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秀海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机、非分离式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5368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0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机、非分离式立交桥,它包括跨行桥体,跨行桥体上设置跨行机动车道,跨行桥体底部设置直行机动车道,跨行桥体与直行机动车道相互交叉,跨行桥体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和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和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分别通过引道与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离通行,行人、非机动车不需横穿机动车道,不需设置信号灯,行人、非机动车不需绕行,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在旧城区内的路口处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立体交通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机、非分尚式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机动车保有数量的不断上升,目前各大中城市旧城区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城市内车辆拥堵现象随处可见,高峰时段十字路口处的车辆拥堵距离可达数公里,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在城区十字路口处修建立交桥,减少道路信号灯数量,以缓解路口交通压力,但由于现有立交桥结构大都没有设置独立的非机动车行驶通道,因此跨行方向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在通行时需要从地面直行方向的机动车道上穿过,因此在直行方向的机动车道上必须设置信号灯,一方面机动车的通行效率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穿越机动车道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有的立交桥虽设置了独立的非机动车通道,但为了实现非机动车通道的左右转向,需将非机动车道沿着机动车道的走向设置,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时需绕行较远的距离,并且这类立交桥设置非机动车道后的占地面积也较大,而大部分旧城区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建筑物修建的均较为密集,占地面积大的立交桥难以修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机、非分离式立交桥,它可实现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离通行,行人、非机动车不需横穿机动车道,不需设置信号灯,行人、非机动车不需绕行,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在旧城区内的路口处建设。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跨行桥体,跨行桥体上设置跨行机动车道,跨行桥体底部设置直行机动车道,跨行桥体与直行机动车道相互交叉,跨行机动车道与直行机动车道均为双向车道,跨行桥体一侧的直行机动车道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双向匝道和第二双向匝道与跨行桥体上的跨行机动车道相通,跨行桥体另一侧的直行机动车道两侧分别通过第三双向匝道和第四双向匝道与跨行桥体上的跨行机动车道相通,跨行桥体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和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跨行非机动车引道和第二跨行非机动车引道与地面上跨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跨行非机动车引道和第四跨行非机动车引道与地面上跨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一跨行非机动车引道与第三跨行非机动车引道之间通过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连通,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位于第一双向匝道和第三双向匝道下方,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直行非机动车引道和第二直行非机动车引道与地面上直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二跨行非机动车引道与第四跨行非机动车引道之间通过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连通,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位于第二双向匝道和第四双向匝道下方,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直行非机动车引道和第四直行非机动车引道与地面上直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所述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和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均离开地面架空安装,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和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与各跨行非机动车引道交接的位置均设置平台。所述跨行桥体、第一双向匝道、第二双向匝道、第三双向匝道、第四双向匝道、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第一跨行非机动车引道、第二跨行非机动车引道、第三跨行非机动车引道、第四跨行非机动车引道、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第一直行非机动车引道、第二直行非机动车引道、第三直行非机动车引道和第四直行非机动车引道的自身结构均是钢结构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实现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离通行,行人、非机动车不需横穿机动车道,不需设置信号灯,行人、非机动车不需绕行,占地面积小,有利于在旧城区内的路口处建设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机、非分离式立交桥包括跨行桥体1,跨行桥体I上设置跨行机动车道2,跨行桥体I底部设置直行机动车道3,跨行桥体I与直行机动车道3相互交叉,其特征在于:跨行机动车道2与直行机动车道3均为双向车道,跨行桥体I一侧的直行机动车道3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双向匝道4和第二双向匝道5与跨行桥体I上的跨行机动车道2相通,跨行桥体I另一侧的直行机动车道3两侧分别通过第三双向匝道6和第四双向匝道7与跨行桥体I上的跨行机动车道2相通,跨行桥体I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8和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9,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8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0和第二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1与地面上跨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9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2和第四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3与地面上跨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一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0与第三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2之间通过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14连通,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14位于第一双向匝道4和第三双向匝道6下方,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14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直行非机动车引道15和第二直行非机动车引道16与地面上直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二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1与第四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3之间通过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17连通,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17位于第二双向匝道5和第四双向匝道7下方,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17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直行非机动车引道I8和第四直行非机动车引道19与地面上直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安装时,城市中的主干道可作为本技术的直行机动车道3,而与主干道相交叉的支干道与跨行桥体I上的跨行机动车道2两端对接,直行机动车道3和跨行机动车道2均是双向车道。本技术可实现直行和跨行方向的机动车畅通无阻的通过路口,机动车的左转或右转通过各双向匝道实现,直行和跨行方向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均通过独立的非机动车道通过路口,非机动车道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机、非分离式立交桥,包括跨行桥体(1),跨行桥体(1)上设置跨行机动车道(2),跨行桥体(1)底部设置直行机动车道(3),跨行桥体(1)与直行机动车道(3)相互交叉,其特征在于:跨行机动车道(2)与直行机动车道(3)均为双向车道,跨行桥体(1)一侧的直行机动车道(3)两侧分别通过第一双向匝道(4)和第二双向匝道(5)与跨行桥体(1)上的跨行机动车道(2)相通,跨行桥体(1)另一侧的直行机动车道(3)两侧分别通过第三双向匝道(6)和第四双向匝道(7)与跨行桥体(1)上的跨行机动车道(2)相通,跨行桥体(1)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8)和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9),第一跨行非机动车道(8)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0)和第二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1)与地面上跨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二跨行非机动车道(9)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2)和第四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3)与地面上跨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一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0)与第三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2)之间通过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14)连通,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14)位于第一双向匝道(4)和第三双向匝道(6)下方,第一直行非机动车道(14)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直行非机动车引道(15)和第二直行非机动车引道(16)与地面上直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第二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1)与第四跨行非机动车引道(13)之间通过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17)连通,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17)位于第二双向匝道(5)和第四双向匝道(7)下方,第二直行非机动车道(17)两端分别通过第三直行非机动车引道(18)和第四直行非机动车引道(19)与地面上直行方向的非机动车道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海
申请(专利权)人:陈秀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