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438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9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架、中主体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通过连杆与中主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后车架铰接在中主体后端,在中主体的导向孔内可轴向滑动的安装有鞍管,在所述鞍管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支撑杆,在连杆和后车架间设有锁定杆。本车架操作方便快捷,性能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架
技术介绍
折叠式电动自行车以其便于搬运、存放的特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如专利CN202703802所公开的自行车车架,能够实现车架的折叠,减小车体占用空间。但是该种折叠车架的结构较复杂,操作繁琐,在折叠后鞍座的高度仍然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架,其操作方便快捷,性能稳定可靠。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行车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架、中主体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通过连杆与中主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后车架铰接在中主体后端,在中主体的导向孔内可轴向滑动的安装有鞍管,在所述鞍管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支撑杆,在中主体上设有与该支撑杆位置对应的支撑杆过孔;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杆随鞍管向上滑动并向外撑开,其下端抵压在向后展开的后车架前延伸部上,所述后车架前延伸部同时压在中主体上;当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杆向内收拢,穿过支撑杆过孔,随鞍管向下滑动,所述支撑杆上部后侧抵住向内折叠的后车架的前延伸部,其中所述后车架前延伸部为后车架相对其与中主体铰接点向前延伸的部分。优选的,在所述连杆上设有展开位限位块和折叠位限位块,在中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展开位限位块和折叠位限位块配合的限位部;在连杆相对中主体向外转动至展开状态时,所述展开位限位块与中主体的限位部抵触,以限制连杆继续向外转动;在连杆相对中主体向内转动至折叠状态时,所述折叠位限位块与中主体的限位部抵触,以限制连杆继续向内转动。优选的,所述连杆与后车架间设有锁定杆,该锁定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连杆和后车架铰接,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锁定杆前端撑住所述连杆,以限制连杆向内转动;在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锁定杆前端拉住所述连杆,以限制连杆向外转动,其后端拉住后车架,以限制后车架向内转动。优选的,在所述鞍管底部设有管底限位件,当鞍管相对中主体导向孔上移至展开位置时,所述管底限位件与中主体抵触,以限制鞍管向上滑动。优选的,包括上、下两根相平行的连杆,前后两端分别与前车架和中主体铰接。优选的,在所述支撑杆与鞍管之间设有弹性回位构件,其作用在支撑杆上,使支撑杆具有向后转动撑开的趋势。优选的,所述弹性回位构件为回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铰接在一固设在鞍管顶部的安装环圈的后侧。优选的,在所述鞍管顶部插装有带坐垫的座管,鞍管顶端具有用于保持座管位置的松紧环。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由上杆体和下杆体对接构成,所述上杆体和下杆体间的相对距离可调,以改变支撑杆的整体长度。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上、下杆体通过连接螺杆相连,该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杆体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鞍管表面轴向的设有凸筋,在所述中主体的导向孔内设有与所述凸筋配合的导向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折叠车架操作简单快捷,折叠后车架所占空间小,便于搬运、存放。并且,本车架的锁定可靠,安全性能高。【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中主体与连杆和后车架之间在展开状态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省略锁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3所示的自行车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架3、中主体I和后车架2,所述前车架通过相平行的上、下连杆与中主体前端连接,所述后车架2铰接在中主体I后端,在该中主体I的导向孔内可轴向滑动的安装有鞍管4。所述鞍管表面轴向的设有凸筋23,在所述中主体的导向孔内设有与所述凸筋配合的导向槽,通过所述凸筋和导向槽的配合,能够防止鞍管转动,提高稳定性。在鞍管顶部固设有一安装环圈5,该安装环圈内圈也套在所述凸筋上,起到止转的作用,在该安装环圈的后侧铰接有支撑杆6。在支撑杆上设有回位弹簧7,该回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抵在安装环圈5和支撑杆6上,使得支撑杆6具有向后转动的趋势。可见,车架展开时支撑杆的力作用在安装环圈上,因此即使打开松紧环也不会影响车架展开状态的稳定,也保证松紧环的固定稳定性。所述支撑杆6为由上杆体10和下杆体11对接构成的两段式杆体,上、下杆体间通过连接螺杆12相连,该连接螺杆12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杆体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连接螺杆旋入距离从而调整上、下杆体间的距离,以改变支撑杆的整体长度。本支撑杆长度可调的目的在于克服每辆自行车因制造和装配所产生的公差,保证支撑杆的尺寸精准匹配,提高其支撑稳定性。在中主体I上设有与支撑杆收拢后位置对应的支撑杆过孔13,支撑杆6可向内转动与支撑杆过孔正对,使支撑杆6沿支撑杆过孔13向下滑动。在该中主体上设有提拉把手8。在鞍管4底部设有管底限位件,本实施例中管底限位件为一挡盖9。在所述鞍管顶部插装有带座垫15的座管14,鞍管4顶部具有用于保持座管位置的松紧环16。在所述下连杆17和后车架2间设有锁定杆19,该锁定杆19的前后两端分别与该连杆和后车架铰接。在上连杆18后端设有展开位限位块20和折叠位限位块21。在中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展开位限位块和折叠位限位块配合的限位部,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为一挡块22。当需要将正常展开状态的车架折叠时,用手克服回位弹簧7的作用力将所述支撑杆6向前按动,使支撑杆6脱离后车架2并正对中主体上的支撑杆过孔13,并用手向上提拉所述提拉把手8,所述两根连杆和后车架便向内侧转动,同时所述鞍管4和支撑杆6便分别沿中主体上的导向孔和支撑杆过孔向下滑动。当转动到位后,上连杆上的折叠位限位块21与中主体上的挡块22抵触,以限制连杆继续向内转动,锁定杆19前端拉住下连杆17,限制其向外转动,从而实现了前车架3的牢固锁定。同时,所述后车架2的前延伸部压在支撑杆6上,限制后车架2向外转动展开,锁定杆19后端拉住后车架2,以限制后车架继续向内转动,实现了后车架的锁定。折叠状态的车架如图2所示,可见在折叠状态时,前、后车架能够有效保持折叠状态,从而满足折叠状态下的自行车推行,方便搬运。为了进一步降低高度,可松开鞍管上的松紧环16,降低座管14的高度。当将折叠状态的车架展开至正常骑行状态时,向上拉动座垫15,带动鞍管4向上移动,至鞍管底部的挡盖9与中主体抵触,后车架2得到释放向外转动,同时通过锁定杆19带动连杆向外转动,当连杆和后车架向外转动至展开位置时,所述支撑杆6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向后弹开并向下抵压在后车架前延伸部上,以限制后车架向内转动,后车架前延伸部同时压在中主体上,限制后车架向外转动,从而实现了后车架的锁定。所述上连杆18通过展开位限位块20与中主体上的挡块22抵触,以限制连杆向外转动,所述锁定杆前端撑住下连杆17,限制连杆向内转动,从而实现了连杆的位置锁定。展开状态的车架如图1所示,可见,所述前、后车架以及鞍管能够有效保持展开状态,保证骑行安全性能。【主权项】1.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架、中主体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通过连杆与中主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后车架铰接在中主体后端,在中主体的导向孔内可轴向滑动的安装有鞍管,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鞍管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支撑杆,在中主体上设有与该支撑杆位置对应的支撑杆过孔; 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杆随鞍管向上滑动并向外撑开,其下端抵压在向后展开的后车架前延伸部上,所述后车架前延伸部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折叠车架,包括前车架、中主体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通过连杆与中主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后车架铰接在中主体后端,在中主体的导向孔内可轴向滑动的安装有鞍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鞍管上可转动的设置有支撑杆,在中主体上设有与该支撑杆位置对应的支撑杆过孔;在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杆随鞍管向上滑动并向外撑开,其下端抵压在向后展开的后车架前延伸部上,所述后车架前延伸部同时压在中主体上;当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支撑杆向内收拢,穿过支撑杆过孔,随鞍管向下滑动,所述支撑杆上部后侧抵住向内折叠的后车架的前延伸部,其中所述后车架前延伸部为后车架相对其与中主体铰接点向前延伸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猛汤捷夏静满柏科唐军杨爽任秋林沈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