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钊专利>正文

一种虾类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503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虾类养殖池。它包括圆柱形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为倒圆锥形,所述池体的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以螺旋形状设置有增氧管,该增氧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增氧孔;所述池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4-10个,且沿着池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同向布置,所述进水口均位于池体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截面圆上,所述进水口上均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均设有进水阀;所述池体底部的中心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虾类养殖池结构简单,排污效果好,虾类存活率高,而且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池,具体涉及一种虾类养殖池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养殖池中,养殖生产中后期池底出现污物堆积的趋势,随着池内污物积累和恶化,养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以及养殖池水体中溶氧度的有限,都会影响到池内虾类的存活率,因此如何彻底排出池内的污物成为养殖池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为了将养殖池的污水彻底的排出,从而要把池中水全部排出后在清理池中的污浊,这样又会导致大量的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虾类养殖池,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该虾类养殖池结构简单,排污效果好,虾类存活率高,而且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虾类养殖池,包括圆柱形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为倒圆锥形,所述池体的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以螺旋形状设置有增氧管,该增氧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增氧孔;所述池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4-10个,且沿着池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同向布置,所述进水口均位于池体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截面圆上,所述进水口上均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均设有进水阀;所述池体底部的中心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该排污管的上端位于养殖池内且伸出养殖池的水面外,排污管的下端伸出养殖池外,所述排污管位于养殖池内的一端上开有排污孔,在排污管伸出养殖池外的一端上设有排污阀,所述排污孔的尺寸小于虾类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虾类养殖池还包括增氧管支撑架,所述增氧管支撑架为与池体内侧壁的形状相适应的网架,所述增氧管盘在该增氧管支撑架上。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为6个。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孔在排污管位于池体内的下部均匀分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技术虾类养殖池池体的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以螺旋形状设置有增氧管,该增氧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增氧孔,可以在提高养殖池内的氧气含量,增加虾类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增加虾类的成活率;(2)本技术在池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4-10个,且沿着池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布置,进水时在池体内会形成旋转水流,同时还可以设置增氧管的增氧孔的出气方向同旋转水流的旋转方向相配合,以增氧孔出气的力推动水流继续旋转,可以有效将污物疏导至排污口附近排出,方便污物的排出;(3)本技术在排污管的上均布的排污孔,且排污孔的尺寸小于虾类的尺寸,可有效的利用排污孔将污物排出,又可避免的虾类的逃脱,降低损失,采用上述结构的养殖池进行排污,排污效果良好,而且节约了水资源;(4)本技术虾类养殖池还包括增氧管支撑架,所述增氧管支撑架为与池体内侧壁的形状相适应的网架,所述增氧管盘在该增氧管支撑架上,该增氧管支撑架不只可以将增氧管固定,而且还可以作为虾类活动的承载体,增大虾类养殖的密度,降低养殖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水管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增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池体;2、增氧管;3、增氧孔;4、增氧管支撑架;5、进水管;6、排污管;7、排污阀;8、排污孔;9、进水阀;10、养殖池水面;11、气栗;12、排污口。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虾类养殖池,包括圆柱形的池体1,所述池体I的底部为倒圆锥形,所述池体I的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以螺旋形状设置有增氧管2,该增氧管2的管壁上开设有增氧孔3,所述虾类养殖池还包括增氧管支撑架4,所述增氧管支撑架4为与池体I内侧壁的形状相适应的网架,该网架也为圆柱形,所述增氧管支撑架4放置在池体I的内侧,所述增氧管2盘在该增氧管支撑架4上,当然为了增氧管2更牢固的固定在增氧管支撑架4上,还可以用绳子将增氧管2绑在增氧管支撑架4上,所述增氧管2连接在池体I外的气栗11上,用于向养殖池内供氧,以提高养殖池内的氧气含量,增加虾类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增加虾类的成活率。而且该增氧管支撑架4不只可以将增氧管2固定,而且还可以作为虾类活动的承载体,增大虾类养殖的密度,降低养殖成本。在池体I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4-10个,且沿着池体I外壁的切线方向同向布置,所述进水口均位于池体I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截面圆上,所述进水口上均连接有进水管5,在进水管5上均设有进水阀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为6个。进水时在池体I内会形成旋转水流,同时还可以将增氧管2的增氧孔3的出气方向同旋转水流的旋转方向相配合,以增氧孔3出气的力推动水流继续旋转,可以有效将污物疏导至排污口 12附近排出,方便污物的排出。在池体I底部的中心开设有排污口 12,所述排污口 12上连接有排污管6,该排污管6的上端位于养殖池内且伸出养殖池水面10外,排污管6的下端伸出养殖池外,所述排污管6位于养殖池内的一端上开有排污孔8,所述排污孔8在排污管6位于池体I内的下部均匀分布,所述排污孔8分布在排污管6上的长度为池体I高度的1/3。所述排污管6在伸出养殖池外的一端上设有排污阀7,所述排污孔8的尺寸小于虾类的尺寸。可有效的利用排污孔8将污物排出,又可避免的虾类的逃脱,降低损失,采用上述结构的养殖池进行排污,排污效果良好,而且节约了水资源。【主权项】1.一种虾类养殖池,包括圆柱形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为倒圆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以螺旋形状设置有增氧管,该增氧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增氧孔;所述池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4-10个,且沿着池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同向布置,所述进水口均位于池体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截面圆上,所述进水口上均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均设有进水阀;所述池体底部的中心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该排污管的上端位于养殖池内且伸出养殖池的水面外,排污管的下端伸出养殖池外,所述排污管位于养殖池内的一端上开有排污孔,在排污管伸出养殖池外的一端上设有排污阀,所述排污孔的尺寸小于虾类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虾类养殖池还包括增氧管支撑架,所述增氧管支撑架为与池体内侧壁的形状相适应的网架,所述增氧管盘在该增氧管支撑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为6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虾类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孔在排污管位于池体内的下部均匀分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虾类养殖池。它包括圆柱形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为倒圆锥形,所述池体的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以螺旋形状设置有增氧管,该增氧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增氧孔;所述池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4-10个,且沿着池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同向布置,所述进水口均位于池体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截面圆上,所述进水口上均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均设有进水阀;所述池体底部的中心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虾类养殖池结构简单,排污效果好,虾类存活率高,而且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IPC分类】A01K63/00, A01K63/04【公开号】CN204837570【申请号】CN201520523924【专利技术人】吴钊 【申请人】吴钊【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7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虾类养殖池,包括圆柱形的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为倒圆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以螺旋形状设置有增氧管,该增氧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增氧孔;所述池体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为4‑10个,且沿着池体外壁的切线方向同向布置,所述进水口均位于池体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截面圆上,所述进水口上均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均设有进水阀;所述池体底部的中心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连接有排污管,该排污管的上端位于养殖池内且伸出养殖池的水面外,排污管的下端伸出养殖池外,所述排污管位于养殖池内的一端上开有排污孔,在排污管伸出养殖池外的一端上设有排污阀,所述排污孔的尺寸小于虾类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钊
申请(专利权)人:吴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