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包括基座,基座中间具有中空部;金属碟片,位于基座的上方;顶杆,位于中空部内,顶杆可选择的向上顶推金属碟片,顶杆具有中心杆和自中心杆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盖体,盖设于基座的上方;两对接触组件装设于基座内,每对接触组件包括定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定接触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固定于第一端子的定触头,动接触组件包括第二端子,连接于第二端子的弹性片,以及设于弹性片上的动触头,定触头位于动触头的运动行程上;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分别抵持于两对接触组件内的弹性片上,使得温控器在工作时两对接触组件同时导通,能够通过大电流,使温控器的性能更好,符合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
,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控器。
技术介绍
随着家用电气市场的竞争化越来越激烈,电器也朝向细分市场发展,如烤箱、油炸锅、电熨斗,光波炉等家用电气。大部分厂家通过加大功率或其他手段来减少加热时间,以满足快节奏的市场需求,使得家用电器中的核心元件温控器也向高性能发展。现有技术中的温控器通常采用一对动接触组件和定接触组件相接触或断开,实现电路的通断,然而其通过的电流较小,渐渐的,已不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温控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两对接触组件相接触实现大电流通过的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种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间具有中空部;金属碟片,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顶杆,位于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顶杆可选择的向上顶推所述金属碟片,所述顶杆具有中心杆和自所述中心杆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盖体,盖设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两对接触组件装设于所述基座内,每对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定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所述定接触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定触头,所述动接触组件包括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弹性片,以及设于所述弹性片上的动触头,所述定触头位于所述动触头的运动行程上;所述第一侧杆和所述第二侧杆分别抵持于两对所述接触组件内的所述弹性片上。进一步,所述上座包括方形主体和自所述主体向上延伸的柱状部。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通过铆钉固定于所述主体上。进一步,所述中心杆及所述第一侧杆及所述第二侧杆共同形成“巾”字形。进一步,两对所述接触组件相对所述顶杆所在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两对接触组件装设于所述基座内,每对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定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相互接触或断开,且所述顶杆设有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分别抵持于两对所述接触组件内的所述弹性片上,使得温控器在工作时两对接触组件同时导通,能够通过大电流,使温控器的性能更好,符合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中两对接触组件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的剖视图;图中,10—基座、I—上座、11—中空部、12—主体、13—柱状部、14—通孔、2—下座、20—金属碟片、30—盖体、40—定接触组件、41 一第一端子、42—定触头、50—动接触组件、51—第二端子、52—弹性片、53—动触头、54—拱起部、60—顶杆、61—中心杆、62—第一侧杆、63—第二侧杆、70—铆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本技术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包括基座10,基座10的顶部设有金属碟片20,金属碟片20的上方设有盖体30,基座10内设有两对定接触组件40和动接触组件50 ο如图1,基座10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座I和下座2,上座I中间具有中空部11,顶杆60位于中空部11内,上座I包括方形主体12和自主体12向上延伸的柱状部13,主体的四周分别设有四个通孔14,通孔14内设有铆钉70用以固定定接触组件40和动接触组件50。盖体30盖于金属碟片20的上方,金属碟片20设置于上座I与盖体30之间,可在该空间内弹性变形。如图4,为了确保金属碟片20的变形能力,本实施例中采用双金属碟片结构,双金属碟片20设置于盖体30与上座I之间,并可被顶杆60向上顶推。如图2及图3,两对接触组件相对顶杆所在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每对接触组件包括定接触组件40和动接触组件50,定接触组件40,通过铆钉40固定于上座1,定接触组件40包括第一端子41和固定于第一端子41的定触头42。动接触组件50,通过铆钉70固定于上座1,动接触组件50包括第二端子51,第二端子51的一端连接有弹性片52,弹性片52与第二端子51铆接结合,形成一体铆接结构,使温控器通过大电流的能力强,且零件定位精度高,配合误差小,弹性片52上设有动触头53,定触头42位于动触头53的上方,并设置于动触头53的运动行程上。弹性片52的中部向上设有拱起部54,顶杆60的底端抵接于拱起部55的顶端。如图1及图4,顶杆60位于中空部11内,顶杆60具有中心杆61和自所述中心杆61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杆62和第二侧杆63,中心杆61与第一侧杆62及第二侧杆63共同形成“巾”字形,第一侧杆62和第二侧杆63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动接触组件50的延伸方向,第一侧杆62和第二侧杆63分别抵持于两对接触组件内的弹性片52上。如图4,在常温下,金属碟片20向上拱起,顶杆60未对弹性片52施力,此时弹性片5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向上抵接,使得动触头53抵接于定触头42,温控器接入的电路形成闭合回路,正常工作。由于设置了两对接触组件,使得温控器在工作时两对接触组件同时导通,能够通过大电流。当温控器周围的环境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时,金属碟片20发生形变扭曲,向下拱起,推动顶杆60向下移动,第一侧杆62和第二侧杆63分别向下抵压两对接触组件内的弹性片52,使得弹性片52向下变形移动,动触头53与定触头42分离,温控器接入的电路断开,停止工作。通过设置两对接触组件,且对称设置,使得温控器在工作时两对接触组件同时导通,能够通过大电流,使温控器的性能更好,符合市场需求。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中间具有中空部;所述基座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座和下座; 金属碟片,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 顶杆,位于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顶杆可选择的向上顶推所述金属碟片,所述顶杆具有中心杆和自所述中心杆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 盖体,盖设于所述基座的上方; 两对接触组件装设于所述基座内,每对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定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所述定接触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定触头,所述动接触组件包括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弹性片,以及设于所述弹性片上的动触头,所述定触头位于所述动触头的运动行程上; 所述第一侧杆和所述第二侧杆分别抵持于两对所述接触组件内的所述弹性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包括方形主体和自所述主体向上延伸的柱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通过铆钉固定于所述主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及所述第一侧杆及所述第二侧杆共同形成“巾”字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其特征在于:两对所述接触组件相对所述顶杆所在的平面左右对称设置。【专利摘要】一种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包括基座,基座中间具有中空部;金属碟片,位于基座的上方;顶杆,位于中空部内,顶杆可选择的向上顶推金属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刀单掷大电流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中间具有中空部;所述基座包括连接为一体的上座和下座;金属碟片,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顶杆,位于所述中空部内,所述顶杆可选择的向上顶推所述金属碟片,所述顶杆具有中心杆和自所述中心杆的两侧分别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杆和第二侧杆;盖体,盖设于所述基座的上方;两对接触组件装设于所述基座内,每对所述接触组件包括定接触组件和动接触组件,所述定接触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和固定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定触头,所述动接触组件包括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弹性片,以及设于所述弹性片上的动触头,所述定触头位于所述动触头的运动行程上;所述第一侧杆和所述第二侧杆分别抵持于两对所述接触组件内的所述弹性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天朋温控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