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直通式蒸汽发生器的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6084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启动直通式蒸汽发生器的装置,其具有省煤器级、第一蒸发器级和其它蒸发器级及水分离系统,省煤器级可由给水泵通过给水管输入作为工作流体的给水,蒸发器级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连接在省煤器级之后且可供工作流体依次流过且至少部分蒸发工作流体,水分离系统位于最后一个其它蒸发器级的出口处且将未蒸发工作流体与已蒸发工作流体分开。设有循环泵、调节阀及通往第一蒸发器级之后的接入位置的管道,它们布置使得汇集在水瓶中的部分未蒸发工作流体通过循环泵与调节阀重新输入到其它蒸发器级中且混合到具有由调节阀确定的质量流的工作流体中,接入位置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位于第一蒸发器级之后以及最后一个其它蒸发器级之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启动直通式蒸汽发生器的装置,其具有至少一个省煤器级、第一蒸发器级(Verdampferstufe)和至少一个其它蒸发器级以及水分离系统,其中,省煤器级可由给水栗通过给水管输入作为工作流体的给水,而蒸发器级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连接在省煤器级之后并且可供工作流体依次流过且至少部分地蒸发工作流体,水分离系统位于最后一个其它蒸发器级的出口处且将未蒸发的工作流体与已蒸发的工作流体分开。
技术介绍
目前的燃烧式直通式蒸汽发生器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省煤器级、一个或多个蒸发器级以及一个或多个过热器级。给水栗通过给水管将给水引入直通式蒸汽发生器中以作为工作流体。该工作流体随后以一定的质量流量连续通流过不同工作级各自的管系统(受热面或加热面),并在这些管系统中被加热、蒸发及过度加热。这样的燃烧式直通式蒸汽发生器一般都装备一个由水分离系统与循环栗组成的启动及低负荷系统。水分离系统布置在最后的蒸发器级的出口处,并且位于过热器之前,该系统用于把未蒸发的工作流体从已蒸发的工作流体中分离出来。未蒸发的工作流体将由循环栗重新送入给水管中。在启动及低负荷运行状态中,不管燃烧功率为何,蒸发器级与省煤器级的受热面上都将通流过一恒定的质量流量,直至(直通式蒸汽发生器)达到一确定的负荷。这一负荷点(即质量流量在此前始终保持恒定的负荷点)被称作BENSON最小负荷点。这一依赖于循环栗运行而运转的启动阶段或者说低负荷阶段称作循环运行态。未蒸发的工作流体通常在水分离系统的旋流分离器中从已蒸发的工作流体中析出,并通过水分离系统的水瓶及循环栗而被送回至给水管中,而已蒸发的工作流体则被送到串接在后的过热器级的过热面上。相反,如果送入蒸发器的工作流体已完全蒸发,那么旋流分离器上只有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流过。这样,循环栗被看做是停止运行,因为水瓶中并无可供送回的水。这一运行状态被称作直通式运行态。这时,对于多级蒸发器而言,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启动运行阶段,所谓的BENSON最小质量流量不足以保证工作流体能够对不同的蒸发器级受热面提供足够的冷却与通流能力。特别是在蒸发器受热面的管子为向下通流时。如果在压力处于次临界态且进入蒸汽量大的正常直通式运行态下,工作流体均匀分布在第二或第三蒸发器级的受热面上并对管子提供充分冷却,那么就应认为在相应的启动运行态中,该蒸发器受热面的进入侧可能首先存在已降温的水,然后,随着燃烧功率与蒸汽产量的增加,会出现带有一定量蒸汽的工作流体,并且此工作流体中所含的蒸汽量少于在达到BENSON最小负荷时相应位置处所出现的蒸汽量。尤其是当蒸发器受热面向下设置时,在启动运行态下,各管子中的流体可能会发生意外倒流的情况,或者某一蒸发器级的某些部分中可能会出现工作流体滞留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不再能对管子进行可靠冷却。在进入侧送入蒸发器级的工作流体分散在各受热面的不同的平行管子中。蒸发器一般制成多级。这些级通常通过收集器彼此分开,它们各自包括多个并联的受热面。其显著特征是,质量流量从蒸发器的进入侧进入,分散地通流过各受热面并到达分离器。此质量流量在直至分离器入口的整个流动途径中都不增大。此外,在收集器上并不能保证水与蒸汽之混合物能够均匀分布。只有在蒸汽含量很大时,才可以认为,在进入侧收集器中不会再出现工作流体明显区分为两种物态(液相与气相)的现象。水与蒸汽这两种物态呈不均匀分布对于管子的冷却及通流稳定性而言是不利的;另外,这种现象还会加剧温度的不稳定,而温度不稳定则有可能导致相应的受热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启动直通式蒸汽发生器并且克服前述缺陷的装置。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技术通过一种用于启动直通式蒸汽发生器的装置解决,其具有至少一个省煤器级、第一蒸发器级和至少一个其它蒸发器级以及水分离系统,其中,省煤器级可由给水栗通过给水管输入作为工作流体的给水,而蒸发器级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连接在省煤器级之后并且可供工作流体依次流过且至少部分地蒸发工作流体,水分离系统位于最后一个其它蒸发器级的出口处且将未蒸发的工作流体与已蒸发的工作流体分开,按照本技术,设有循环栗、调节阀以及通往第一蒸发器级之后的接入位置的管道,它们布置为,使得汇集在水瓶中的未蒸发的工作流体的至少一部分能通过循环栗与调节阀重新输入到其它蒸发器级中并且重新混合到具有由调节阀确定的质量流的工作流体中,接入位置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位于第一蒸发器级之后以及最后一个其它蒸发器级之前。通过在循环栗的压力侧设置通向第一蒸发器级之后的接入位置的管道,可将至少一部分汇集在水瓶中的未蒸发的工作流体通过此循环栗以及调节阀重新引入其它蒸发器级中并且由此重新混合到具有通过调节阀确定的质量流的工作流体中。这样,即便在BENSON最小质量流在启动运行中不够大时,也能保证稳定的通流,从而确保所有蒸发器级的蒸发器受热面均能得到可靠的冷却。通过根据本技术的装置,可以给第二及之后其它的蒸发器级提供更大的蒸发器最小质量流。质量流的这种提升对于这些蒸发器级中的管冷却和通流稳定性均起到积极作用。由此可以对于不同的蒸发器级在启动阶段和低负荷运行阶调节形成与相应的热液压要求相适配的蒸发器最小质量流。引入第一蒸发器级的工作流体最小质量流将在进入之后的其它蒸发器级之前通过受控地输入再循环经过水分离器和接入位置的水而增大。【附图说明】根据下面的附图示例性地阐述本技术。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地示出按照本技术的用于启动和运行直通式蒸汽发生器的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示出的直通式蒸汽发生器在此除了包括唯一一个省煤器级10'还包括第一蒸发器级21’、另外两个蒸发器级22’与23’以及过热器级90,在这些部件中逐级地将作为工作流体的给水转变成用于连接在之后的(未具体绘出的)蒸汽涡轮机的蒸汽。在此,各级由受热面管束或膜式壁管(Membranwandrohr)构成,它们分别通过进入侧收集器与输出侧收集器彼此连接在一起。图1所示的省煤器级10’包括由管10形成的管束,所述管10通过进入侧收集器101和输出侧收集器102彼此相连,从而形成省煤器级10’的受热面10。工作流体随后从省煤器级10’的输出侧收集器102流入连接在之后的第一蒸发器级21’的进入侧收集器211并且在该处分散到受热面21的各管中并且至少部分地蒸发并且接着再次被输出侧收集器212收集并且输入之后的蒸发器级22’中。该第二蒸发器级同样具有进入侧收集器221、受热面22以及输出侧收集器。在本实施例中,相应地还设置有带有进入侧收集器231、受热面23及输出侧收集器232的第三蒸发器级23’。在该输出侧收集器232上连接有水分离系统,该系统由所谓的旋流分离器31和水瓶32组成。在旋流分离器31中,将作为未蒸发的工作流体的水与作为已蒸发的工作流体的蒸汽(此蒸汽将输入之后的过热器90中)分开并且收集到水瓶32中。除了水分离系统之外,用于使这种直通式蒸汽发生器启动并且运行的已知装置还包括启动阀41,分离出的收集在水瓶32中并且不再参与到循环中的水通过所述启动阀被引入减压器40中。当沸水在大气压减压器40中减压时会产生蒸汽与水,产生的蒸汽通常通过消声器42导出,而产生的水则根据其质量的不同,或者作为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启动直通式蒸汽发生器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省煤器级(10’),所述省煤器级能借助给水泵(64)通过给水管(65)输入作为工作流体的给水(W)中,‑第一蒸发器级(21’)和至少一个其它蒸发器级(22’、23’),所述蒸发器级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连接在省煤器级(10’)之后,工作流体能够依次流过所述蒸发器级,并且所述蒸发器级能够至少部分地蒸发工作流体,‑水分离系统(31、32),所述水分离系统位于最后一个其它蒸发器级(23’)的出口处并且能够将未蒸发的工作流体与已蒸发的工作流体分开,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循环泵(33)、调节阀(37)以及通往处于第一蒸发器级(21’)之后的接入位置(73)的管道(72),所述循环泵、调节阀及管道布置为,使得汇集在水瓶(32)中的未蒸发的工作流体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通过所述循环泵(33)并且通过调节阀(37)重新输入到其它蒸发器级(22’、23’)中并且重新混合到具有通过所述调节阀(37)确定的质量流的工作流体中,其中,所述接入位置(73)沿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位于第一蒸发器级(21’)之后以及最后一个其它蒸发器级(22’、23’)之前。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布吕克纳M·埃弗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