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电极图案层压体以及具备该层压体的触摸屏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3435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电极图案层压体以及具备该层压体的触摸屏面板,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如下的透明电极图案层压体以及具备该层压体的触摸屏面板,所述透明电极图案层压体包含:分别以预先确定的图案被层压在透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介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并且对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进行电连接的接触孔,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厚度分别是100~200n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是1,000~2,000nm,由此能够显著减小各位置的反射率之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电极图案层压体以及具备该层压体的触摸屏面板,更详细而 言,涉及一种对用户而言为可见性低的透明电极层压体以及具备该层压体的触摸屏面板。
技术介绍
通常,触摸屏面板是指,安装了用手接触(touch)时能接收该位置的输入的特殊 的输入装置的屏幕面板。这种触摸屏面板不使用键盘,在人的手或物体接触到屏幕中出现 的文字或特定位置时,以利用掌握并保存了该位置的软件进行特定处理的方式能够从画面 直接接收输入资料,这种触摸屏面板是被层压成多层而构成的。 为了不使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的可见性下降的同时能识别被触摸的部分,必须使 用透明电极,通常使用由规定的图案形成的透明电极。 作为用于触摸屏面板中的透明电极的结构,现介绍多种结构,例如能够列举出 GFF(玻璃一 ITO膜一 ITO膜(Glass - ITO film - ITO film))、G1F(玻璃一 ITO膜(Glass - ITO film))、G2(仅玻璃(Glass only))结构等。 作为GFF的最一般的结构,是利用两块薄膜而构成用于表示X、Y轴的必需的透明 电极(ITO),GlF是在玻璃的背面蒸镀ITO薄膜,而第二ITO使用与现有方式相同的薄膜。 G2的方式为,使用一块钢化玻璃,在其背面蒸镀X轴用ITO薄膜并形成图案之后,在其上形 成绝缘层,再将Y轴用ITO形成图案化的方式。越成为GFF->G1F->G2的结构,则透过率越 上升、耗电量越减少,现正在积极地进行针对G2结构的研究。 然而,在使用已形成图案的透明电极的G2结构的情况下,虽然在视觉上可区分为 透明电极的图案部和非图案部(图案开口部),但由于图案部与非图案部的反射率之差越 大,则其差异越明显,所以存在作为显示元件的外观的可见性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静电容 量方式的触摸面板中,由于已形成图案的透明电极层形成在显示器显示部的整个面上,所 以,即使在将透明电极层形成图案的情况下,也需要有外观良好的显示元件。 为了改善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方案:在透明基材与透明 导电层之间形成了由折射率不同的两个层构成的底涂层的透明导电性薄膜。另外,作为其 实施例,还记载了在透明基材上依次形成作为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 7的硅锡氧化物层 (厚度是IOnm以上)、作为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为1. 43的氧化硅层(厚度是30nm)以及作 为透明导电层的折射率为1. 95的ITO膜(厚度是15nm)而得到的透明导电性薄膜。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明导电性薄膜中,存在明确地出现了图案部与图 案开口部的差异的问题,在改善外观的方面依然不充分。另外,如果还具备像硅锡氧化物层 或氧化硅层这样的透明介电层,则存在难以表现出薄膜结构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第2008 - 981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案的各位置的反射率之差很小且可见性低的透明 电极层压体。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在透明基板与透明电极层之间不具备透明 介电层的透明电极层压体。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所述透明电极层压体的触摸屏面板。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 1 >-种透明电极层压体,所述透明电极层压体包含:分别以预先确定的图案 被层压在透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介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 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并且对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 二透明电极层进行电连接的接触孔,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厚度分别是 100~200n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是1,000~2, OOOnm。 < 2 >根据<1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以及第二透 明电极层的折射率分别是1. 8~1. 98。 < 3 >根据< 1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所述绝缘层的折射率是1.4~ 1. 6〇 < 4 >根据< 1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是0. 1~ 0. 7mm〇 < 5 >根据< 1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的折射率是1. 4~ 1. 6〇 < 6 >根据< 1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以透明电极层压体为基准,在所 述透明基板的相反侧面上还具备钝化层。 < 7 >根据< 6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所述钝化层的厚度是2, OOOnm以 下。 < 8 >根据< 6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所述钝化层的折射率是1. 4~ 1. 6〇 < 9 >根据< 1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所述透明基板在形成有透明电极 的面的相反面上还具备至少一层的光学功能层。 < 10 >根据< 9 >所述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其中,所述光学功能层是防反射层以 及防污染层中的至少一层。 < 11 >-种触摸屏面板,所述触摸屏面板具备< 1 >~<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 透明电极层压体。 专利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为,通过将构成层压体的各层的厚度调节至特定的范 围,因形成图案化的透明电极的结构而产生的各位置的反射率之差变得最小化,从而使该 透明电极层压体的可见度减少,并表现出高透明度。 在这方面,若将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应用于G2结构的触摸屏面板,则表现出 高透过率和低反射率,从而能够非常有效地进行使用。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即使在基板与透明电极层之间不具备透明介电 层,也能够表现出低可见度。【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性的俯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的一个实施例的单元结构的概略性的俯视图。 图3是概略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的各位置的层压结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电极图案层压体以及具备该层压体的触摸屏面板,所述透明 电极图案层压体包含:分别以预先确定的图案被层压在透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 二透明电极层;介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所 述绝缘层上并且对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进行电连接的接触孔,所述第一 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厚度分别是100~200n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是1,000~ 2, OOOnm,所以,能够显著地减小各位置的反射率之差。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说明书所附的附图只不过是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进行限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以及附图 的内容进行的均等的变更以及附加的内容,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的一个实施例的概略性的俯视图。 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可以包含第一透明电极层100、第二透明电极 层200、绝缘层300、接触孔40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透明电极层压体能够在透明基板(未图示) 上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电极层压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层压体包含:分别以预先确定的图案被层压在透明基板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介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与第二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并且对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进行电连接的接触孔,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层的厚度分别是100~200nm,所述绝缘层的厚度是1,000~2,000n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基焕河京秀李有晟韩龙鲜
申请(专利权)人: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