动,进气接头固定环设有用于连接气源的进气接头,旋转气体环的外壁设有环槽,旋转气体环内部设有与环槽连通的气道,进气接头连通环槽,环槽连通气道的顶部,气道的底部设有换气后接口;进气接头、环槽、气道和换气后接口一一对应并依次连接构成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兆龙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精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