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湿润元件及电湿润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838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23:30
电湿润元件1具备:元件主体10、电介体层14、电极和非极性液体17及极性液体16。元件主体10具有单元C。电介体层14配置于单元C内。电介体层14具有疏水性表面。电极使电介体层14极化。非极性液体17在单元C内配置于疏水性表面上。极性液体16与非极性液体17不混合。极性液体16在单元C内配置于疏水性表面上。非极性液体17含有着色物质。极性液体16含有非离子性分子。非离子性分子具有极性部和非极性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湿润元件及电湿润显示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了电湿润效果的电湿润(以下,有时记载为"EW"。)元件备受关注。 通常,在EW元件中,在单元内封入有相互未混合的极性液体和非极性液体。通过对EW元件 施加电压,极性液体和非极性液体的界面发生变化,由此,光的透射率发生变化。因此,为了 提高EW元件的响应速度,需要降低极性液体及非极性液体的粘度,使其在施加电压时容易 流动。 但是,在降低了极性液体及非极性液体的粘度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所谓倒流的问 题。在此,倒流是指虽然继续施加电压,但是极性液体和非极性液体的界面发生变化,接近 于没有施加电压时的界面的形状的现象。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研究对EW元件的施加电压的方法而抑制倒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8/1420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进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压施加方法的情况下,存在EW元件的驱动变得复杂 的问题。因此,正在谋求抑制倒流的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产生倒流的EW元件。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的电湿润元件具备:元件主体、电介体层、电极和非极性液体及极性液体。 元件主体具有单元。电介体层配置于单元内。电介体层具有疏水性表面。电极使电介体层 极化。非极性液体在单元内配置于疏水性表面上。极性液体不与非极性液体混合。极性液 体在单元内配置于疏水性表面上。非极性液体含有着色物质。极性液体含有非离子性分子。 非离子性分子具有极性部和非极性部。 非离子性分子的由Griffin法规定的HLB值优选为7以下。 非离子性分子具有构成非极性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与极性部键合的芳香环。 非离子性分子可以具有芳香环和键合于芳香环的至少一个(-C0NH-R)基(其中, R是碳原子数为3~20的烷基)。 非离子性分子可以为下述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通式⑴中,私和R3分别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3~20的烷基。 非离子性分子也可以具有吡喃糖结构以及经由醚键与吡喃糖结构键合的芳香环, 且芳香环具有至少一个氢以外的取代基。在该情况下,优选醚键构成缩醛结构。非离子性 分子可以用下述化学式(2)表示。 其中,在化学式(2)中,R是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AR为具有至少一个氢以外 的取代基的芳香环。 在化学式⑵中,优选AR用化学式⑶表示。 其中,在化学式(3)中,*表不与缩醛结构键合的部位,Rp R2分别表不氢以外的1 价取代基,n、m分别表示0~3的整数,n+m为1~3的整数。 化学式⑶中,优选R2分别是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吡喃糖结构优选为吡喃甘露糖苷结构。 非尚子性分子的分子量优选为1500以下。 极性液体可以含有有机溶剂。 极性液体在20°C下的粘度优选在5mPa · s~500mPa · s的范围内。 着色物质可以为具有极性部和非极性部的颜料。 本专利技术的电湿润显示器具备所述电湿润元件。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不易产生倒流的EW元件。【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湿润显示器的示意剖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湿润显示器的动作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现有的电湿润显示器中的倒流的示意剖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湿润显示器中不易发生倒流的推测 原理的示意剖面图。 符号说明 1 :电湿润(EW)元件 2 :电湿润显示器(EWD) 10 :元件主体 IOa:内部空间 11 :第一基板 Ila:基板主体 lib:共用电极 12 :第二基板 12a :基板主体 12b : TFT 12c :配线部 12d :平坦化膜 12da:通孔电极 12e:像素电极 12f:共用电极 13 :密封材料 14 :电介体层 15:隔壁部 16 :极性液体 17 :非极性液体 18 :颜料 18a :极性部 18b :非极性部 19 :非离子性分子 19a :极性部 19b :非极性部 20 :粒子【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实施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其中,下述的实施方式仅 为示例。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 另外,在实施方式等参照的各附图中,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的符号 进行参照。另外,在实施方式等中参照的附图是示意性记载的附图。附图中所描绘的物体 的尺寸的比率等有时与现实物体的尺寸的比率等不同。在附图相互之间,有时物体的尺寸 比率等也不同。具体的物体的尺寸比率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湿润显示器(以下,有时称为"EW显示器"。)2的示意剖面 图。 EW显示器2具备电湿润元件(以下,有时称为"EW元件"。)1。EW显示器2除EW 元件1之外,还可以具备光源、反射构件等。 EW元件1具备元件主体10。元件主体10具有内部空间10a。 具体而言,元件主体10具备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 板12隔着内部空间IOa相互隔开间隔而对置。在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配置有 构成侧壁部的密封材料13。由这些密封材料13以及第一和第二基板11、12划分形成内部 空间10a。 第一基板11具有基板主体Ila和共用电极lib。共用电极Ilb配置在基板主体 Ila的第二基板12侧的主面上。另一方面,第二基板12具有:基板主体12a、TFT12b、配线 部12c、平坦化膜12d、像素电极12e、共用电极12f。 基板主体11a,基板主体12a例如可以由玻璃、树脂成型体及膜等构成。 共用电极Ilb优选为透明电极。共用电极Ilb例如可以由ITO(锡掺杂氧化铟) 等透明导电性氧化物等构成。 像素电极12e及共用电极12f分别形成于平坦化膜12d上。像素电极12e及共用 电极12f分别经由通孔电极12da与TFT12b及配线部12c连接。 像素电极12e及共用电极12f分别可以由例如铟锡氧化物(ITO)等透明导电性氧 化物等、铝、铜等金属等构成。 电介体层14在内部空间IOa内配置于第二基板12的第一基板11侧的表面上。 具体而言,电介体层14配置在第二基板12的上。该电介体层14包含设有像素电极12e及 共用电极12f的区域,并以实质上整体覆盖基板主体12a的第一基板11侧的主面的方式设 置。 电介体层14的表面可以通过例如氟树脂的涂布及热处理等公知的方法进行防水 化处理。因此,电介体层14的第一基板11侧的表面构成了疏水性表面。即,电介体层14 具有疏水性表面。对电介体层14通过共用电极Ilb和像素电极12e施加电压。由此,电介 体层14发生极化。 在第二基板12的电介体层14上设有向第一基板11侧延伸的隔壁部15。隔壁部 15既可以到达第一基板11,也可以未到达第一基板11。利用该隔壁部15将内部空间IOa 区分为多个单元C。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部15设置为格子状。因此,大致为矩 形的多个单元C以矩阵状设置。 分别在多个单元C中,与共用电极Ilb -起配置了使电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湿润元件,其具备:具有单元的元件主体、配置于所述单元内且具有疏水性表面的电介体层、使所述电介体层极化的电极、在所述单元内配置于所述疏水性表面上的非极性液体以及不与所述非极性液体混合的极性液体,所述非极性液体含有着色物质,所述极性液体含有具有极性部和非极性部的非离子性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茂树胁屋武司
申请(专利权)人: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