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联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3337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轴器技术领域,公布了齿轮联轴器,包括了外齿轴套、与外齿轴套配合的内齿圈以及位于外齿轴套两端的端盖,内齿圈的轮齿外周形成有减震环,内齿圈中间形成有以中间轴孔,轴孔内端面上形成有对中处理装置,外齿轴套上形成有润滑装置。将轴安装在内齿圈的轴孔中,内齿圈与外齿轴套连接,主动轴的转矩传递给从动轴,两轴转动的过程对内齿圈与外齿轴套之间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减震装置的形变,当两轴之间的对中度不满足要求时,对中处理装置将会对两轴进行调整,在两轴运转的过程中,润滑装置提供理想的润滑条件,这样可以避免造成齿面磨损以及内齿圈与外齿轴套无法啮合的现象,提高齿轮联轴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联轴器
,尤其是齿轮联轴器
技术介绍
齿轮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主轴与减速器的低速轴,是起重机配件联轴器中重要的一种。齿轮联轴器是起重机配件联轴器能传递的扭矩最大,而且能补偿两轴线间的微小误差,但不能缓和冲击。目前,起重机中所采用的齿轮联轴器存在着润滑条件不理想以及齿轮联轴器所联接的两轴水平度及同轴度误差太大,超出了联轴器所能补偿的范围,使得轴齿和内齿啮合不正确,造成局部接触,而出现附加力矩。因此起重机中的齿轮联轴器常常因齿轮磨损严重、甚至断齿,内外齿无法啮合,导致不能传动的现象、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齿轮联轴器,包括了外齿轴套、与所述外齿轴套配合的内齿圈以及位于所述外齿轴套两端的端盖,所述内齿圈的轮齿外周形成有减震环,所述内齿圈中间形成有中间轴孔,所述轴孔内端面上形成有对中处理装置,所述外齿轴套上形成有润滑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内齿圈的轮齿包括了凸齿和凹齿,所述凸齿和所述凹齿交错分布,所述凹齿中间形成减震槽,所述减震环包括了减震凸齿和减震凹齿,所述减震凸齿与所述减震凹齿交错分布,所述减震凹齿内周中间形成有减震凸块,所述减震凸块与所述减震槽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环为齿形橡胶环。进一步地,所述对中处理装置包括了对中检测传感器、用于判断两轴是否对中的控制器以及将两轴进行调整对中的对中调整器,所述对中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轴孔内端面上,所述控制器为独立模块,所述对中调整器位于所述对中检测传感器旁边。进一步地,所述对中调整器为伸缩杆。进一步地,润滑装置包括了注油嘴,与注油嘴相连的储油槽以及与储油槽相连的通油环,所述储油槽嵌入在所述外齿轴套的外端面,所述通油环形成在所述外齿轴套内端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轴安装在内齿圈的轴孔中,内齿圈与外齿轴套连接,主动轴的转矩传递给从动轴,两轴转动的过程对内齿圈与外齿轴套之间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减震装置的形变,当两轴之间的对中度不满足要求时,对中处理装置将会对两轴进行对中调节,在两轴运转的过程中,润滑装置提供理想的润滑条件,这样可以避免造成齿面磨损以及内齿圈与外齿轴套无法啮合的现象,提高齿轮联轴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联轴器剖切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齿轮联轴器减震环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1为内齿圈,1011为减震环,1012为减震凸块,102为外齿轴套,1021为通油环,1022为注油嘴,1023为储油槽,103为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齿轮联轴器,可以运用在起重机配件中,齿轮联轴器,包括了外齿轴套102、内齿圈101以及端盖103,其中,内齿圈101与外齿轴套102配合,端盖103位于外齿轴套102两端,内齿圈101的轮齿外周形成有减震环1011,内齿圈中间形成有中间轴孔,轴孔内端面上形成有对中处理装置,外齿轴套102上形成有润滑装置。将轴安装在内齿圈101的轴孔中,内齿圈101与外齿轴套102连接,主动轴的转矩传递给从动轴,两轴转动的过程对内齿圈101与外齿轴套102之间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减震装置的形变,当两轴之间的对中度不满足要求时,对中处理装置将会对两轴进行对中调节,在两轴运转的过程中,润滑装置提供理想的润滑条件,这样可以避免造成齿面磨损以及内齿圈与外齿轴套无法啮合的现象,提高齿轮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具体地,内齿圈101的轮齿包括了凸齿和凹齿,凸齿和凹齿交错分布,凹齿中间均形成减震槽,减震环1011包括了减震凸齿和减震凹齿,减震凸齿与减震凹齿交错分布,减震凹齿内周中间形成有减震凸块1012,减震凸块与减震槽配合。利用减震凸块1012与减震槽配合的结构,可以保证减震环在两轴运转的过程中不易脱落,在两轴运转时,减震环将吸收内齿圈与外齿轴套之间的冲击力,减少齿面磨损,提高齿轮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减震环1011为齿形橡胶环,在实际运用中,减震环可以是其他环状物体,比如齿形硅胶环等,并不局限于齿形橡胶环。对中处理装置包括了对中检测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对中调整器,其中,控制器用于判断两轴是否对中,对中调整器可以将两轴进行调整对中,对中检测传感器位于轴孔内端面上,控制器为独立模块,对中调整器位于对中检测传感器旁边。利用对中处理装置,在两轴运转时,检测两轴的对中度,如果对中度不满足要求时,控制器会发出信号,对中调整器接收信号后对两轴进行调整对中,这样可以时刻检测两轴的对中程度,高效地调整对中度,避免出现内齿圈与外齿轴套无法啮合,导致两轴无法转动的现象。其中,对中调整器为伸缩杆,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距离来调整两轴的对中度,结构简单。润滑装置包括了注油嘴1022、储油槽1023以及通油环1021,其中,储油槽1023与注油嘴1021相连,通油环1021与储油槽1023相连,储油槽1023嵌入在外齿轴套102的外端面,通油环1021形成在外齿轴套102内端面。在外面将润滑油注入到注油嘴1022后,流到储油槽1023,在通过通油环1021输送到内齿圈101与外齿轴套102的啮合处进行润滑,当润滑油注入较多时,润滑油会在储油槽1023处先储存,以备所需,这样可以时刻让联轴器内部保持理想的润滑条件,又可以提高齿轮联轴器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主权项】1.齿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外齿轴套、与所述外齿轴套配合的内齿圈以及位于所述外齿轴套两端的端盖,所述内齿圈的轮齿外周形成有减震环,所述内齿圈中间形成有中间轴孔,所述轴孔内端面上形成有对中处理装置,所述外齿轴套上形成有润滑装置,所述内齿圈的轮齿包括了凸齿和凹齿,所述凸齿和所述凹齿交错分布,所述凹齿中间形成减震槽,所述减震环包括了减震凸齿和减震凹齿,所述减震凸齿与所述减震凹齿交错分布,所述减震凹齿内周中间形成有减震凸块,所述减震凸块与所述减震槽配合,所述减震环为齿形橡胶环,所述对中处理装置包括了对中检测传感器、用于判断两轴是否对中的控制器以及将两轴进行调整对中的对中调整器,所述对中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轴孔内端面上,所述控制器为独立模块,所述对中调整器位于所述对中检测传感器旁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调整器为伸缩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润滑装置包括了注油嘴,与注油嘴相连的储油槽以及与储油槽相连的通油环,所述储油槽嵌入在所述外齿轴套的外端面,所述通油环形成在所述外齿轴套内端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联轴器
,公布了齿轮联轴器,包括了外齿轴套、与外齿轴套配合的内齿圈以及位于外齿轴套两端的端盖,内齿圈的轮齿外周形成有减震环,内齿圈中间形成有以中间轴孔,轴孔内端面上形成有对中处理装置,外齿轴套上形成有润滑装置。将轴安装在内齿圈的轴孔中,内齿圈与外齿轴套连接,主动轴的转矩传递给从动轴,两轴转动的过程对内齿圈与外齿轴套之间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减震装置的形变,当两轴之间的对中度不满足要求时,对中处理装置将会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齿轮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了外齿轴套、与所述外齿轴套配合的内齿圈以及位于所述外齿轴套两端的端盖,所述内齿圈的轮齿外周形成有减震环,所述内齿圈中间形成有中间轴孔,所述轴孔内端面上形成有对中处理装置,所述外齿轴套上形成有润滑装置,所述内齿圈的轮齿包括了凸齿和凹齿,所述凸齿和所述凹齿交错分布,所述凹齿中间形成减震槽,所述减震环包括了减震凸齿和减震凹齿,所述减震凸齿与所述减震凹齿交错分布,所述减震凹齿内周中间形成有减震凸块,所述减震凸块与所述减震槽配合,所述减震环为齿形橡胶环,所述对中处理装置包括了对中检测传感器、用于判断两轴是否对中的控制器以及将两轴进行调整对中的对中调整器,所述对中检测传感器位于所述轴孔内端面上,所述控制器为独立模块,所述对中调整器位于所述对中检测传感器旁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永亮张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华祥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