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属于地层测试抽汲作业技术领域。该防喷溅装置安装在管汇出口处,包括:第一管体(1)以及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1)外径小于第二管体(2)内径,第一管体(1)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位于第二管体(2)内部,第一管体(1)的轴线与第二管体(2)的轴线平行;第一管体第一端(101)设置有连接机构(3);第一管体第二端(102)位于第二管体(2)内部并且封闭;第一管体(1)位于第二管体(2)内部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第二管体第二端(202)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5),第一通孔(4)的轴线和第二通孔(5)的轴线垂直。该装置能够有效减小液体冲击力,防止液体喷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层测试抽汲作业
,特别涉及一种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试油抽汲作业时,通过油水抽子入井上下抽动,引起井内地层压力小范围波动,将油、水等液体可控制的引诱喷涌出井口,再通过井口管汇接入计量罐内后进行取样化验、产能计算等工作。而油水喷涌出井口时由于地层压力的不同和管汇的节流作用,使得液流具有很强喷射速度,再加上地层压力的间断性,导致液流从井口涌出后溅落在地面和设备上,对环境造成污染。CN101311575A(申请号 2007100692924)公开了一种节流缓冲器,CN101438023A(申请号200780016295X)公开了一种流体缓冲器,上述两种缓冲器中均包括液压缸、活塞和缓冲垫,依靠活塞压缩液体排出孔道实现缓冲的目的,从而防止液体喷溅。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设计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防止液体喷溅的装置仅能防止瞬时性的液体喷涌造成的喷溅,不能够防止试油抽汲过程中连续性的液体喷涌造成的喷溅,而且现有的防止液体喷溅的装置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防止试油抽汲过程中液体的喷溅。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种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所述防喷溅装置安装在管汇出口处;所述防喷溅装置包括: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内径,所述第一管体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部,所述第一管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平行;第一管体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外部,所述第一管体第一端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与所述管汇出口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部并且封闭;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部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二管体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和第二通孔的轴线垂直。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第一管体圆周方向多排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管体的横截面面积。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总面积。优选地,第二管体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的中部。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为TBG油管内螺纹。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端为盲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本技术实施例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安装在管汇出口,从管汇喷涌出的液体首先进入第一管体,冲击在封闭的第一管体第二端后流速降低并由第一管体上的第一通孔流出进入第二管体;液体进入第二管体后冲击在第二管体内壁上使液体流速进一步下降,最终从第二通孔平缓流出进入后续设备。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通过对液体进行两次缓冲,减小由管汇喷涌出的液体的冲击力,降低液体流速,从而防止液体喷溅,保护环境,减轻工作人员清洁工作的劳动强度。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不:1、第一管体;101、第一管体第一端;102、第一管体第二端;2、第二管体;201、第二管体第一端;202、第二管体第二端;3、连接机构;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该防喷溅装置安装在管汇出口处。参见图1,该防喷溅装置包括:第一管体I以及第二管体2 ;所述第一管体I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2内径,所述第一管体I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内部,所述第一管体I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体2的轴线平行;第一管体第一端101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外部,所述第一管体第一端101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用于与所述管汇出口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端102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内部并且封闭;所述第一管体I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内部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第二管体第二端202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4的轴线和第二通孔5的轴线垂直。本技术实施例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将上述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利用第一管体第一端101的连接机构安装在管汇出口。从管汇喷涌出的液体首先进入第一管体1,冲击在封闭的第一管体第二端102后冲击能量减小,根据贝努力原理,液体能量减小后流速降低;液体冲击第一管体第二端102后由第一管体I上的第一通孔4流出进入第二管体2 ;液体进入第二管体2后冲击在第二管体2内壁上,冲击能量进一步减小从而使液体流速进一步降低,最终从第二通孔5平缓流出进入后续设备。在上述两次缓冲过程中,液体冲击面和液体流通面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在第一管体I中,液体的冲击面为第一管体第二端102,液体的流通面为第一通孔4的内表面;在第二管体2中,液体的冲击面为第二管体2内表面,液体的流通面为第二通孔5的内表面。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试油测试大队S06830 (4-1)机组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进行4层组试油抽汲作业,结果表明,本技术实施例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能够有效的起到防溅喷作用,有效的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成本较低。在上述的防喷溅装置中,第一通孔4的数量以及在第一管体I管壁上的分布方式没有严格的限定。其中,第一通孔4的数量可以根据第一管体I的管径以及位于第二通孔5内部的部分的长度来确定。第一通孔4可以在第一管体I管壁上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为了使液体能够均匀地流出,优选将第一通孔4均匀的分布在第一管体I管壁上,例如可以采用图1所示的分布方式,即第一通孔4沿第一管体I的圆周方向多排分布。在上述的防喷溅装置中,第一通孔4的大小没有严格的限定,但是优选第一通孔4的总面积大于第一管体I的横截面面积,这样不会产生节流现象而导致液体冲击力增加。在上述的防喷溅装置中,第二通孔5的数量、大小以及在第二管体第二端202的分布也没有严格的限定。第二通孔5可以在第二管体第二端202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但是优选将第二通孔5均匀地分布在第二管体第二端202,从而使液体均匀地流出。同样地,为了防止发生节流现象而导致液体冲击力增加,优选第二通孔5的总面积大于第一通孔4的总面积。在上述的防喷溅装置中,第一管体I位于第二管体2内部部分的长度同样没有严格的限定,但是优选位于第二管体2内部部分的长度占第一管体I总长度的一半,即第二管体第一端201固定在第一管体I的中部。在上述的防喷溅装置中,第一管体第一端101的连接机构3应当为与管汇出口处的连接机构相配合的连接机构,以便于与将本技术实施例的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与管汇出口连接。管汇出口通常设置有TBG油管外螺纹(即TBG油管公扣),因此,第一管体第一端101的连接机构3为TBG油管内螺纹(即TBG油管母扣)。在上述的防喷溅装置中,第一管体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油抽汲防喷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喷溅装置安装在管汇出口处;所述防喷溅装置包括:第一管体(1)以及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管体(2)内径,所述第一管体(1)长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内部,所述第一管体(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管体(2)的轴线平行;第一管体第一端(101)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外部,所述第一管体第一端(101)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用于与所述管汇出口连接;第一管体第二端(102)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内部并且封闭;所述第一管体(1)位于所述第二管体(2)内部的部分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4),第二管体第二端(202)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5),所述第一通孔(4)的轴线和第二通孔(5)的轴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伟,鲁明春,祁永学,姜方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