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包括盒体、盒盖,还设置有隔板;盒体中放置有隔板,盒体与盒盖热压连接;或盒体与隔板设置连接为一体,或盒盖与隔板设置连接为一体;盒体为圆形、方形、长方形、六棱形中的一种,盒体上口径与底径相等或上口径大于底径而构成梯形;盒体的高度为0.5至10厘米;隔板为横向隔板、竖向隔板、横向与竖向结合构成方格或菱形格中的一种;隔板构成的格为2至36个。用于包装果胨或凝胨。结构简单巧妙、易生产而成本低、经包装的果胨为小颗粒而杜绝食用时卡噎。(*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涉及包装
;特别涉及食品包装
;尤其涉及用于果胨类食品包装的
;具体涉及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果胨的包装盒来说,没有设置隔板。以儿童消费者居多的果胨,儿童们在食用时,均习惯的采取将果胨经吸允而入口再食用;由于果胨本身的颗粒度较大,这种吸允食用的方式极易造成对儿童的卡噎,从而对儿童的食用造成危险。为解决这种状况,果胨的生产厂家,将包装改大、并配备小勺,以改变吸允食用的方式;这样虽然起到了防止危险的作用,但却不可避免的提高了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改变了儿童自然形成的童趣与童心;所以,在现实的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儿童,均很少使用厂家配备的小勺,使得配备小勺的作用成为虚设、并造成浪费。本技术就是在充分而认真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的公知技术基础上,从适应儿童自然形成的童趣与童心的角度出发而研制成功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通过盒体、盒盖、隔板,以及对其进行有机的连接与结合而构成本技术。并通过本技术达到对果胨类食品的包装实现小颗粒而不会造成食用时的卡噎、适应儿童自然形成的童趣与童心、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目的。本技术可达到预期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包括盒体、盒盖,还设置有隔板;所述盒体为设置有上口边的盒状的结构,所述盒盖为板片状的结构,所述隔板为板片状的结构;所述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盒体内放置有隔板,其盒体的上口边与盒盖以热压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盒体为选择圆形、方形、长方形、六棱形中一种形状的结构。所述盒体为选择上口的口径等于底径的形状、上口径大于底径的梯形的形状中一种形状的结构。所述盒体的上口边与盒盖相吻合。所述盒体的高度为0.5厘米至10厘米。所述隔板为选择横向隔板、竖向隔板、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成方格的隔板、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成菱形格的隔板中一种隔板的结构。所述盒体的高度与隔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盒体中放置有隔板、盒体的盒底及盒壁与隔板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盒盖与隔板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中选择一种连接方式。所述隔板构成的格为2至36个。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技术设置有隔板,从而获得了可使果胨类食品小颗粒化、并以此杜绝以吸允方式食用时卡噎的有益效果。2、由于第1条所述,从而获得了适应儿童自然形成的童趣与童心的有益效果。3、由于本技术的盒体为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或六棱形、或各种形状的梯形,从而获得了造型美观大方、促进消费者购用的有益效果。4、由于本技术的隔板所构成的格为长形、或方形、或菱形的各种形状,而由此使所包装的产品也为所述的各种形状,从而获得了可以美化产品造型的有益效果。5、由于本技术的研制成功,从而获得了果胨产品新包装的有益效果。6、由于本技术的研制成功,从而获得了不仅可以包装果胨类产品、同时还可以包装各种凝胨类产品的有益效果。7、由于本技术盒体的高度为0.5至10厘米,从而获得了拓宽包装物的有益效果。8、由于本技术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可靠,从而获得了易于制作而成本低、便于使用而利推广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底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一的盒体在没有与盖体相连接时的俯视示意图。以该图可对横向隔板的状况较为清楚的体现出来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二的盒体在没有与盖体相连接时的俯视示意图。以该图可对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成方格的隔板状况较为清楚的体现出来。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之三的盒体在没有与盖体连接时的俯视示意图。以该图可对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成菱形格的隔板状况较为清楚的体现出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正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包括盒体、盒盖,还设置有隔板;所述盒体为设置有上口边的盒状的结构,所述盒盖为板片状的结构,所述隔板为板片状的结构;所述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盒体内放置有隔板,其盒体的上口边与盒盖以热压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盒体为选择圆形、方形、长方形、六棱形中一种形状的结构。所述盒体为选择上口的口径等于底径的形状、上口径大于底径的梯形的形状中一种形状的结构。所述盒体的上口边与盒盖相吻合。所述盒体的高度为0.5厘米至10厘米。所述隔板为选择横向隔板、竖向隔板、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成方格的隔板、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成菱形格的隔板中一种隔板的结构。所述盒体的高度与隔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盒体中放置有隔板、盒体的盒底及盒壁与隔板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盒盖与隔板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中选择一种连接方式。所述隔板构成的格为2至36个。在上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盒体分别以圆形、方形、长方形、六菱形、以及这些所述形状的上口口径与底径相等及上口口径大于底径而构成梯形的形状均进行了制作;对隔板分别为横向的隔板、竖向的隔板、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成方格的隔板、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成菱形格的隔板进行了制作;对隔板构成的格分别以2、4、6、9、12、15、18、24、27、28、32、36个进行了制作;对盒体的高度分别为0.5、1、2、3、5、6、8、10厘米进行了制作;对盒体中放置隔板、盒体的盒底及盒壁与隔板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盒盖与隔板以设置连接为一体的方式相连接分别进行了制作;均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事实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本技术制作完毕后进行了试用性考核,经试用性考核,获了预期的良好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包括盒体、盒盖,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隔板;所述盒体为设置有上口边的盒状的结构,所述盒盖为板片状的结构,所述隔板为板片状的结构;所述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盒体内放置有隔板,其盒体的上口边与盒盖以热压的方式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选择圆形、方形、长方形、六棱形中一种形状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为选择上口的口径等于底径的形状、上口径大于底径的梯形的形状中一种形状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上口边与盒盖相吻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高度为0.5厘米至10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选择横向隔板、竖向隔板、横向与竖向相结合而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包括盒体、盒盖,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隔板;所述盒体为设置有上口边的盒状的结构,所述盒盖为板片状的结构,所述隔板为板片状的结构;所述设置有隔板的包装盒,其盒体内放置有隔板,其盒体的上口边与盒盖以热压的方式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