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机构及包含该排出机构的磨豆脱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464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0 23:55
一种磨豆脱渣机,包括排出机构、驱动源、入料通道、研磨组件及排液通道。排出机构包括筒体、过滤件及盖体。过滤件供被该驱动源驱动而可转动地设于该筒体的内部,该过滤件具有一开口及复数滤孔。该盖体具有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该第二板部自该第一板部的周缘沿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该第一方向横向于该第一板部,该第一板部贯设有一第一排出口,该第二板部贯设有一连接该第一排出口的第二排出口。当该盖体盖设于该筒体时,以该第一方向观之,该第一排出口至少部分与该过滤件的开口相重叠。该入料通道贯设过该盖体而伸入该筒体。该研磨组件固设于该过滤件的内部,并被该驱动源驱动而转动。该排液通道设于该筒体的周侧底部、并与该筒体的内部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磨豆装置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排出机构及包含该排出机构的磨豆脱渣机
技术介绍
—般磨豆脱渣机是将研磨组件设于过滤件内,在研磨的过程中时,豆液可以穿透过过滤件而流入研磨筒之中,而留在过滤件内的豆渣则会因离心力而沿过滤件的内壁逐渐向上移动,可以理解的是,盖体的周侧在靠近过滤件的上缘的地方,会开设有一供豆渣排出的排出口,而为了避免豆渣会堆积在排出口处,通常会在过滤件上缘加设有至少一扫拨件,在转动的同时可以将豆渣拨入排出口。如中国台湾专利471300及478928等所揭露的磨豆装置即属此类。然而,在此类已知技术中,磨豆脱渣机在运转时,各个扫拨件会因不断旋转而产生较大的风切声,使得工作环境极为吵杂,长期下来将会造成工作人员听力损害,并且,各个扫拨件在拨除豆渣时,豆渣会产生阻力导致马达需要耗费更多的输出,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存在亟待改善的缺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排出机构及包含该排出机构的磨豆脱渣机,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出机构及包含该排出机构的磨豆脱渣机,可以顺畅地将豆渣排出时,且可大幅降低风切声所产生的噪音,提供较为宁静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可有效节省电源、降低制造成本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排出机构,其包括一筒体、一过滤件及一盖体。该过滤件供被一驱动源驱动而可转动地设于该筒体的内部,该过滤件具有一开口及复数滤孔。该盖体具有一第一板部及一第二板部,该第二板部自该第一板部的周缘沿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该第一方向横向于该第一板部,该第一板部贯设有一第一排出口,该第二板部贯设有一连接该第一排出口的第二排出口。其中,当该盖体盖设于该筒体时,以该第一方向观之,该第一排出口至少部分与该过滤件的开口相重叠。所述盖体另设有一导引构件,该导引构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相连通。所述盖体及所述筒体为同轴心地相配置。所述第二排出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未贯穿所述第二板部而形成一肋部。所述过滤件设有一钩设于所述筒体的周缘的钩设部,当所述盖体盖设于该筒体时,所述钩设部介于所述第二板部及该筒体之间。所述第二排出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未贯穿所述第二板部进而形成一肋部,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筒体时,所述钩设部至少部分高于所述肋部而形成一第一阶部。所述盖体另设有一导引构件,该导引构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及第二排出口相连通,该导引构件具有一与所述第一板部结合的上部、及一与所述第二板部结合的下部,所述上部盖设于该第一排出口上方,所述下部的部分内壁低于与所述肋部而形成一第二阶部。本技术另提供一种磨豆脱渣机,其包含如上述的排出机构,更包括:一驱动源、一研磨组件、一入料通道及一排液通道。该研磨组件固设于该过滤件的内部,并被该驱动源驱动而转动,该研磨组件具有一第一研磨盘、及一可相对该第一研磨盘转动的第二研磨盘。该入料通道贯设过该盖体而伸入该筒体,该入料通道设有一供一待研磨物进入的第一端、及一连通该过滤件的内部的第二端。该排液通道设于该筒体的周侧底部、并与该筒体的内部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排出机构及包含该排出机构的磨豆脱渣机,在邻近盖体的第一板部的周缘处额外开设有第一排出口,使豆渣因离心力被甩出时不易被盖体挡住,额外提供排出面积而使豆渣可快速地由第一及第二排出口甩出至外界。并且,在第二排出口处设计有第一阶部,藉此来引导豆渣会沿第一阶部而滚落至外界,使豆渣能快速排出而不会堆积于过滤件的上缘处。此外,盖体更设计有肋部,来避免该第二板部因为应力集中而变形,并且可使该盖体会与该筒体有较多的接触面积,而能较稳定地与筒体结合并提升盖体的负重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盖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盖体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盖体侧面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附图标号:1:排出机构;11:筒体;12:过滤件;121:开口 ;122:滤孔;123:钩设部;13:盖体;131:第一板部;132:第一排出P ;133:第二板部;134:第二排出P ;135:肋部;2:导引构件;21:上部;22:下部;3:第一阶部;31:第二阶部;4:磨豆脱渣机;41:驱动源;42:入料通道;421:第一端;422:第二端;5:研磨组件;51:第一研磨盘;52:第二研磨盘;6:排液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态样,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请参考图1至图6,其显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排出机构I及包含该排出机构I的磨豆脱渣机4,该磨豆脱渣机4包括该排出机构1、一驱动源41、一入料通道42、一研磨组件5及一排液通道6。该排出机构I包含有一筒体11、一过滤件12及一盖体13。该研磨组件5固设于该过滤件12的内部,并被该驱动源41(如:马达)驱动而转动,该研磨组件5具有一第一研磨盘51、及一可相对该第一研磨盘51转动的第二研磨盘52。该入料通道42贯设过该盖体13而伸入该筒体11,该入料通道42设有一供一待研磨物(举例但不限于黄豆)进入的第一端421、及一连通该过滤件12的内部的第二端42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研磨盘51是固设于该入料通道42的第二端422,该第二研磨盘52与该驱动源41相结合、并与该过滤件12相锁结,故该过滤件12同时也会被该驱动源41驱动而可转动地设于该筒体11的内部,其中,该过滤件12具有一开口 121及复数滤孔12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计成该第二研磨盘52固定不动,而该第一研磨盘51及该过滤件12可以相对该第二研磨盘52转动。当黄豆被该研磨组件5研磨后会产生豆渣及豆液,而该排液通道6设于该筒体11的周侧底部、并与该筒体11的内部相连通,当豆液产生后,可藉由通过各该滤孔122流入该筒体11的内部,并沿该排液通道6流至外界而不会囤积于该筒体11的内部。较佳地,可在该过滤件12的内壁另设有一网目较细小的滤网,来提升过滤效果。其中,豆渣则会被阻隔并留在该过滤件12内,因此需要该排出机构I使豆渣能顺畅地被排出该过滤件12避免堵塞。接着,对该排出机构I做进一步说明,该盖体13具有一第一板部131及一第二板部133,该第二板部133自该第一板部131的周缘沿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该第一方向横向于该第一板部131,该第一板部131贯设有一第一排出口 132,该第二板部133贯设有一连接该第一排出口 132的第二排出口 134,当该盖体13盖设于该筒体11时,以该第一方向观之,该第一排出口 132至少部分与该过滤件12的开口 12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磨豆脱渣机的排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筒体;一过滤件,其供被一驱动源驱动而可转动地设于该筒体的内部,该过滤件具有一开口及复数滤孔;一盖体,具有一第一板部及一第二板部,该第二板部自该第一板部的周缘沿一第一方向延伸配置,该第一方向横向于该第一板部,该第一板部贯设有一第一排出口,该第二板部贯设有一连接该第一排出口的第二排出口;其中,当该盖体盖设于该筒体时,以该第一方向观之,该第一排出口至少部分与该过滤件的开口相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台
申请(专利权)人:永顺利食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