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9419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的水槽、水管、水箱和水下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前进方向的水箱侧面设有孔径250mm的出水管,所述水箱呈凸字形,水箱凸起部分的两侧固定两根密封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水箱相接触部分连通,水管长10米;所述水管在与水箱没有接触的上侧布满水槽,高度为100-200mm,每根水槽的距离为10-50mm,水槽与水管的接触的部分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机械输氧为自然复氧,系统结构简单,覆盖范围广,跌水线长,并且操作灵活,可根据需要确定跌水线的长度,低成本,低能耗,无二次污染。(*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河道黑臭水质的治理方法主要有截流、疏浚、活水循环(即引水增流)、河道人工增氧曝气、底泥覆盖、混凝、生态治理等方法。疏浚工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河流底泥中的污染物转移出去是一种较好的治理河流底泥污染的方法,但只能用于河流的应急净化,不能持续保证效果,而且清出的淤泥需要再次处理;活水循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稀释和转移的方式使得河流中的水质得以净化,但该方法所需要的条件比较特殊,需要利用特殊的河流水位差或者水栗提升的方法实现水的交换,该方法只是让污染物向其他水体转移,无法去除污染物;河道曝气和生态工程的建设都是以恢复和强化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为主要目的,逐渐恢复和净化水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水质净化的效果,适合作为混凝快速改善的辅助措施,但是对于通常的缓流河道难以达到混凝所需的水利条件,从而使混凝效果大打折扣;混凝虽能够快速消除水体的“黑”但除臭效果欠佳;河流底泥覆盖同样是一种针对河流底泥的污染治理方法,有一定的优点,但仍无法实现河流水质应急净化。综上所述,目前尚没有一种能持续有效而又简便的治理缓流河道黑臭水质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申请人经研究发现河道黑臭的原因是河水中耗氧物质的耗氧量大于河水的复氧量,并不是因为河水脏(通常用COD或BOD的数值高低衡量)就一定黑臭。基于上述发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改善河道黑臭现状的处理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种治理黑臭河道水质的装置,该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技术采用跌水复氧的方法,包括水下推进器,水箱和出水管,水槽若干,两根两头密封的水管。所述水箱中装有水下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前进方向的水箱侧面设有孔径250_的出水管,所述水箱呈凸字形。所述水箱凸起部分的两侧固定两根密封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水箱相接触部分连通。所述水管长10米;所述水管在与水箱没有接触的上侧布满水槽,高度为100_200mm,每根水槽的距离为10_50mm。所述跌水复氧装置由不锈钢材料制成。该技术的特点在于改机械输氧为自然复氧,该系统各组成形态简单,覆盖范围广,跌水线长,并且操作灵活,可根据需要确定跌水线的长度,低成本,低能耗,低运行费用,无二次污染,安全,能够持续运行。该方法尤其针对以城市内河形式存在的黑臭河道水体修复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除河道黑臭方法的跌水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面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正面示意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局部示意图。附图5是本专利技术局部示意图附图中个部件的标记如下:1、水槽,2、水管,3、水槽与水管连通部分,4、水下推进器,5、水箱,6、排水管,7、水管与水箱连通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以某城市黑臭河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水体修复实验。在未进行水体修复前,河流水体中黑臭现象严重,此类水体水质处于劣V类标准。该河道为死水,本专利技术有效长度为100米,作为试验对象。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河道黑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在该段河道放置本技术的跌水装置,该装置由若干个平行的水槽1、水管2、水箱5和水下推进器4组成。跌水装置启动后,水下推进器4将水箱5内的水往外抽,由于水槽1、水管2和水箱5是连通的,导致水槽I中水位下降,此时水槽I内的液位就低于河道的水面,形成高度差,跌水过程形成,该过程采用跌水方式,利用势能完成曝气,增加水中溶解氧浓度。(2)水下推进器4位于水箱中,将水槽I中氧浓度高的水排到下层氧浓度低的水中,一方面能够增加下面水的溶解氧浓度,另一方面起到搅拌作用,将下部氧浓度低的水翻到上层进而进行复氧。上述两个步骤即完成自然跌水复氧过程。该实验运行一个月后臭味消失,黑臭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水下推进器,水箱和出水管,水槽若干,两根两头密封的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呈凸字形,水箱凸起部分的两侧固定两根密封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水箱相接触部分连通,水管长10米;所述水管在与水箱没有接触的上侧布满水槽,高度为100-200mm,每根水槽的距离为10_50mm,水槽与水管的接触的部分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推进器置于水箱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包括若干个平行的水槽、水管、水箱和水下推进器;所述推进器前进方向的水箱侧面设有孔径250mm的出水管,所述水箱呈凸字形,水箱凸起部分的两侧固定两根密封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水箱相接触部分连通,水管长10米;所述水管在与水箱没有接触的上侧布满水槽,高度为100-200mm,每根水槽的距离为10-50mm,水槽与水管的接触的部分连通。本技术改机械输氧为自然复氧,系统结构简单,覆盖范围广,跌水线长,并且操作灵活,可根据需要确定跌水线的长度,低成本,低能耗,无二次污染。【IPC分类】C02F7/00【公开号】CN204848465【申请号】CN201420103219【专利技术人】韩寒, 刘志宏, 陈颖 【申请人】江苏盛世水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4年3月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河道黑臭的装置,水下推进器,水箱和出水管,水槽若干,两根两头密封的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呈凸字形,水箱凸起部分的两侧固定两根密封的水管,所述水管与水箱相接触部分连通,水管长10米;所述水管在与水箱没有接触的上侧布满水槽,高度为100‑200mm,每根水槽的距离为10‑50mm,水槽与水管的接触的部分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寒刘志宏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世水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