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0036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2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本体,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进料口,在搅拌本体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搅拌本体一侧设置电机,在搅拌本体内设置转轴,电机连接转轴,在转轴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型搅拌叶,在“工”型搅拌叶之间设置副搅拌叶,在搅拌本体下端设置出料口。通过“工”型搅拌叶和副搅拌叶能够很好的将堆放在一起的岩棉进行开松处理,给后期的加工带来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岩棉,又称岩石棉,是矿物棉的一种。以天然岩石及矿物等为原料制成的蓬松状短细纤维。岩棉是以天然岩石如玄武岩、辉长岩、白云石、铁矿石、铝矾土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化、纤维化而制成的无机质纤维。20世纪70年代广泛用于冶金、机械、建材、石油、化工工业。将天然岩、矿石等原料,在冲天炉或其他池窑内熔化(温度2000°C以下),用50个大气压的压力强吹、骤冷成纤维状。或用甩丝法,将熔融液流脱落在多级回转转子上,借离心力甩成纤维,直径一般3?9微米,容重50?200千克/米3,常温下导热系数0.029?0.046瓦/米.开,在600°C以下为0.111?0.145瓦/米.开,不燃、不霉、不蛀。按使用温度分普通岩棉(小于900°C );高温岩棉(大于900°C )。优质岩棉能耐1250?1400°C尚温。岩棉在使用之前通常都是堆放在一起,如果时间过长容易竭诚一团,对后期的加工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本体,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进料口,在搅拌本体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搅拌本体一侧设置电机,在搅拌本体内设置转轴,电机连接转轴,在转轴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型搅拌叶,在“工”型搅拌叶之间设置副搅拌叶,在搅拌本体下端设置出料口。优选的,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除静电剂箱,在搅拌本体内壁上端设置喷头,喷头通过管道连接除静电剂箱,在管道上设置栗,在进料口内设置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均连接电机和栗。优选的,在电机与搅拌本体连接处设置挡圈,所述的搅拌本体底端为倾斜状,在出料口内设置风机,主控制器连接风机。优选的,在搅拌本体一侧设置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在搅拌本体外侧螺旋设置冷凝器,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冷凝器。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包括搅拌本体,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进料口,在搅拌本体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搅拌本体一侧设置电机,在搅拌本体内设置转轴,电机连接转轴,在转轴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型搅拌叶,在“工”型搅拌叶之间设置副搅拌叶,在搅拌本体下端设置出料口。通过“工”型搅拌叶和副搅拌叶能够很好的将堆放在一起的岩棉进行开松处理,给后期的加工带来了方便。 2、本技术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除静电剂箱,在搅拌本体内壁上端设置喷头,喷头通过管道连接除静电剂箱,在管道上设置栗,在进料口内设置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均连接电机和栗。当压力感应器感应到有岩棉进入时,会将此信息传递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会带动电机和栗运动,在电机带动“工”型搅拌叶和副搅拌叶进行开松处理时,栗会通过喷头将除静电剂进行喷洒,消除静电,使后期的工作更加顺利。3、本技术在电机与搅拌本体连接处设置挡圈,能够避免在搅拌岩棉过程中岩棉进入电机内,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所述的搅拌本体底端为倾斜状,为了方便出料。在出料口内设置风机,主控制器连接风机,通过风机能够快速的将搅拌好的岩棉排出搅拌本体内。4、本技术在搅拌本体一侧设置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在搅拌本体外侧螺旋设置冷凝器,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冷凝器。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搅拌本体内的温度超过设定的最高温度时,会将此信息传递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会控制冷凝器启动,对搅拌本体实施降温处理,使其达到搅拌本体所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延长搅拌本体的使用寿命。5、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宜于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料口,2、冷凝器,3、压力感应器,4、搅拌本体,5、主控制面板,6、主控制器,7、管道,8、栗,9、除静电剂箱,10、出料口,11、电机,12、转轴,13、副搅拌叶,14、喷头,15、“工”型搅拌叶,16、挡圈,17、温度感应器,18、风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述的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本体4,在搅拌本体4上端设置进料口 1,在搅拌本体4上设置主控制面板5,在主控制面板5内设置主控制器6,在搅拌本体4 一侧设置电机11,在搅拌本体4内设置转轴12,电机11连接转轴12,在转轴12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型搅拌叶15,在“工”型搅拌叶15之间设置副搅拌叶13,在搅拌本体4下端设置出料口 10。通过“工”型搅拌叶15和副搅拌叶13能够很好的将堆放在一起的岩棉进行开松处理,给后期的加工带来了方便。在搅拌本体4上端设置除静电剂箱9,在搅拌本体4内壁上端设置喷头14,喷头14通过管道7连接除静电剂箱9,在管道7上设置栗8,在进料口 I内设置压力感应器3,压力感应器3连接主控制器6的控制输入端,主控制器6的控制输出端均连接电机11和栗8。当压力感应器3感应到有岩棉进入时,会将此信息传递给主控制器6,主控制器6会带动电机11和栗8运动,在电机11带动“工”型搅拌叶15和副搅拌叶13进行开松处理时,栗8会通过喷头14将除静电剂进行喷洒,消除静电,使后期的工作更加顺利。在电机11与搅拌本体4连接处设置挡圈16,能够避免在搅拌岩棉过程中岩棉进入电机11内,影响电机11的正常使用。所述的搅拌本体4底端为倾斜状,为了方便出料。在出料口 10内设置风机18,主控制器6连接风机18,通过风机18能够快速的将搅拌好的岩棉排出搅拌本体4内。在搅拌本体4 一侧设置温度感应器17,温度感应器17连接主控制器6,在搅拌本体4外侧螺旋设置冷凝器2,主控制器6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冷凝器2。当温度感应器17感应到搅拌本体4内的温度超过设定的最高温度时,会将此信息传递给主控制器6,主控制器6会控制冷凝器2启动,对搅拌本体4实施降温处理,使其达到搅拌本体4所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延长搅拌本体4的使用寿命。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本体,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进料口,在搅拌本体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搅拌本体一侧设置电机,在搅拌本体内设置转轴,电机连接转轴,在转轴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型搅拌叶,在“工”型搅拌叶之间设置副搅拌叶,在搅拌本体下端设置出料口,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除静电剂箱,在搅拌本体内壁上端设置喷头,喷头通过管道连接除静电剂箱,在管道上设置栗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口内设置压力感应器,压力感应器连接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主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均连接电机和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岩棉用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本体,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进料口,在搅拌本体上设置主控制面板,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在搅拌本体一侧设置电机,在搅拌本体内设置转轴,电机连接转轴,在转轴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型搅拌叶,在“工”型搅拌叶之间设置副搅拌叶,在搅拌本体下端设置出料口,在搅拌本体上端设置除静电剂箱,在搅拌本体内壁上端设置喷头,喷头通过管道连接除静电剂箱,在管道上设置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和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盛鼎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