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和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398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和支撑结构,其中,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包括:管体、伸缩结构、定位结构、至少一个弹簧、弹簧固定筒、撑靴体,支撑结构包括:固定端、直支撑和上述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和支撑结构,能够在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仍然可以对所支撑的物体施加轴向预应力,协助支撑结构对所支撑的物体进行有效的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和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高层建筑物的深基础或地下构筑物时,需要先挖深基坑,即由地面向下开挖一个地下空间。为了防止深基坑的开挖对临近建筑物或者市政设施造成安全影响,同时也为了保证深基坑的稳定性以及坑内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在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设置基坑围护结构和基坑支撑结构。其中,钢支撑是基坑支撑结构中常用的支撑结构。上述钢支撑大多由固定端、活络端和直支撑组成。在采用上述钢支撑对深基坑进行支撑时,需要按照预设的钢支撑的安装位置,将每个钢支撑安装在深基坑的围护结构的相对的两面墙之间,并对钢支撑施加预设的轴向预应力,使该两面墙可以通过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保持相对稳固不变的位置关系,进而使该两面墙不会因为深基坑的开挖发生较大变形,达到防止深基坑发生严重变形塌陷的目的。现有的钢支撑为刚性结构,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而造成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减少时,需要将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及时调整至预设值,以使钢支撑更好地防止深基坑发生变形塌陷。但是,一般深基坑中的钢支撑多达上百根,在外界环境突然变化(例如:环境温度骤降、暴雨、过度抽取地下水等)造成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骤减或消失时,因无法及时地对所有的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进行调整,而导致深基坑会因为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的骤减或消失而发生变形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和支撑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外界环境突然变化造成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骤减或消失时,因无法及时地对深基坑内的所有的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进行调整,而导致深基坑会因为钢支撑的轴向预应力的骤减或消失而发生变形坍塌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包括:管体、伸缩结构、定位结构、至少一个弹簧、弹簧固定筒、撑靴体;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伸缩部和弹簧导向部,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弹簧导向部之间设有凸台;所述管体的第一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伸缩结构的所述伸缩部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定位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所述伸缩部伸入所述管体的部分位于所述定位结构内侧;所述弹簧固定筒套设在所述弹簧导向部外侧,且所述弹簧固定筒和所述弹簧导向部之间形成弹簧固定空间,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导向部上且置于所述弹簧固定空间内;所述弹簧固定筒的第一端与所述凸台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固定筒的第二端设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撑靴体包括:支撑板和靴体,所述支撑板通过颈管与所述靴体固定连接,所述靴体通过所述颈管插入所述弹簧固定筒内与所述弹簧接触,且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弹簧固定筒外部。如上所述,所述弹簧为碟形弹簧。如上所述,所述伸缩部上设有限位凹槽。如上所述,所述伸缩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定位结构的内表面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如上所述,所述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如上所述,所述靴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如上所述,所述管体的第二端设有连接部。如上所述,所述定位结构为空心柱体;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定位块,所述多个定位块均匀分布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本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包括:固定端、直支撑以及上述任一活络结构;所述固定端和所述活络结构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直支撑的两端。本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和支撑结构,通过在活络结构上设置弹簧,并使设置的弹簧为压缩状态,使得在使用该活络结构的支撑结构对所支撑的物体进行支撑时,活络结构可以在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通过弹簧的回弹,自动推动靴体向需要支撑的物体所在的方向移动,使与靴体连接的支撑板与所支撑的物体保持紧密贴合的关系,同时通过活络结构中的弹簧回弹产生的弹力弥补了骤减或消失的轴向预应力,进而使活络结构可以在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仍然可以对所支撑的物体施加轴向预应力,协助支撑结构对所支撑的物体进行有效的支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活络结构;2:支撑结构;101:管体;102:伸缩结构;103:定位结构; 104:弹簧;105:弹簧固定筒;106:撑靴体;107:伸缩部;108:弹簧导向部;109:凸台;110:盖体;111:第一通孔; 112:弹簧固定空间;113:封闭盖;114:第^■通孔;115:支撑板;116:靴体;117:颈管;118:限位凹槽;119:连接部;120:液压千斤顶;201:固定端;202:直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1,包括:管体101、伸缩结构102、定位结构103、至少一个弹簧104、弹簧固定筒105、撑靴体106。伸缩结构102包括:伸缩部107和弹簧导向部108,伸缩部107和弹簧导向部108之间设有凸台109。管体101的第一端设有盖体110,盖体110上设有第一通孔111,伸缩结构102的伸缩部107插设在第一通孔111内。定位结构103固定连接在管体101的内壁上,伸缩部107伸入管体101的部分位于定位结构103内侧。弹簧固定筒105套设在弹簧导向部108外侧,且弹簧固定筒105和弹簧导向部108之间形成弹簧固定空间112,至少一个弹簧104套设在弹簧导向部108上且置于弹簧固定空间112内。弹簧固定筒105的第一端与凸台109固定连接,弹簧固定筒105的第二端设有封闭盖113,封闭盖113上设有第二通孔114。撑靴体106包括:支撑板115和靴体116,支撑板115通过颈管117与靴体116固定连接,靴体116通过颈管117插入弹簧固定筒105内与弹簧104接触,且支撑板115位于弹簧固定筒105外部。其中,为了避免靴体116从弹簧固定筒105内滑出,靴体116的外径大于颈管117的外径,靴体116的外径大于第二通孔114的内径,且第二通孔114的内径大于或等于颈管117的外径。具体的,上述活络结构I可以与其他支撑部件一起组合构成支撑结构,一般地,上述活络结构I设置在支撑结构的一端直接与需要支撑的物体等进行接触,协助支撑结构对所需要支撑的物体进行支撑。其中,活络结构I的支撑板115与所需要支撑的物体紧密贴合,活络结构I的管体101与支撑结构的其他支撑部件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初次将包括有上述活络结构I的支撑结构设置在所需要支撑的物体上对物体进行支撑时,需要对活络结构I做如下操作:通过水平移动活络结构I的伸缩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结构中的活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伸缩结构、定位结构、至少一个弹簧、弹簧固定筒、撑靴体;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伸缩部和弹簧导向部,所述伸缩部和所述弹簧导向部之间设有凸台;所述管体的第一端设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伸缩结构的所述伸缩部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定位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所述伸缩部伸入所述管体的部分位于所述定位结构内侧;所述弹簧固定筒套设在所述弹簧导向部外侧,且所述弹簧固定筒和所述弹簧导向部之间形成弹簧固定空间,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导向部上且置于所述弹簧固定空间内;所述弹簧固定筒的第一端与所述凸台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固定筒的第二端设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撑靴体包括:支撑板和靴体,所述支撑板通过颈管与所述靴体固定连接,所述靴体通过所述颈管插入所述弹簧固定筒内与所述弹簧接触,且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弹簧固定筒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旭东徐明李强张玉祥段昌桂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