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中段两侧对称安装有左翼和右翼,机身尾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尾翼和右尾翼,机身尾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机身中段内部安装有变翼控制机构,左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右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左翼和右翼通过其主梁转轴与机身铰链,通过变翼控制机构进行机翼变形控制,左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一操纵面,右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二操纵面,左翼外段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三操纵面,右翼外段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四操纵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飞行中根据飞行任务或者状态主动改变机翼的气动外形,从而大幅度的改变飞机的气动特性,提高了飞机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飞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
技术介绍
常规固定翼飞机的机翼形状在飞行中一般保持不变,为了改善飞行低速性能、解决低速和高速飞行之间的矛盾,需要设计前缘襟翼、后缘襟翼等辅助操纵面,这将增加飞机结构重量,增大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难度,而且并不能完全解决人们对飞机多任务、多功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采用了变机翼设计,即机翼面积、平面形状、翼型、弦长、展长等均可变化,提高了飞机的综合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中段两侧对称安装有左翼和右翼,机身尾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尾翼和右尾翼,机身尾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机身中段内部安装有变翼控制机构,左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右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左翼和右翼通过其主梁转轴与机身铰链,通过变翼控制机构进行机翼变形控制,左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一操纵面,右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二操纵面,左翼一端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三操纵面,右翼一端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四操纵面,第一操纵面与第二操纵面为升降&方向舵,即同向偏转控制飞机的俯仰运动,差动偏转控制飞机的偏航运动;第三操纵面与第四操纵面为副翼,以差动偏转方式控制飞机的滚转运功。机身前端内部还安装有电源系统和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优选的,所述左尾翼和右尾翼与机身尾部固连。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与机体尾部固连。优选的,所述的第三操纵面、第四操纵面、第一操纵面和第二操纵面通过电动或者液压舵机驱动。本技术的可变形机翼的主要性能指标为:变形后机翼浸湿面积变化大于50%,机翼前缘后掠角度变化范围15-45度,变形控制形式连续可调,机翼后掠角由15度变化至45度过程连续、左右翼对称性良好、机构位置可以自锁,完成变形时间小于10秒。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在飞行中大幅度的改变机翼的形状,包括机翼的平面形状、翼型、机翼浸湿面积、弦长、展长、展弦比、根稍比、后掠角等,从而大幅度的改变飞机的构型,不需要设计前缘襟翼、后缘襟翼等辅助操纵面,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改善了飞机的低速性能,提高了飞机的综合性能,满足人们对飞机多任务、多功能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三维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机翼变形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I中段两侧对称安装有左翼2.1和右翼2.2,机身I尾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尾翼3.1和右尾翼3.2,机身I尾部安装有动力装置4,机身I中段内部安装有变翼控制机构6,左翼2.1上安装有滑动蒙皮5.1,右翼2.2上安装有滑动蒙皮5.2,左翼2.1和右翼2.2通过其主梁转轴与机身I铰链,通过变翼控制机构6进行机翼变形控制,左尾翼3.1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一操纵面7.3,右尾翼3.2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二操纵面7.4,左翼2.1 —端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三操纵面7.1,右翼2.2 —端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四操纵面7.2,第一操纵面7.3与第二操纵面7.4为升降&方向舵,即同向偏转控制飞机的俯仰运动,差动偏转控制飞机的偏航运动;第三操纵面7.1与第四操纵面7.2为副翼,以差动偏转方式控制飞机的滚转运功。机身I前端内部还安装有电源系统8和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9。所述左尾翼3.1和右尾翼3.2与机身I尾部固连。所述动力装置4与机体I尾部固连。所述的第三操纵面7.1、第四操纵面7.2、第一操纵面7.3和第二操纵面7.4通过电动或者液压舵机驱动。本具体实施的工作原理是:如图2所示,机翼的主梁、活动梁和活动翼肋组成四杆机构;机翼主梁在变翼控制机构6的驱动下向后旋转,改变机翼的后掠角;同时机翼内部活动梁、活动翼肋在变翼机构6的控制下向后移动,增大机翼面积;滑动蒙皮在活动梁、活动翼肋的支撑下随之变形,起到维持气动外形和承受气动载荷的作用;机翼前缘和后缘为刚性蒙皮,分别随着主梁和机翼后墙移动,保证了机翼的强度和刚度。本具体实施采用机翼可变形气动设计,机翼的可变参数包括:平面形状、翼型、弦长、展长、展弦比、根稍比、机翼浸湿面积等,可变形机翼的主要性能指标:变形后机翼浸湿面积变化大于50%,机翼前缘后掠角度变化范围15-45度,变形控制形式连续可调,机翼后掠角由15度变化至45度过程连续、左右翼对称性良好、机构位置可以自锁,完成变形时间小于10秒。通过变翼控制机构按照飞行任务或者飞行状态进行自动控制,主动改变机翼构型,并采用安装在机身尾部的喷气式发动机提供飞行动力,提高了飞机的气动、控制及执行任务多样化的综合性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中段两侧对称安装有左翼和右翼,机身尾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尾翼和右尾翼,机身尾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机身中段内部安装有变翼控制机构,左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右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左翼和右翼通过其主梁转轴与机身铰链,通过变翼控制机构进行机翼变形控制,左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一操纵面,右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二操纵面,左翼一端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三操纵面,右翼一端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四操纵面,第三操纵面与第四操纵面为副翼,以差动偏转方式控制飞机的滚转运功;第一操纵面与第二操纵面为升降&方向舵,机身前端内部还安装有电源系统和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尾翼和右尾翼与机身尾部固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与机体尾部固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操纵面、第四操纵面、第一操纵面和第二操纵面通过电动或者液压舵机驱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中段两侧对称安装有左翼和右翼,机身尾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尾翼和右尾翼,机身尾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机身中段内部安装有变翼控制机构,左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右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左翼和右翼通过其主梁转轴与机身铰链,通过变翼控制机构进行机翼变形控制,左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一操纵面,右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二操纵面,左翼外段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三操纵面,右翼外段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四操纵面。本技术可以在飞行中根据飞行任务或者状态主动改变机翼的气动外形,从而大幅度的改变飞机的气动特性,提高了飞机的综合性能。【IPC分类】B64C3/38【公开号】CN204802070【申请号】CN201520290933【专利技术人】屈晓波, 章卫国, 贺军, 李中健, 李广文, 史静平, 李爱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翼可变形飞行器,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中段两侧对称安装有左翼和右翼,机身尾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尾翼和右尾翼,机身尾部安装有动力装置,机身中段内部安装有变翼控制机构,左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右翼上安装有滑动蒙皮,左翼和右翼通过其主梁转轴与机身铰链,通过变翼控制机构进行机翼变形控制,左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一操纵面,右尾翼尾端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二操纵面,左翼一端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三操纵面,右翼一端尾部通过金属铰链安装有第四操纵面,第三操纵面与第四操纵面为副翼,以差动偏转方式控制飞机的滚转运功;第一操纵面与第二操纵面为升降&方向舵,机身前端内部还安装有电源系统和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晓波,章卫国,贺军,李中健,李广文,史静平,李爱军,刘小雄,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