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清洁净化效果优良的鱼池生态过滤器,它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部的物理刷、生物刷、纳米菌床、紫外杀菌设备和反冲管路,使水在设备内部流动的过程中经历物理、生物等多重过滤流程,确保过滤的效果。物理刷和生物刷均毛刷结构,物理刷具有静电吸附作用,生物刷为十字形的生物挂膜结构;纳米菌床为多面式的纳米生物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用过滤池,更为美观且极大的节约了空间,效果是原先过滤池效果的3-5倍,比普通过滤器和过滤设备节能70%-80%,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鱼池的环保净化设备,具体来说是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清洁净化效果优良的鱼池生态过滤器。
技术介绍
鱼池、水景是园林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项,目前园林中大部分都有养鱼水池,但是都不是活水,水质浑浊、变绿、发臭、鱼儿养不活等,日积月累就成了园林景观的败笔。目前市场上的鱼池过滤器大部分都是以排列过滤棉为主,外部采用塑料材质,在室外特别是北方地区,风沙较大,过滤棉材质特别容易堵,需要经常清洗,费时费力,且清洁过滤效果不尽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清洁净化效果优良的鱼池生态过滤器,它使水在设备内部流动的过程中经历物理、生物等多重过滤流程,确保过滤的效果。本技术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鱼池生态过滤器,它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部的物理刷、生物刷、纳米菌床、紫外杀菌设备和反冲管路。所述的箱体内部设有三段隔板,将箱体内部隔成四个空间,所述的隔板的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四个空间内依次安装有物理刷、生物刷、纳米菌床、紫外杀菌设备;所述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 ;所述的反冲管路设在隔板底部与箱体底部之间的空隙内,在相应的箱体壁上设有排污口。所述的三段隔板中,两侧的隔板顶部与箱体持平,中间的隔板顶部位位于箱体的中部。所述的物理刷和生物刷均毛刷结构,所述的物理刷具有静电吸附作用,所述的生物刷为十字形的生物挂膜结构。所述的纳米菌床为多面式的纳米生物球。所述的紫外杀菌设备为在箱体内安装防水紫外灯,对流经的水进行杀菌消毒。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它不用过滤池,更为美观且极大的节约了空间;2、长期鱼场实验,效果是原先过滤池效果的3-5倍;3、节能省电,比普通过滤器和过滤设备节能70%_80% ;4、工作噪音低,噪音分贝人耳I米左右基本听不到;5、使用寿命长,比塑料制品耐老化数十倍以上,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6、无维护成本,一次投入长期有效,无需投药、换水、清理鱼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箱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鱼池生态过滤器,它包括箱体I以及安装在箱体I内部的物理刷2、生物刷3、纳米菌床4、紫外杀菌设备5和反冲管路6。如图2所示的箱体I内部设有三段隔板,将箱体I内部隔成四个空间,所述的隔板底部与箱体I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三段隔板中,两侧的隔板顶部与箱体I持平,中间的隔板顶部位于箱体I的中部,使水在箱内以循环的方式流经各部分结构;所述的四个空间内依次安装有物理刷2、生物刷3、纳米菌床4、紫外杀菌设备5 ;所述箱体I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 11和出口 12 ;所述的反冲管路6设在隔板底部与箱体I底部之间的空隙内,在相应的箱体I壁上设有排污口 13。物理刷2和生物刷3均毛刷结构,所述的物理刷2具有静电吸附作用,所述的生物刷3为十字形的生物挂膜结构。纳米菌床4为多面式的纳米生物球。紫外杀菌设备5为在箱体内安装防水紫外灯,对流经的水进行杀菌消毒。其工作流程如下:先将箱体固定在底基结实、平坦的地方,把进出水口和排污阀连接到位,然后将I台潜水栗电机放入水中;接通220v电源和潜水接头;开机后检查:检查出水量是否正常,检查反冲洗;检查水栗运行情况,是否运行平稳,无杂音;到水池边以目测方式检查各个注水口是否出水正常,确认管路上相关阀门处于正确位置;运行水栗,检查及观察过滤器排污阀的出水情况,直至出水清洁为止。水由进口进入箱体内后,先经由物理刷,利用静电作用吸附和沉淀赃物、鱼粪等杂物,然后由生物刷和纳米菌床对水中的藻类、有害菌、纤毛虫等物理方法清除不仅得有害生物进行分解沉降,最后在紫外杀菌设备的作用下对水体做进一步的杀菌消毒。每经过一段时间后,箱体底部沉积的污物通过反冲管路进行冲洗,并由排污口排出。本产品集物理过滤(阻隔鱼屎,让鱼屎有机物等自然停留在过滤材料上)、生化过滤(培养丰富的生物群落,硝化细菌、光合菌、净水菌等几十种菌落百亿菌种的存活而达到很高的水净化效果)、杀菌(杀掉水体中的纤毛虫、有害菌)、除藻(消除水体中过多的绿藻、褐藻、蓝藻等)为一体,全面解决了景观鱼池中导致水混、水绿、有异味、经常死鱼等各种现象。【主权项】1.鱼池生态过滤器,它包括箱体(I)以及安装在箱体内部的物理刷(2)、生物刷(3)、纳米菌床(4)、紫外杀菌设备(5)和反冲管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I)内部设有三段隔板,将箱体内部隔成四个空间,所述的隔板的底部与箱体(I)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四个空间内依次安装有物理刷(2)、生物刷(3)、纳米菌床(4)、紫外杀菌设备(5);所述箱体(O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的反冲管路(6)设在隔板底部与箱体(I)底部之间的空隙内,在相应的箱体(I)壁上设有排污口( 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池生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段隔板中,两侧的隔板顶部与箱体(I)持平,中间的隔板顶部位于箱体(I)的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池生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理刷(2)和生物刷(3)均为毛刷结构,所述的物理刷(2)具有静电吸附作用,所述的生物刷(4)为十字形的生物挂膜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池生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菌床(4)为多面式的纳米生物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池生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外杀菌设备(5)为在箱体内安装防水紫外灯,对流经的水进行杀菌消毒。【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清洁净化效果优良的鱼池生态过滤器,它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部的物理刷、生物刷、纳米菌床、紫外杀菌设备和反冲管路,使水在设备内部流动的过程中经历物理、生物等多重过滤流程,确保过滤的效果。物理刷和生物刷均毛刷结构,物理刷具有静电吸附作用,生物刷为十字形的生物挂膜结构;纳米菌床为多面式的纳米生物球。本技术不用过滤池,更为美观且极大的节约了空间,效果是原先过滤池效果的3-5倍,比普通过滤器和过滤设备节能70%-80%,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IPC分类】A01K63/04【公开号】CN204860614【申请号】CN201520568993【专利技术人】李德恒 【申请人】李德恒【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8月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鱼池生态过滤器,它包括箱体(1)以及安装在箱体内部的物理刷(2)、生物刷(3)、纳米菌床(4)、紫外杀菌设备(5)和反冲管路(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内部设有三段隔板,将箱体内部隔成四个空间,所述的隔板的底部与箱体(1)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的四个空间内依次安装有物理刷(2)、生物刷(3)、纳米菌床(4)、紫外杀菌设备(5);所述箱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的反冲管路(6)设在隔板底部与箱体(1)底部之间的空隙内,在相应的箱体(1)壁上设有排污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恒,
申请(专利权)人:李德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