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4130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二者之间留有气隙,所述主动转子的载体为双筒结构,包括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外筒载体和内筒载体,所述外筒载体的筒壁内表面和内筒载体的筒壁外表面上均安装有磁钢;所述从动转子的载体为单筒结构,其筒壁插入主动转子外筒载体和内筒载体之间,其筒壁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安装有与外筒载体、内筒载体上磁极相对应的磁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永磁联轴器相比于传统双层磁钢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具有更小的轴向安装尺寸与径向安装尺寸,结构更加紧凑,且在同样的安装尺寸下,传递的扭矩增幅可达40%,同时不存在涡流发热现象,因此无需散热或冷却,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
,具体为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
技术介绍
永磁联轴器主要由外转子、内转子和隔离套组成,是通过磁钢的磁力将原动机与工作机联接起来的一种新型联轴器,它无需直接的机械联接,而是利用稀土磁钢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磁场可穿透一定的空间距离和物质材料的特性,进行机械能量的传送。由于永磁联轴器的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无直接机械联接,因此具有隔离振动、弹性缓冲、过载保护、无需精确对中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推广应用。目前已有的永磁联轴器产品中,永磁涡流联轴器存在涡流发热的问题,需要散热或冷却,结构也较为复杂;双层磁钢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在传递扭矩大时,存在安装尺寸过大、重量过重的问题,特别是当扭矩大于160000Nm时结构上不能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主动转子与输出端连接,从动转子与输出端连接,二者之间留有气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子的载体为双筒结构,包括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外筒载体和内筒载体,所述外筒载体的筒壁内表面和内筒载体的筒壁外表面上均安装有磁钢;所述从动转子的载体为单筒结构,其筒壁插入主动转子的外筒载体和内筒载体之间,其筒壁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安装有和外筒载体、内筒载体上的磁钢相对应的磁钢。在上述内容的技术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内筒载体与输入端轴套通过法兰盘和螺钉连接,且内筒载体的法兰盘直径大于输入端轴套的法兰盘;所述外筒载体轴向截面呈L型,包括沿轴向延伸安装磁钢的筒壁和沿径向延伸的连接部,扣在内筒载体法兰盘和从动转子的筒壁上,外筒载体连接部通过螺钉与内筒载体凸出于输入端轴套的法兰盘凸缘部分连接。所述从动转子载体的轴向截面呈T型,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磁钢的筒壁和在径向方向上堵在外筒载体、内筒载体筒壁端部外侧的头部连接部,从动转子载体的头部连接部通过螺钉安装在输出端轴套的法兰盘上。所述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之间的气隙通道内设有密封圈,优选采用毛毡密封圈,可以用于环境恶劣的工况,如灰尘大、易燃易爆场合。所述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上的磁钢磁极按Halbach阵列排布,且外筒载体和从动转子载体筒壁内表面的磁极排布相同,从动转子载体筒壁外表面和内筒载体上的磁极排布相同。相比于磁钢N极S极交替排列的磁钢结构,传递扭矩可增大约4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I)在传递相同扭矩时,本技术四层磁钢的复式结构相比于双层磁钢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具有更小的轴向安装尺寸与径向安装尺寸,结构更加紧凑;2 )使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传递大扭矩成为现实,相比于双层磁钢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在同样的安装尺寸下,传递的扭矩增幅可达40% ;3)相比于永磁涡流联轴器,不存在涡流发热现象,因此无需散热或冷却,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磁钢磁极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阐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介绍。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包括同轴设置的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主动转子与输入端连接,从动转子9与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转子包括磁钢和安装磁钢的载体,主动转子载体为双筒结构,包括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外筒载体5和内筒载体6。所述内筒载体6与输入端轴套2通过法兰盘和螺钉3连接,且内筒载体6的法兰盘直径大于输入端轴套2的法兰盘,其凸出于输入端轴套法兰盘的凸缘部分用于连接外筒载体5。所述外筒载体5轴向截面呈L型,包括沿轴向延伸的筒壁和沿径向延伸的连接部,扣在内筒载体法兰盘凸缘和从动转子10的筒壁上,外筒载体连接部通过螺钉4与内筒载体法兰盘凸缘连接。外筒载体5的筒壁内表面和内筒载体6的筒壁外表面沿圆周布置有磁钢7。所述从动转子的载体10为单筒结构,其轴向截面呈T型,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筒壁和径向方向的头部连接部。安装好后,从动转子载体10的头部连接部堵在外筒载体5、内筒载体6筒壁端部的外侧面,并通过螺钉安装在输出端轴套12的法兰盘上。从动转子载体10的筒壁插入主动转子外筒载体5和内筒载体6筒壁之间的环形管腔内,其筒壁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安装有和外筒载体5、内筒载体6上磁钢7相对应的磁钢8。所述输入端轴套2、输出端轴套12上分别设有连接轴的键I和键13。所述主动转子的载体与从动转子载体10的相对面之间留有气隙,并在气隙通道靠近外端的位置设有用于防尘的毛毡密封圈9。所述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上的磁钢磁极按Halbach (海尔贝克)阵列排布,如图2所示,位于径向方向上的磁极与位于切向方向上的磁极交替排布在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上,且外筒载体5和从动转子载体10内表面的磁极排布相同,从动转子载体10外表面和内筒载体6上的磁极排布相同,保证传递扭矩的峰值叠加.在同样尺寸下,相比于普通N极、S极交替排布的方式,其扭矩增幅可达41%以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主动转子与输入端连接,从动转子与输出端连接,二者之间留有气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子的载体为双筒结构,包括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外筒载体(5)和内筒载体(6),所述外筒载体(5)的筒壁内表面和内筒载体(6)的筒壁外表面上均安装有磁钢(7);所述从动转子的载体(10)为单筒结构,其筒壁插入主动转子的外筒载体(5)和内筒载体(6)之间,其筒壁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安装有和外筒载体(5)、内筒载体(6)上磁极相对应的磁钢(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载体(6)与输入端轴套(2)通过法兰盘和螺钉连接,且内筒载体(6)的法兰盘直径大于输入端轴套(2)的法兰盘;所述外筒载体(5)轴向截面呈L型,包括沿轴向延伸安装磁钢(7)的筒壁和沿径向延伸的连接部,扣在内筒载体法兰盘和从动转子的筒壁上,外筒载体连接部通过螺钉与内筒载体凸出于输入端轴套(2)的法兰盘凸缘部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从动转子载体(10)的轴向截面呈T型,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安装磁钢(8)的筒壁和在径向方向上堵在外筒载体(5)、内筒载体(6)筒壁端部外侧的头部连接部,载体(10)的头部连接部通过螺钉安装在输出端轴套(12)的法兰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之间的气隙通道内设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传递大扭矩复式结构同步筒式永磁联轴器,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主动转子与输入端连接,从动转子与输出端连接,二者之间留有气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转子的载体为双筒结构,包括中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外筒载体(5)和内筒载体(6),所述外筒载体(5)的筒壁内表面和内筒载体(6)的筒壁外表面上均安装有磁钢(7);所述从动转子的载体(10)为单筒结构,其筒壁插入主动转子的外筒载体(5)和内筒载体(6)之间,其筒壁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安装有和外筒载体(5)、内筒载体(6)上磁极相对应的磁钢(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红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