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383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具有:盒体(1),其中,盒体(1)上部设有不带电区(11),盒体(1)下部设有带电区(12);覆盖在不带电区(11)的上盖(2);覆盖在带电区(12)的下盖(3),其中,上盖(2)和下盖(3)铰接,可通过上盖(2)或下盖(3)打开或封闭不带电区(11)或带电区(12),通过上盖(2)和下盖(3)的上下翻转方式将接线盒的带电区域与不带点区域进行分离,防止了触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防触电安全接线盒
技术介绍
现在的联合接线盒在带电换表时,对接线盒的电流、电压短接划片进行操作后,接线盒I号绿色区域(接电能表)端子不带电,下端2号粉色区域(接互感器二次侧)及划片仍带电并且裸露在外,在换表时2号区域容易发生肢体、工具误碰造成触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在操作过程中触电的防触电安全接线盒。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具有:盒体,其中,所述盒体上部设有不带电区,盒体下部设有带电区;覆盖在所述不带电区的上盖;覆盖在所述带电区的下盖,其中,所述上盖和下盖铰接,可通过上盖或下盖打开或封闭所述不带电区或带电区。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盒体上设有固定所述上盖或下盖的固定螺钉。所述不带电区与带电区空间比为3: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上盖和下盖的上下翻转方式将接线盒的带电区域与不带点区域进行分离,防止了触电的发生,并且不影响任何正常的操作流程,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彻底杜绝了触电的可能,提高了安全可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防触电安全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盒体,11、不带电区,12、带电区,2、上盖,3、下盖,4、合页,5、固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具有:盒体1,其中,盒体I上部设有不带电区11,盒体I下部设有带电区12 ;覆盖在不带电区11的上盖2 ;覆盖在带电区12的下盖3,其中,上盖2和下盖3铰接,可通过上盖2或下盖3打开或封闭不带电区11或带电区12。上盖2和下盖3通过合页4铰接。盒体I上设有固定上盖2或下盖3的固定螺钉5。不带电区11与带电区12空间比为3:7。将该接线盒的盒盖进行切割为两半,上下两半比例为3:7,用合页4进行连接,实现可上下翻转,旨在将带电区12与不带电操作区用盒盖的翻转实现分离,在进行接线盒停送电操作时,在下盒盖范围内操作,换表操作时在上盒盖范围内操作,避免发生在停电换表时,工具、肢体与下盒盖带电范围内端子误碰。由翻转式防触电接线盒盖及电能表联合端子接线盒身构成;盒盖用合页4机构连接,可以上下翻转开口 150度,接线盒身可以通过操作划片实现对接线盒本身进行停电;电能表联合端子接线盒主要作用是进行停送电进行换表,翻转式防触电接线盒盖主要作用是防止在过程中触电。操作过程:一、先拧开打开图1中下盖3的两个固定螺钉5并向上打开;二、然后向下打开电压划片,合上电流连接划片,操作完成后,接线盒上盒盖粉色区域不带电,下盒盖粉色区域仍带电,电压在220-380V。三、盖上下盖3并拧紧固定螺钉5,打开上盖2并向下翻转,此时不带电区11不带电,可以松紧固定螺钉5进行换表换线操作。四、换表完成后,合上上盖2,打开下盖3,并恢复电压、电流连接划片,合上下盖3,操作完成。采用上述的结构后,通过上盖2和下盖3的上下翻转方式将接线盒的带电区域与不带点区域进行分离,防止了触电的发生,并且不影响任何正常的操作流程,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彻底杜绝了触电的可能,提高了安全可靠率。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具有: 盒体(I),其中,所述盒体(I)上部设有不带电区(11),盒体(I)下部设有带电区(12); 覆盖在所述不带电区(11)的上盖(2); 覆盖在所述带电区(12)的下盖(3),其中,所述上盖(2)和下盖(3)铰接,可通过上盖(2)或下盖(3)打开或封闭所述不带电区(11)或带电区(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下盖(3)通过合页⑷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I)上设有固定所述上盖(2)或下盖(3)的固定螺钉(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带电区(11)与带电区(12)空间比为3: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具有:盒体(1),其中,盒体(1)上部设有不带电区(11),盒体(1)下部设有带电区(12);覆盖在不带电区(11)的上盖(2);覆盖在带电区(12)的下盖(3),其中,上盖(2)和下盖(3)铰接,可通过上盖(2)或下盖(3)打开或封闭不带电区(11)或带电区(12),通过上盖(2)和下盖(3)的上下翻转方式将接线盒的带电区域与不带点区域进行分离,防止了触电的发生。【IPC分类】H02G3/14, H02G3/08【公开号】CN204886064【申请号】CN201520526611【专利技术人】朱海琳, 倪念, 张莉, 王晓乐, 王强, 崔文琳 【申请人】国网安徽繁昌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申请日】2015年7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触电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具有:盒体(1),其中,所述盒体(1)上部设有不带电区(11),盒体(1)下部设有带电区(12);覆盖在所述不带电区(11)的上盖(2);覆盖在所述带电区(12)的下盖(3),其中,所述上盖(2)和下盖(3)铰接,可通过上盖(2)或下盖(3)打开或封闭所述不带电区(11)或带电区(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琳倪念张莉王晓乐王强崔文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繁昌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