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算法,该算法引入线路增流和分流补偿系数,对分布式电源产生的故障电流进行补偿,并通过计算系统的综合阻抗,根据配电网当前的实际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自适应地改变保护定值,使保护装置满足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和灵敏性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的补偿系数考虑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的位置,当保护在分布式电源上游时,线路分流补偿系数补偿了因分布式电源接入导致流经保护电流减小的部分,避免了由此产生的保护可能拒动的问题;当保护在分布式电源下游时,由线路助增电流补偿系数补偿了因分布式电源接入而增加的电流,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该保护可能误动问题。在无分布式电源加入时,补偿系数为1,不改变原来的保护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配电网继电保护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被越来越重视;同时随 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用电需求迅速增长,电网规模越来越大,集中供电系统在遇到重大 事故时,可能造成电网设施的重大破坏。既能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又能在 电网系统发生重大故障时保证重要用户不受影响的分布式发电技术逐步发展起来。 分布式发电一般指为满足终端用户的特殊需求、接在用户侧附近的小型发电系 统,容量通常为几十千瓦至几十兆瓦。一般采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发电,如天然气、太阳能、 生物质能、风能(小规模风电)等。分布式电源具有资源和环境友好,供电灵活、可靠等优 点,但大量分布式电源并网运行会对电网调度运行控制带来影响,而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 也会对与其相连的分布式电源带来影响。 分布式电源通常接入配电网,由于传统配电网的设计并未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 入,其并网运行必然会对配电网正常运行带来一些影响。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原有继 电保护装置的影响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的中低压配电网主要是不接地、或经消 弧线圈接地系统,为单电源辐射型供电网络。在并入分布式电源后,网络的结构发生了根本 变化,变为双电源甚至多电源网络。潮流不再单向地从变电站母线流向负荷,配电网的根本 性变化使得原有保护系统,包括保护算法、定值、保护之间的配合、以及保护与重合闸之间 的配合关系都可能受到影响。分布式电源的加入使得配电线路故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产生 变化,其并网位置及其容量不同对故障电流的影响也有差别,可能引起配电网保护的拒动 或误动。 现有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对原有保护的影响归纳如下: 1)当分布式电源在保护上游,保护下游发生故障时,由于分布式电源的助增作用, 流过保护的故障电流增大,增大的幅度受分布式电源容量及故障位置影响。对于电流保护 而言,保护安装处故障电流变大,可能使得本线路的电流速断保护越级动作,失去选择性。 2)当分布式电源在保护上游,分布式电源上游或分布式电源与保护装置之间发生 故障时,由于由分布式电源引起的故障电流不流经保护装置,分布式电源的并入对本线路 保护没有影响。同样地,当分布式电源在保护下游,分布式电源与保护装置之间发生故障 时,分布式电源的并入对本线路保护没有影响。 3)当分布式电源在保护下游,保护上游线路发生故障时,分布式电源产生的故障 电流会逆向流过保护装置,可能引起本线路保护误动,失去选择性。 4)当分布式电源在保护下游,分布式电源下游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分布式电源 的分流效应,流过保护的故障电流减小,根据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的不同,可能引起本线路 电流主保护或后备保护拒动。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时,原有的保护在方向性、选择性 以及灵敏度校验上可能不再满足要求,分布式电源并网的位置和容量大小不同对配电网保 护装置的影响也不同。此外,由于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存在不确定性,保护整定值需要根据 情况进行调整,因此原有配电网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法也需要改进。 本专利技术考虑到分布式电源并网使得配电网传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和继电保护模式 难以满足电网安全运行需要,提出一种针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保护新算法。该新算 法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位置、容量,引入线路增流和分流补偿系数,对分布式电源 产生的故障电流进行补偿,并通过计算系统的综合阻抗,根据配电网当前的实际运行方式 和故障状态,自适应地改变保护定值,使保护装置满足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和灵敏性的 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分布式电源并网使得配电网传统的故障检测方法和继 电保护模式难以满足电网安全运行需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 护算法。 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算法考虑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位置、容量,引入线路增流补偿系数和分流补偿系数,对分布式电 源产生的故障电流进行补偿,并通过计算系统的综合阻抗,根据配电网当前的实际运行方 式和故障状态,自适应地改变整定定值,使保护装置满足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和灵敏性 的要求;所述算法通过保护装置实现。 本专利技术中的整定定值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Kd为故障类型系数,Kk为可靠系数,Zsi为计及了分布式电源助增效应的系 统等效阻抗,Z u为计及了分布式电源分流效应的线路等效阻抗;UfS故障发生前故障点电 压; 其中,4为线路阻抗,Kl为线路分流补偿系数;Z g为分布式电源等效阻抗,K g为线 路增流补偿系数;ZS为电源侧综合阻抗;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线路没有接入分布式电源时补偿系数为1。 本专利技术引入线路增流补偿系数Kg和线路分流补偿系数I对配电网保护的作用 有: 1)当保护在DG上游时,线路分流补偿系数补偿了因DG接入导致流经保护电流减 小的部分,避免了由此产生的保护可能拒动的问题; 2)当保护在DG下游时,由线路助增电流补偿系数补偿了因DG接入而增加的电流, 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该保护可能误动问题; 3)在无DG加入时,补偿系数为1,即线路分流补偿系数和线路分流补偿系数均为 1,不改变原来的保护配合。 要实现本专利技术算法,保护装置需作如下改进: (1)在保护装置中增加电流方向元件,规定由公用电网指向负荷侧为正方向,只有 正方向电流达到整定值才能引起保护装置动作;这可以避免线路保护装置下游接入分布式 电源后,在故障发生时分布式电源产生的逆向电流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作; (2)应在分布式电源出口处安装电压互感器CT和电流互感器PT,并且将测量的电 压电流值上传给保护装置; (3)参数设置中,增加补偿系数KJPKs,这两个系数由系统电源侧综合阻抗&和 分布式电源等效阻抗Z g决定,BP 所述算法按照以下流程实现整个保护过程: (1)检测相间电流方向为正方向(由电网侧流向负荷侧),且变化量△ I是否大于 启动值A Izd,如果大于,则启动保护进入下一步(2);否则,保护不启动; (2)实时测量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值,根据检测到的电流确定故障类型是两相 相间短路还是三相短路,如果是两相短路则赋值=#/2,三相短路则赋值Kd= 1 ;可靠 系数Kk由内部程序自动赋值; (3)故障发生时测量到的保护装置安装处的电流电压值1^、Inig,计算接入分布式 电源后的公用电网系统的综合阻抗Z s= -UnigZlnig,分布式电源发电机等效阻抗Zg已知。根 据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和电流I g,以及流经保护装置的电流,求得保护与故障点之间的电流, 可以求得这段线路的阻抗4,根据线路的阻抗4以及故障前的电压电流值,可以求得故障 发生前的故障点电压U f; (4)根据以上数据,如果分布式电源位于保护装置下游,计算线路分流补偿系数& =1+Z s/Zg,如果分布式电源位于保护上游,则计算线路增流补偿系数 (5)分别计算计及了分布式电源助增效应的系统等效阻抗Zsi= KgZs,和计及了分 布式电源分流效应的线路等效阻抗Zu= (6)利用以上数据求得自适应保护的电流定值: (7)最后判断流过保护的相间实时电流I多12:)是否成立,如成立,保护装置经过 延时动作,跳闸开关,否则,返回步骤(2)。 本专利技术的算法与传统配电网电流保护原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算法考虑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位置、容量,引入线路增流补偿系数和线路分流补偿系数,对分布式电源产生的故障电流进行补偿,并通过计算系统的综合阻抗,根据配电网当前的实际运行方式和故障状态,自适应地改变整定定值,使保护装置满足选择性、速动性、可靠性和灵敏性的要求;所述算法通过保护装置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亮,熊华强,王冠南,张妍,桂小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