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彦斌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2163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2:00
一种新型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纵筋通过伸入预埋空并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预埋件的预埋孔中,以保证构造柱与顶面和底面结构有效连接;为保证T型预制节构造柱同两侧墙体连结的整体性,以及砌筑和拉结筋施工的方便,以上述预制节构造柱砌筑为中心,并将两侧填充墙与构造柱连结部分同预制节构造柱的砌块同步砌筑,并逐渐将墙体的砌筑向远侧逐渐延伸,以满足填充墙体砌筑规范要求;每个预制节由两个预制节砌块组成,预制节砌块加灰缝的厚度与两皮砖块加灰缝的厚度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还涉及这种用于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预制节、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构造柱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连续几次大地震的发生,人民对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逐渐提高,对房屋空间功能布置的灵活性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村镇地区的民居,尤其是沿街住房,已经普遍从以前的砌体结构转移至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以其抗震性能良好、结构空间布置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而逐渐成为这些地区房屋的主流结构。而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的构造柱是保证填充墙抗震性能的关键构件,规范中对框架结构填充墙构造柱的设置要求如下: 1.外墙转角处、内外墙丁字接头处、悬墙端、长墙每隔3.6-4.0m处应设构造柱。窗间墙长度小于500mm时墙垛可米用现饶钢筋陶粒轮墙,窗间长度大于500mm小于3600mm时在窗边设构造柱,当窗间墙长度不小于3600_时除窗边设置构造柱外中部还需按要求设构造柱。2.内墙长超过层高二倍时,在墙中部及端部设构造柱,其构造柱间距不大于二倍层高。当内墙高不小于4.0m时,每隔5.0m及端部设构造柱。传统T型填充墙构造柱施工按以下施工过程进行:绑扎支立构造柱钢筋笼;砌墙,并在墙体砌筑时留设马牙搓;安装构造柱模板,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该构造柱施工工艺的施工工期为2~3天,施工中要求构造柱钢筋笼绑扎按照现行规范、模板平整且支设牢固、尺寸符合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等,要求具有较高的施工工艺,才能保证构造柱的质量。而目前广大农村及村镇地区由于经济和施工技术相对滞后,且缺乏有效的监管和验收机制,导致构造柱施工质量差、原材料不过关等问题普遍存在。上述没有质量保证的构造柱难以起到预期的增强填充墙抗震抗剪承载力和约束填充墙变形的效果,实际上导致了成本和工期的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有少量研究机构研制出了预制节构造柱,但都是针对砌体结构,未曾有针对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例如,公开号为CN2013438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以及其专用预制节;公开号为CN2019155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砌混结构墙角构造柱;公开号为CN20348770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制节、预制节组合体以及抗震自保温构造柱。均采用自上而下通过纵筋穿插预制块的形式,但其施工方法都较为困难,且由于整体性较难保证,在砌体结构中并未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用于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解决了现有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构造柱施工复杂,成本较高,质量较差,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这种框架结构L型填充墙构造柱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制备这种用于框架结构L型填充墙构造柱预制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一种用于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的,其特征在于:包括砌块,阴阳咬合件,通槽等,其特征在于:砌块上设有两条贯通砌块上下两个底面的通槽,每个砌块上下两个底面各附有一个凹或凸的棱台式咬合件,纵筋先通过预埋件的形式预埋。本专利技术另一特征在于框架结构L型填充墙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其施工的进程与两侧填充墙砖块的砌筑施工同时进行。本专利技术再一特征在于对于阴阳咬合处,以及通槽处浇灌砌筑砂浆或膨胀水泥,当水泥终凝后,与纵向钢筋粘结为整体,使整个构造柱形成一个整体。同时为了增强构造柱和填充墙的整体性,可每间隔1-3个或者三个以上预制节设置拉结筋,使填充墙与构造柱有效拉结,同时与墙体相接的两相邻侧面设置有与墙体咬接的马牙槎,使填充墙与构造柱的结合更加充分。为了减轻预制节的重量,使得施工方便,上述预制节中设有一个圆形空腔,上下预制节的空腔部分重叠构成了构造柱的腔体。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是否在构造柱的腔体中浇筑混凝土。为了施工方便,应先在加设构造柱处所对应的底面与顶面各埋一个四孔预埋件,在L型填充墙和构造柱施工之前,放置所对应的纵筋,并固定好。为了制造和施工方便,纵筋为4根或者6根或者8根,具体数量及型号根据设计配置。对于箍筋,为了提高构造柱的整体性及稳定性,可在预制节的接头处即灰缝处设置箍筋。一种新型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纵筋通过伸入预埋空并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预埋件的预埋孔中,以保证构造柱与顶面和底面结构有效连接。为保证T型预制节构造柱同两侧墙体连结的整体性,以及砌筑和拉结筋施工的方便,以上述预制节构造柱砌筑为中心,并将两侧填充墙与构造柱连结部分同预制节构造柱的砌块同步砌筑,并逐渐将墙体的砌筑向远侧逐渐延伸,以满足填充墙体砌筑规范要求。每个预制节由两个预制节砌块组成,预制节砌块加灰缝的厚度与两皮砖块加灰缝的厚度相同。把预制节砌块同时当做填充墙的一部分一起砌筑,预制节砌块通过自身的通槽沿水平方向插入预设的纵筋,同时在预制节砌块的通槽内浇筑水泥砂浆或自膨胀水泥,并伴以砍刀捣实。当墙体与预制节等高后,继续安装预制节砌块。以此为基础在其上端依次安装其他的预制节砌块,直至整个T型填充墙及构造柱同时砌筑完成。为了增加结构的抗冲击韧性,砌块为混凝土砌块,预制该混凝土砌块时,掺入短切玄武岩纤维,该玄武岩纤维单丝直径10-20微米,短切长度15-20mm,密度2600kg/cm3杨氏模量90-110GPa,熔点950-970摄氏度,抗拉强度4000_4500MPa,极限伸长率3.0%,掺加比例为混凝土体积的0.1-0.3%。 优选地,纵筋为4根或者6根或者8根。优选地,预制节砌块加灰缝的厚度为120mm。根据现有建筑规范要求,对于T型填充墙构造柱,应在构造柱其中两个与墙相邻的侧面设置马牙搓;为了施工方便,上述马牙搓的高度为一块砖的厚度或多块砖块与多块砖块之间灰缝的厚度之和。为了本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实现构造柱预制节砌筑同填充墙体的砌筑同步,一个预制节由两个预制节砌块构成,每个预制节砌块的厚度为两块砖厚度,两个预制砌块的厚度与灰缝的厚度之和即为马牙搓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打破了传统框架结构构造柱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传统的T型填充墙构造柱是从绑扎支立构造柱钢筋笼;砌墙,并在墙体砌筑时留设马牙搓;安装构造柱模板,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而本专利技术预制节可与墙体同时砌筑,使其施工工序融入到了砌筑墙体部分,为建筑物的施工减少了支、拆模板,浇筑、养护混凝土等工序。2、传统的框架结构构造柱的施工周期大概需要5~7天,通过这种预制节组合体的施工工艺大大缩短了工期。3、按照本专利技术制备构造柱成本低。预制节的制备可以工业化制备,预制构件厂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方便推广;同时免去了传统工艺中,绑扎钢筋笼,钢模板的制作,以及相应的人工费等。4、传统的人工浇筑构造柱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存在着混凝土密实性差,甚至存在蜂窝,麻面等问题。工厂化生产预制节可以使质量得到一系列的保证。5、本预制节的预制砌块的厚度较小、质量较轻、对施工无特殊要求、施工方便,方便在村镇地区进行推广。6、本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柱顶混凝土不密实、与楼层连接较差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其整体性。、【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T型墙的填充墙构造柱的实物模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框架结构T型填充墙的构造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纵筋通过伸入预埋空并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预埋件的预埋孔中,以保证构造柱与顶面和底面结构有效连接;为保证T型预制节构造柱同两侧墙体连结的整体性,以及砌筑和拉结筋施工的方便,以上述预制节构造柱砌筑为中心,并将两侧填充墙与构造柱连结部分同预制节构造柱的砌块同步砌筑,并逐渐将墙体的砌筑向远侧逐渐延伸,以满足填充墙体砌筑规范要求;每个预制节由两个预制节砌块组成,预制节砌块加灰缝的厚度与两皮砖块加灰缝的厚度相同;把预制节砌块同时当做填充墙的一部分一起砌筑,预制节砌块通过自身的通槽沿水平方向插入预设的纵筋,同时在预制节砌块的通槽内浇筑水泥砂浆或自膨胀水泥,并伴以砍刀捣实;当墙体与预制节等高后,继续安装预制节砌块;以此为基础在其上端依次安装其他的预制节砌块,直至整个T型填充墙及构造柱同时砌筑完成;预制节砌块为混凝土砌块,预制该混凝土砌块时,掺入短切玄武岩纤维,该玄武岩纤维单丝直径10‑20微米,短切长度15‑20mm, 密度2600kg/cm3杨氏模量90‑110GPa,熔点950‑970摄氏度,抗拉强度4000‑4500MPa,极限伸长率3.0%,掺加比例为混凝土体积的0.1‑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李彦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彦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