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扣结构及具有该卡扣结构的连接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901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扣结构,其包括:卡持部及与所述卡持部卡扣的配合部,所述卡持部包括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勾部卡扣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勾部卡扣于所述第二配合部。由于卡持部上的两个勾部可以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配合部实现双向卡扣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单向卡扣连接容易松脱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扣结构的连接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卡扣结构的连接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扣结构及具有该卡扣结构的连接单元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两个需要相互组装在一起的部件一般可以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来实现。然而,利用螺钉连接的两个部件需要借助外部工具如螺丝刀才能实现,因此部件之间的组装过程繁琐、复杂。另外,现有的卡扣连接都是通过单向卡扣的方式实现两个部件之间的连接,然而,通过卡扣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脱开,连接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接方便且连接可靠性高的卡扣结构及具有该卡扣结构的连接单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卡扣结构,其包括:卡持部及与所述卡持部卡扣的配合部,所述卡持部包括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勾部卡扣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勾部卡扣于所述第二配合部。进一步的,所述卡持部还包括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主体部,所述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合部为一个凸台,所述第二配合部为一个弹性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勾部设有第一抵靠面,所述第二勾部设有第二抵靠面,所述第一配合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抵靠面贴合接触的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配合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抵靠面贴合接触的第二抵接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抵靠面低于或高于所述第二抵靠面,或者所述第一抵靠面与所述第二抵靠面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为所述第一抵接面。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臂包括一个倾斜部、一个解锁部及位于倾斜部与解锁部结合处的防脱部,所述防脱部的上表面为第二抵接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勾卡扣于所述防脱部,所述解锁部的上表面高于卡持部的上表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单元,其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将第一及第二部件连接的若干卡扣结构,每一所述卡扣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部件上的卡持部及设置于第二部件上的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一基部,所述卡持部设于所述第一基部上,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一个第二基部,所述第二基部上设有可供所述卡持部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通孔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二配合部由通孔的另一侧边缘向第一配合部延伸。本技术提供的卡扣结构内的卡持部上具有两个勾部,且能够分别与第一及第二配合部实现双向卡扣连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单向卡扣连接容易松脱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卡扣结构及具有该卡扣结构的连接单元的连接可靠性高,保证了连接单元内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具有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连接单元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具有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连接单元上的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未组装完成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连接单元内第一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1内沿A-A线的剖面图;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剖面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卡扣结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8,本技术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扣结构100,100a,100b,10c包括卡持部11,11a,11b,Ilc及与卡持部11,11a,11b,Ilc卡扣的配合部,该配合部包括与卡持部11,11a,11b,Ilc扣持的第一配合部21,21a,21b,21c及第二配合部22,22a,22b,22c0首先,针对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上述卡扣结构100的连接单元进行具体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4,连接单元包括第一部件1、第二部件2将第一及第二部件连接的若干卡扣结构100。请参考图2,第一部件I呈盖体状,其包括一呈凸面圆形状的底壁12及由底壁12边缘向上延伸出来的圆形侧壁13,四个竖直向上延伸的卡持部11形成于侧壁13上。底壁12及侧壁13可以称为第一部件I的第一基部。请参考图3,第二部件2也呈盖体状,其包括具有一开口 231的底壁23及由底壁23边缘向上延伸出来的圆形侧壁24。底壁23上一共设有四个供第一部件I上的卡持部11穿过的通孔20。第二部件2上还设有位于通孔20 —侧边缘的第一配合部21及位于通孔20另一侧边缘的第二配合部22。底壁23可以称为第二部件2的第二基部。连接单元的第一部件I及第二部件2通过设于第一部件I上的卡持部11及设于第二部件2上的第一、第二配合部21、22的卡扣配合来实现二者之间的稳固连接,即第一部件I及第二部件2通过四个卡扣结构100实现稳固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卡扣结构100a,100b,10c也可以应用于上述连接单元,同时上述连接单元可以应用于灯具产品、消费性电子产品等内部元件需要连接的产品上。以下针对本技术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卡扣结构100,100a,100b,10c作具体说明。请参考图2至图5,卡扣结构100内的卡持部11包括一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主体部111及形成于主体部111顶端左右两侧的第一勾部112及第二勾部113,第一勾部112与第二勾部113之间相背设置。第一勾部112及第二勾部113可以分别与第二部件2上的第一配合部21及第二配合部22之间实现卡扣配合。第一勾部112上设有第一抵靠面1121,第二勾部113上设有第二抵靠面1131,第一抵靠面1121低于第二抵靠面1131且相互平行,如图5所示。另外,第二勾部113上设有一个导引面1132。请参考图1至图3并结合图5,卡扣结构100内的第一配合部21位于通孔20的一侧边缘,第二配合部22由通孔20的相对的另一侧边缘且向第一配合部21延伸。第二配合部22呈悬臂状,具有弹性。第一配合部21具有可以与第一抵靠面1121配合的第一抵接面211,第二配合部22具有可以与第二抵靠面1131配合的第二抵接面221,第一抵接面211低于第二抵接面221且相互平行。第一配合部21呈凸台状,第二配合部22呈悬臂状。第二配合部22包括一个倾斜部222、一个解锁部223及位于倾斜部222与解锁部223结合处的防脱部224。解锁部223呈竖直状,防脱部224呈块状。第二抵接面221为防脱部224的上表面。倾斜部222上设有可与导引面1132配合的倾斜面2221。由于解锁部223的存在方便了操作者将第二配合部22从卡持部11上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当卡持部11穿过通孔20,且第一勾部112与第二勾部113分别与第一配合部21及第二配合部22的防脱部224完成卡扣配合后,即第一勾部112的第一抵靠面1121与第一配合部21的第一抵接面211贴合接触,第二勾部113的第二抵靠面1131与第二配合部22的第二抵接面221贴合接触,卡扣结构100即组装完成了,与此同时,连接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扣结构,其包括:卡持部及与所述卡持部卡扣的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部包括第一勾部及第二勾部,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勾部卡扣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勾部卡扣于所述第二配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学军王明权倪前龙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