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包括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车载终端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控制器、显示装置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监控平台包括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行车图像存储器、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在车辆发生事故后,通过监控平台查找驾驶者的用户编号和行车图像,能够避免出现顶替、掉包现象;在车辆被盗后,使得盗窃者无法通过脸部特征信息验证,不能正常发动车辆,且监控平台可以在脸部特征信息验证失败的情况下,告知车主车辆发生异常情况,因此,有效地遏制了车辆盗窃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消费成为一大消费热点,我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随之而来的汽车盗窃问题也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统计,每年都会发生十几万件汽车盗窃案件。然而,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刑事案件,汽车盗窃案件的破获率较低。GPS行车记录仪是可以对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可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然而,目前的GPS行车记录仪通常都不具有安全防护装置,无法对车辆的使用者进行准确识别,在车辆被盗后,盗窃者可以正常使用车辆。且在发生事故后,由于对车辆使用者没有进行记录,容易出现顶替、掉包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GPS行车记录仪不具安全防护功能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包括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所述车载终端与所述监控平台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包括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控制器、显示装置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接,用于采集一个或多个车辆合法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车辆使用者的第二脸部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接,用于在使用过程中,记录车辆使用者的行车图像,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和所述显示装置相连接,用于根据脸部特征匹配结果控制车辆的启动,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接,用于显示脸部特征录入结果和脸部特征匹配结果,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并接收所述脸部特征录入结果和所述脸部特征匹配结果;所述监控平台包括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行车图像存储器、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其中,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所述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接,用于存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以及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匹配失败时,存储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行车图像存储器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接,用于在使用过程中记录由所述第二摄像头拍摄的所述车辆使用者的所述行车图像和对应的用户编号,所述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接,用于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设置用户编号,所述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相连接,用于比较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并发送所述脸部特征录入结果和所述脸部特征匹配结果。优选地,所述监控平台还包括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连接的通信单元。优选地,所述第一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优选地,所述第一摄像头设置在驾驶座前方,正对车辆使用者脸部的方向。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优选地,所述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为数字信号处理器。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通过第一摄像头可以有效地对车辆使用者进行面部识别,通过第二摄像头可以有效记录车辆使用者的行车图像,在车辆发生事故后,通过监控平台可以查找驾驶者的用户编号和行车图像,能够避免出现顶替、掉包现象;在车辆被盗时,盗窃者在登录GPS行车记录仪时,其脸部特征信息无法通过验证,因此不能正常发动车辆,且监控平台可以在脸部特征信息验证失败的情况下,告知车主车辆发生异常情况,并保存盗窃者的脸部特征图像,有效地遏制了车辆盗窃事件的发生,保护了车辆的安全;此外,本技术的脸部特征信息采集系统简单,脸部特征信息验证过程方便,不会对车辆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100包括车载终端110和监控平台120。车载终端110与监控平台120无线连接。车载终端110包括第一第一摄像头112、第二摄像头113、控制器114、显示装置116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其中,第一摄像头112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相连接,第二摄像头113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相连接,控制器114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和显示装置116相连接,显示装置116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相连接。具体而言,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摄像头112用于在车辆合法用户信息录入过程中,对一个或多个车辆合法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发送到监控平台120中的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122,还用于在使用过程中采集车辆使用者的第二脸部特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第二脸部特征信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发送到监控平台120中的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126。第二摄像头113用于在使用过程中,记录车辆使用者的行车图像。控制器114用于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通过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接收的来自监控平台120的脸部特征信息匹配结果控制车辆启动,如果匹配成功,则启动车辆;如果匹配失败,则锁定车辆启动系统,同时锁定车门、车窗等车载电子系统,将非法入侵者锁在车内。具体地,控制器114可以为单片机。显示装置116用于显示脸部特征信息录入结果和脸部特征信息匹配结果。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用于车载终端110与监控平台120直接进行无线通信,将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第二脸部特征信息发送到监控平台120,同时接收来自监控平台120的脸部特征信息录入结果和脸部特征信息匹配结果。进一步地,第一摄像头112设置在驾驶座前方,正对车辆使用者脸部的方向,以便有效采集车辆使用者的脸部信息,避免在事故发生后出现顶替、掉包行为。进一步地,第一摄像头112为带红外功能的摄像头,可以在车内灯光不足的条件下,特别是夜间,对车辆使用者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有效地捕捉。监控平台120包括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122、行车图像存储器123、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124、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126、通信单元128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0。其中,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122与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124、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126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0相连接,行车图像存储器123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0相连接,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124与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0相连接,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126与通信单元128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30相连接。具体而言,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122用于存储在脸部特征信息录入过程中来自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GPS行车记录仪,包括车载终端(110)和监控平台(120),所述车载终端(110)与所述监控平台(120)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终端(110)包括第一摄像头(112)、第二摄像头(113)、控制器(114)、显示装置(116)以及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其中,所述第一摄像头(112)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相连接,用于采集一个或多个车辆合法用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车辆使用者的第二脸部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摄像头(113)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相连接,用于在使用过程中,记录所述车辆使用者的行车图像,所述控制器(114)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和所述显示装置(116)相连接,用于根据脸部特征匹配结果控制车辆的启动,所述显示装置(116)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相连接,用于显示脸部特征录入结果和脸部特征匹配结果,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单元(118)用于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并接收所述脸部特征录入结果和所述脸部特征匹配结果;所述监控平台(120)包括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122)、行车图像存储器(123)、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124)、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126)以及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28),其中,所述脸部特征信息存储器(122)与所述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124)、所述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126)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28)相连接,用于存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以及在车辆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匹配失败时,存储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行车图像存储器(123)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28)相连接,用于在使用过程中记录由所述第二摄像头(113)拍摄的所述车辆使用者的所述行车图像和对应的用户编号,所述脸部特征信息设置芯片(124)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28)相连接,用于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设置用户编号,所述脸部特征信息比较器(126)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28)相连接,用于比较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128)用于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脸部特征信息和所述第二脸部特征信息并发送所述脸部特征录入结果和所述脸部特征匹配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君,张仓,王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