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及吊顶收边条的转角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662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及吊顶收边条的转角安装结构,转接件包括一板状本体,在板状本体的同一板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插接件,所述的插接件包括沿板状本体表面向上凸起的纵向部及在纵向部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板状本体板面间形成用以插接收边条的插槽;转角安装结构,包括相垂直的两条收边条及上所述的收边条转接件,所述的收边条包括与墙壁固定的第一型条及用以托放扣板的第二型条,所述的第二型条插在插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性好,美观大方,使用方便,配套和独立使用灵活性强;收边线不用整体包覆在转接件内,安装便利,不浪费收边线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室内吊顶
,特别涉及一种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及吊顶收边条的转角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修,是现代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目前吊顶行业在收边条的安装方面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收边条在转角的地方高低不平,有拼缝,影响吊顶整体美观度,有的加了转角接件,但是将收边条整体包覆在内转接件内,安装不方便,通用性不好,浪费收边条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整体性好,美观大方、使收边条转角处安装便捷的转接件及采用了此转接件的吊顶收边条的转角安装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种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包括一板状本体,在板状本体的同一板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插接件,所述的插接件包括沿板状本体表面向上凸起的纵向部及在纵向部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板状本体板面间形成用以插接收边条的插槽。插接件设计时难免会与收边条存在间隙误差,在插槽过紧情况下为避免收边条插入时造成崩裂,作为优选,在横向部上设有一缺口,缺口的两端形成两个与收边条卡接的卡接部。缺口的存在使减少了与收边条的接触面积,从而使插接件更具弹性。作为优选,在卡接部的下表面上沿收边条插接方向设有一凹槽,凹槽两侧形成了两个与收边条卡接配合的筋条。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减少了卡接部与收边条的接触面积,只通过筋条与收边条卡接配合,使收边条插入更为便利,阻力更小。为使整体更加美观,作为优选,所述的板状本体呈直角状,包括相垂直且处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角板、第二角板,两个插接件各设置在一个角板上。一种吊顶收边条的转角安装结构,包括相垂直的两条收边条及上所述的收边条转接件,所述的收边条包括与墙壁固定的第一型条及用以托放扣板的第二型条,所述的第二型条插在插槽内。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收边条转接件,是在板状本体的同一板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插接件,所述的插接件形成有用以插接收边条的插槽,在安装时,两个垂直方向的收边条分别插入对应的插槽内即可实现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整体性好,美观大方,使用方便,安装便捷,配套和独立使用灵活性强;收边线不用整体包覆在转接件内,安装便利,不浪费收边线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转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转接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转接件与一收边条插接配合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收边条与转接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中在一个转角处转接件与两个相垂直的收边条的插接配合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转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收边条与转接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中在一个转角处转接件与两个相垂直的收边条的插接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吊顶收边条转接件,为适应阴角的转接件,如图1?5所示,包括一板状本体1,所述的板状本体I呈直角状,包括相垂直且处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角板13、第二角板14,在每个角板上各设有一个插接件2,两个插接件2相互垂直且处在板状本体I的同一板面上。所述的插接件2包括沿板状本体I表面向上凸起的纵向部3及在纵向部3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部4,所述横向部4与板状本体I板面间形成用以插接收边条的插槽5。具体的说,在横向部4上设有一缺口 6,缺口 6的两端形成两个与收边条卡接的卡接部7 ;在卡接部7的下表面上沿收边条插接方向设有一凹槽8,所述的凹槽8为弧形槽,凹槽8两侧形成了两个与收边条卡接配合的筋条9。—种吊顶收边条的转角安装结构,如图3、图5所示,包括相垂直的两条收边条10及如上所述的收边条转接件,收边条10为阴角收边条,所述的收边条10包括与墙壁固定的第一型条11及用以托放扣板的第二型条12,所述的第二型条12插在插槽5内,在第二型条12插入插槽5内后,第二型条12的下表面与插接件2的板面接触,第二型条12的上表面与筋条9卡接配合。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原理相同,如图6?8所示,所不同的仅仅是转接件为为适应阳角的转接件,而对应的收边条为阳角收边条。【主权项】1.一种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其特征是:包括一板状本体,在板状本体的同一板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插接件,所述的插接件包括沿板状本体表面向上凸起的纵向部及在纵向部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板状本体板面间形成用以插接收边条的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其特征是:在横向部上设有一缺口,缺口的两端形成两个与收边条卡接的卡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其特征是:在卡接部的下表面上沿收边条插接方向设有一凹槽,凹槽两侧形成了两个与收边条卡接配合的筋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板状本体呈直角状,包括相垂直且处在同一平面上的第一角板、第二角板,两个插接件各设置在一个角板上。5.一种吊顶收边条的转角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相垂直的两条收边条及如权利要求I?4任一项所述的收边条转接件,所述的收边条包括与墙壁固定的第一型条及用以托放扣板的第二型条,所述的第二型条插在插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及吊顶收边条的转角安装结构,转接件包括一板状本体,在板状本体的同一板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插接件,所述的插接件包括沿板状本体表面向上凸起的纵向部及在纵向部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板状本体板面间形成用以插接收边条的插槽;转角安装结构,包括相垂直的两条收边条及上所述的收边条转接件,所述的收边条包括与墙壁固定的第一型条及用以托放扣板的第二型条,所述的第二型条插在插槽内;本技术整体性好,美观大方,使用方便,配套和独立使用灵活性强;收边线不用整体包覆在转接件内,安装便利,不浪费收边线材料。【IPC分类】E04B9/30【公开号】CN204876271【申请号】CN201520649848【专利技术人】郭辉, 赵光权, 黄焱 【申请人】力同装饰用品(上海)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8月2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顶收边条转接件,其特征是:包括一板状本体,在板状本体的同一板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插接件,所述的插接件包括沿板状本体表面向上凸起的纵向部及在纵向部上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横向部,所述横向部与板状本体板面间形成用以插接收边条的插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辉赵光权黄焱
申请(专利权)人:力同装饰用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