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芯线,其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包覆层构成,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大于第四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包覆层,其设置在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绝缘层、软钢丝装铠层以及外绝缘层;包覆层与芯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内设置填充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强度高,同时柔性较好,方便进行弯折,方便布线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在一些施工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布设高强度电缆时,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弯折,现有的一些结构强度较高的线缆,为了提高柔软性,往往将内部填充材料更换为柔性较好的填充料,或者在导体包覆层上设置高强度柔性包裹层,该类电缆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要么结构强度符合要求,但是弯折过程中,效果不够理想,要么便于弯折,但是结构强度又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便于弯折的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芯线,其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包覆层构成,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大于第四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包覆层,其设置在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绝缘层、软钢丝装铠层以及外绝缘层;包覆层与芯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内设置填充体;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的填充体内沿着电缆轴向方向设置碳纤维丝。优选的是:所述包覆层外表面沿着轴向设置反光涂层带。优选的是: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的导体由30?35股铜丝绞合而成,第四子芯线由16?20股铜丝绞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整体结构强度高,同时柔性较好,方便进行弯折,方便布线作业。2、设置反光涂层带后光线昏暗的条件下布线作业时,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发现电缆是否存在扭曲,保证布线质量,同时能提高电缆的识别度。3、设置碳纤维丝以提高填充体轴向抗拉能力以及电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剖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反光涂层带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和图2,一种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芯线及包覆层。芯线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11、12、13、14,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包覆层构成,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11、12、13的铜导体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11的铜导体截面积大于第四子芯线14的铜导体截面积,包覆层设置在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绝缘层21、软钢丝装铠层22 (即软钢丝铠装层,细软钢丝预先绞合)以及外绝缘层23 ;包覆层与芯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内设置填充体3。所述包覆层外表面沿着轴向设置反光涂层带4。光线昏暗的条件下布线作业时,便于施工人员及时发现电缆是否存在扭曲,保证布线质量,同时能提高电缆的识别度。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11、12、13的导体由30?35股铜丝绞合而成,第四子芯线14由16?20股铜丝绞合而成。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11、12、13、14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的填充体内沿着电缆轴向方向设置碳纤维丝5,以提高填充体轴向抗拉能力以及电缆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芯线,其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11、12、13、14),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包覆层构成,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11、12、13)的铜导体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11)的铜导体截面积大于第四子芯线(14)的铜导体截面积; 包覆层,其设置在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绝缘层(21)、软钢丝装铠层(22)以及外绝缘层(23); 包覆层与芯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内设置填充体(3); 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11、12、13、14)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的填充体内沿着电缆轴向方向设置碳纤维丝(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外表面沿着轴向设置反光涂层带(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11、12、13)的导体由30?35股铜丝绞合而成,第四子芯线(14)由16?20股铜丝绞合而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芯线,其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包覆层构成,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大于第四子芯线的铜导体截面积;包覆层,其设置在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绝缘层、软钢丝装铠层以及外绝缘层;包覆层与芯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内设置填充体。本技术整体结构强度高,同时柔性较好,方便进行弯折,方便布线作业。【IPC分类】H01B7/18, H01B7/36, H01B9/04, H01B7/02, H01B7/04【公开号】CN204884612【申请号】CN201520654918【专利技术人】杨贤初 【申请人】重庆燕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交联绝缘电力电缆,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芯线,其具有周向布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11、12、13、14),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包覆层构成,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11、12、13)的铜导体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11)的铜导体截面积大于第四子芯线(14)的铜导体截面积;包覆层,其设置在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绝缘层(21)、软钢丝装铠层(22)以及外绝缘层(23);包覆层与芯线之间具有空间,该空间内设置填充体(3);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子芯线(11、12、13、14)之间的空间内设置的填充体内沿着电缆轴向方向设置碳纤维丝(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贤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燕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