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包括内管、边盘和外管,内管一端与边盘固定相连,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内管距离边盘远端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由金属内圈和金属外圈内外叠加设置构成,金属内圈与金属外圈之间设有转动轴承,金属内圈侧面与内管端面连接,金属外圈侧面与外管端面连接。通过内管、边盘、外管及连接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实时监控纺织中纱线使用量,并且能够很好的提供纱管的固定,保证纱管流畅的转动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还包括环形编码器,通过环形编码器能够准确的计算在纱线使用过程中纱线管的转动圈数,做到以准确的计算纱线的使用量,将传统的纯机械化操作与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相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定型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在纺织的过程中由于加工原因不平整,达不到包装美观的效果,包装就需要定型,袜子组成材料单一定型工艺一般分为加湿,高温水汽蒸,现有工艺一般在蒸之前加湿,导致成型时间加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实现了实时监控定型机生产过程中纱线使用量,并且能够很好的提供纱管的固定,保证纱管流畅的转动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技术方案:—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包括内管、边盘和外管,内管一端与边盘固定相连,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内管距离边盘远端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由金属内圈和金属外圈内外叠加设置构成,金属内圈与金属外圈之间设有转动轴承,金属内圈侧面与内管端面连接,金属外圈侧面与外管端面连接。作为优选,金属内圈套接于内管外侧,金属内圈直径大于内管直径I?5_,金属内圈通过垂直设置在内管上的N ^ I个螺丝连接。作为优选,金属外圈与外管连接端面设有若干条形连接柱,连接柱与金属外圈一体成型,以金属外圈端面中点为中心,呈放射型设置,连接柱与设置在外管相应侧面对应位置的凹槽配合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环形编码器,环形编码器固定设置在外管远离金属外圈一端,环形编码器直径与外管直径相同。作为优选,还包括引线孔,引线孔为直线型通孔,贯穿设置在边盘边缘,引线孔中轴与内管中轴呈10?40°夹角。作为优选,引线孔端面为光滑的弧形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通过内管、边盘、外管及连接器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实时监控纺织中纱线使用量,并且能够很好的提供纱管的固定,保证纱管流畅的转动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2)金属内圈套接于内管外侧,金属内圈通过垂直设置在内管上的N彡I个螺丝连接,其结构紧固,不会在使用过程中打滑引线纱线的释放,造成纱线紧度过大。(3)金属外圈与外管连接端面设有若干条形连接柱,连接柱与设置在外管相应侧面对应位置的凹槽配合连接,在纱线管转动过程中带动金属外圈转动确保了纱线管转动过程中相对稳定,减少纱线缠绕的记录。(4)在本技术中还包括环形编码器,通过环形编码器能够准确的计算在纱线使用过程中纱线管的转动圈数,做到以准确的计算纱线的使用量,将传统的纯机械化操作与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相结合。(5)本技术中还包括引线孔,纱线自引线孔穿出,提升引线效率,减少纱线缠绕几率。(6)引线孔端面为光滑的弧形面,使得纱线与引线孔接触位置实现稳定的过度,减少由于纱线与引线孔端面棱形面接触带来的纱线断头,优化了该技术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连接器端面示意图;图3为外管端面示意图;图4为引线孔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纺织专用筒管包括内管1、边盘2和外管3,内管I 一端与边盘2固定相连,外管3套设在内管I外部,内管I距离边盘2远端设有连接器4,连接器4由金属内圈4a和金属外圈4b内外叠加设置构成,金属内圈4a与金属外圈4b之间设有转动轴承4c,金属内圈4a侧面与内管I端面连接,金属外圈4b侧面与外管3端面连接。通过内管1、边盘2、外管3及连接器4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实时监控定型机工作过程中纱线使用量,并且能够很好的提供纱管的固定,保证纱管流畅的转动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图2所示,金属内圈4a套接于内管I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内圈4a直径大于内管I直径2mm,金属内圈4a通过垂直设置在内管I上的2个螺丝5连接。其结构紧固,不会在使用过程中打滑引线纱线的释放,造成纱线紧度过大。于此同时,金属外圈4b与外管3连接端面设有若干条形连接柱6,连接柱6与金属外圈4b —体成型,以金属外圈4b端面中点为中心,呈放射型设置,连接柱6与如图3所示的设置在外管3相应侧面对应位置的凹槽7配合连接,在纱线管转动过程中带动金属外圈4b转动确保了纱线管转动过程中相对稳定,减少纱线缠绕的记录。在本技术中,还包括环形编码器8,环形编码器8固定设置在外管3远离金属外圈4b —端,环形编码器8直径与外管3直径相同。通过环形编码器8能够准确的计算在纱线使用过程中纱线管的转动圈数,做到以准确的计算纱线的使用量,将传统的纯机械化操作与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手段相结合。并且,本?技术中还包括引线孔9,引线孔9为直线型通孔,贯穿设置在边盘2边缘,引线孔9中轴与内管I中轴呈20°夹角。纱线自引线孔9穿出,提升引线效率,减少纱线缠绕几率。如图4所示,引线孔9端面为光滑的弧形面,使得纱线与引线孔9接触位置实现稳定的过度,减少由于纱线与引线孔端面棱形面接触带来的纱线断头,优化了该技术的使用效果。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技术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边盘和外管,内管一端与边盘固定相连,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所述内管距离边盘远端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由金属内圈和金属外圈内外叠加设置构成,金属内圈与金属外圈之间设有转动轴承,所述金属内圈侧面与内管端面连接,金属外圈侧面与外管端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圈套接于内管外侧,金属内圈直径大于内管直径I?5mm,金属内圈通过垂直设置在内管上的N彡I个螺丝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圈与外管连接端面设有若干条形连接柱,连接柱与金属外圈一体成型,以金属外圈端面中点为中心,呈放射型设置,连接柱与设置在外管相应侧面对应位置的凹槽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编码器,所述环形编码器固定设置在外管远离金属外圈一端,环形编码器直径与外管直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线孔,所述引线孔为直线型通孔,贯穿设置在边盘边缘,引线孔中轴与内管中轴呈10?40°夹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孔端面为光滑的弧形面。【专利摘要】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包括内管、边盘和外管,内管一端与边盘固定相连,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内管距离边盘远端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由金属内圈和金属外圈内外叠加设置构成,金属内圈与金属外圈之间设有转动轴承,金属内圈侧面与内管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型机恒张力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边盘和外管,内管一端与边盘固定相连,外管套设在内管外部,所述内管距离边盘远端设有连接器,连接器由金属内圈和金属外圈内外叠加设置构成,金属内圈与金属外圈之间设有转动轴承,所述金属内圈侧面与内管端面连接,金属外圈侧面与外管端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酷瑞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