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土矿的干洗筛选方法及设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53184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8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土矿的干洗筛选方法及设备系统,属于矿业选矿工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的工序有:将铝土矿烘干成干矿、将干矿打散分离成矿石和泥粉、使矿石和泥粉通过筛选分离除去泥粉从而得到铝土矿净矿。铝土矿的干洗筛选设备系统是由以下装置组成:矿石料斗通过输送带与烘干滚筒的铝土矿进料口连接;烘干滚筒的出料口与矿泥分离器的进料口连接,矿泥分离器的粗矿出料口与破碎机连接,破碎机出料口通过输送带连接至矿泥分离器进料口。本方法无需采用水洗即能实现矿石和泥土的分离,不浪费水资源,不产生污水,无需配套污水处理和尾矿维护保存的设施,洗矿后的泥土可以完全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业选矿工艺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土矿的干洗筛选方法及设备系统。【
技术介绍
】堆积型铝土矿是我国华南地区生产金属铝的主要来源,其典型特点是含泥率高,约占原矿的60%。在生产加工时,必须通过洗矿手段,脱除原矿中60%左右的粘土,以获得干净的铝精矿。目前对堆积型铝土矿的处理普遍采用水洗加破碎的工艺,生产过程中需耗用大量的水资源,产生的尾矿需要专门建库保存,不仅造成必需的水土流失,同时还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生产出的铝净矿常常由于含泥含水超标影响到后续的加工冶炼,造成冶炼成本增高。另外,堆积型铝土矿原矿中胶泥含量高,目前的洗矿工艺对胶泥铝土矿难以清洗除去外面包覆的胶泥,影响后续加工冶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铝土矿的干洗筛选方法及设备系统,本方法无需采用水洗即能实现矿石和泥土的分离,不浪费水资源,不产生污水,无需配套污水处理和尾矿维护保存的设施,洗矿后的泥土可以完全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能大大降低洗矿的成本,具有低成本、不污染环境等综合优势,能改变目前铝矿石筛洗方式成本高、水资源浪费严重、尾矿污染环境难以处理等棘手的问题,将对铝矿石筛洗行业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铝土矿的干洗筛选方法,该方法包括的工序有:将铝土矿烘干成干矿、将干矿打散分离成矿石和泥粉、使矿石和泥粉通过筛选分离除去泥粉从而得到铝土矿净矿。进一步地,所述将铝土矿烘干成干矿是将其含水率降至少于10%。进一步地,所述将铝土矿烘干成干矿和将干矿打散分离成矿石和泥粉都是在烘干滚筒内进行;其中,烘干滚筒的具体结构为:其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倾斜筒体,分别设于筒体两端的进料封头、出料封头,且进料封头位于筒体的上端部;所述进料封头的内部设有耐火砖,进料封头上设有铝土矿进料口和进火口,且铝土矿进料口位于进火口上方;所述进料封头的端部还设置有出焰口正对所述进火口的燃烧炉;所述出料封头上设有抽风口和出料口,抽风口通过抽气通道与除尘装置连接;所述筒体由托轮支撑,托轮设置在支架上,筒体外圆周上设有环形滚圈和驱动齿圈,筒体通过环形滚圈坐于托轮上,驱动齿圈由传统系统带动。工作时,燃烧炉内的火焰从进火口进入烘干滚筒,铝土矿从进料口投入后经过高温明火瞬时除水,然后落入旋转的筒体内,在烘干的同时,由于矿石之间的摩擦、撞击以及在滚筒内抛落所受力的作用下被分散成矿石和泥粉。进一步地,矿石和泥粉的筛选分离是采用矿泥分离器;该矿泥分离器的具体结构为:其包括防尘罩、可转动地设置在防尘罩内的双层滚筒筛;所述双层滚筒筛为倾斜设置、由圆筒形内滚筒筛和圆筒形外滚筒筛同轴设置组成;所述内滚筒筛上的网眼大于所述外滚筒筛上的网眼;所述内滚筒筛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下端部设有粗矿出料口,所述外滚筒筛的下端部设有细矿出料口 ;所述防尘罩是由上部的门形或拱形箱体、底部的凹槽、以及连接在凹槽与门形或拱形箱体之间的连接板组成,其中,凹槽的宽度小于门形或拱形箱体的宽度,凹槽内设有将防尘罩底部的灰泥排出的排灰泥装置;所述防尘罩内壁上固定有托轮和滚筒筛传动系统;所述外滚筒筛外圆周上设有环形滚圈和驱动齿圈,外滚筒筛通过环形滚圈坐于托轮上,驱动齿圈由滚筒筛传动系统带动。进一步地,所述内滚筒筛上的网眼为直径为1.2-1.8cm圆形孔,外滚筒筛上的网眼为直径为0.3-0.6cm的圆形孔。由于采用上述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干洗筛选方法包括的工序为:在燃烧器内点燃燃料,产生的火焰从烘干滚筒的进火口进入烘干滚筒;将开采的铝土矿由输送带送至烘干滚筒的进料口处,进料瞬间通过高温明火瞬时除水处理;铝土矿在烘干滚筒内被烘干的同时,翻滚并倾斜前进,利用矿石之间的摩擦、撞击以及在滚筒内抛落所受力的作用下被分散成矿石和泥粉,最后出料后进入矿泥分离器的内滚筒筛;分散的矿石和泥粉在矿泥分离器内翻滚前进,通过筛分,泥粉落入防尘罩由排灰泥装置排出,在内滚筒筛的粗矿出料口和外滚筒筛的细矿出料口得到不同规格的铝矿石净矿;将粗矿出料口所得的粗矿石用破碎机破碎到符合规范的尺寸大小。进一步地,在将粗矿石破碎时是将其破碎至粒径为0.4-0.8cm的碎石,所得到的碎矿石需使用矿泥分离器再次进行筛分,以除去胶泥和进一步除去泥粉,在细矿出料口得到的为铝土矿净矿产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铝土矿的干洗筛选系统,该系统包括烘干滚筒和矿泥分离器。进一步地,该干洗筛选系统是由以下装置组成:矿石料斗通过输送带与烘干滚筒的铝土矿进料口连接;烘干滚筒的出料口与矿泥分离器的进料口连接,矿泥分离器的粗矿出料口与破碎机连接,破碎机出料口通过输送带连接至矿泥分离器进料口。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铝土矿只能用水洗实现矿泥分离的思想,突破性地应用了先烘干后物理分离的技术方法,是铝土矿筛洗行业变革式的创新。2、铝土矿由于含泥量大含水份多,直接进入烘干滚筒会出现明显的粘锅现象,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烘干滚筒将进料口和进火口设置在滚筒的同一端,铝土矿进料时首先经过高温明火瞬时处理,除去表面较多的水份,可以有效避免粘锅现象;且烘干滚筒的进料封头内设置有耐火砖,能够适应高温明火作业。3、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矿泥分离器是根据矿石和泥粉分离的实际需要而设计的,防尘罩的形状设计有利于泥粉落入螺旋输料机从而被排出;内滚筒筛和外滚筒筛上的网眼直径大小符合铝土矿内矿石的特点,是根据实际生产时总结的经验得到较佳尺寸,能够最好地进行矿泥分离且避免颗粒较小细矿漏至防尘罩而损失。4、由于粘附在矿石表面的除了泥土外,还有部分胶泥,与矿石粘附力较强,普通水洗一般冲洗不掉,在烘干滚筒内也不能实现百分之百破碎、脱离。本专利技术在经过矿泥分离器分离后,先将粗矿石破碎至粒径为0.4cm-0.8cm的大小,表面的胶泥因此受力破碎,然后再采用矿泥分离器作二次分离,使表面胶泥和少部分藏匿于矿石缝隙内泥土被完全除去,提高矿石和泥的分离率。5、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设备体积小,工艺流程简单,可在矿区采场内择地建厂,缩短矿石运输和复垦回填的路程,并可随采场开采的推进进行搬迀建厂,方便灵活。其生产效果能够实现矿泥完全分离,不浪费水资源、不造成含水量大的尾矿,所得的泥粉非常干燥,不需要专门建库保存,可以就地复垦。利用本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分离效率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铝土矿的干洗筛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烘干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矿泥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矿泥分离器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其中,1-支架,2-出料口,3-出料封头,4-抽风口,5-滚圈,6-驱动齿圈,7-筒体,8-进料封头,9-铝土矿进料口,10-进火口,11-燃烧器,12-托轮,13-传动系统,14-除尘装置,15-进料输送带,16-矿石料斗,17-防尘罩,18-滚圈,19-驱动齿圈,20-外滚筒筛,21-内滚筒筛,22-矿泥分离器的进料口,23-螺旋输料器,24-矿泥分离器支架,25-托轮,26-滚筒筛传动系统,27-灰泥出料口,28-细矿出料口,29-粗矿出料口,30-抽风口,31-搅拌叶片,32-输送带,33-破碎机。【【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土矿的干洗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土矿的干洗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的工序有:将铝土矿烘干成干矿、将干矿打散分离成矿石和泥粉、使矿石和泥粉通过筛选分离除去泥粉从而得到铝土矿净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继荣农余电
申请(专利权)人:德保县新德誉选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