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9411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6:38
一种热交换装置,是于一第一壳体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第一管路,在输送蒸汽进入第一壳体的内腔之后,加热第一管路内的水,而第一壳体的一端连接一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设有一出口,出口与至少一第一管路的出水端相互连通,供至少一第一管路内的流体向外输出,第二壳体的内腔中具有至少一第二管路,至少一第二管路具有一进液端及一回液端,供输送高温流体使在至少一第二管路内流动。由此,即可有效提升加热温度以输出高温流体,并让使用者依需要以弹性使用不同的加热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热交换装置,尤指一种具有两个独立的加热管路。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热交换装置皆会连接一冷水管路及一热水管路,冷水管路及热水管路相互连通,冷水管路的一端连接水源以输入欲加热的冷水,冷水进入热交换装置进行热交换之后,由热水管路输出热水以供使用。利用上述热交换的原理,可以应用在染布机的布料染色作业上。其中,当一布料卷绕设于外壳内部的网轮上时,利用栗的压力作用,即可使经过热交换装置加热的染液通过网轮的透液孔加速向外喷射,对布料进行染色作业。然而,染液是由药液与水混合而成,在布料染色过程中,必须依据不同布料的特性,控制染液的温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染色品质。在实际使用时,染布机的热交换装置主要是利用蒸汽以进行热交换,让管路内染液的温度上升,而以此种方式进行加热,染液的温度最高仅能达到约140°C左右,对于需要更高温度才能达到更佳染色品质的纤维布而言,上述热交换方式无法符合需求;再者,单一种热交换方式的故障风险较高,在使用上亦缺乏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创作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技术的产生。本技术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通过在两个壳体内分别设置一管路,两个管路连通,且两个管路分别以不同加热方式对管路内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结构,能解决习用热交换装置无法有效提升温度及单一种热交换方式的故障风险高的问题,而能有效提升加热温度以增加布料的染色效果及维持染色品质、依使用者的需要以弹性使用不同的加热方式,并降低因单一加热方式故障而造成生产停顿的风险。为达上述创作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入水口,供输入欲加热的水;该第一壳体的内腔设有至少一第一管路,该至少一第一管路与该入水口连通;该第一壳体具有一蒸汽入口,供输送蒸汽进入该第一壳体的内腔,以加热该第一管路内的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管路具有一入水端及一出水端,该入水端与该入水口连通;以及—第二壳体具有一内腔,该第二壳体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壳体的一端,该第二壳体上设有一出口,该出口与该至少一第一管路的出水端相互连通,该第二壳体的内腔中具有至少一第二管路,该至少一第二管路具有一进液端及一回液端,供输送高温流体使在该至少一第二管路内流动。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该第二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回液口,该进液口连通该至少一第二管路的进液端,该回液口连通该至少一第二管路的回液端。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更包括一连接部,该连接部的一端连接该第二壳体,该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一进液口及一回液口,该连接部的内腔具有一隔板,供以将该内腔区隔为一上容纳空间及一下容纳空间,该上容纳空间分别连通该进液口及该至少一第二管路的进液端,该下容纳空间分别连通该回液口及该至少一第二管路的回液端。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该第一壳体的内腔设有多个第一管路,该第一管路为水平直管,该多个第一管路相互平行;该第二壳体的内腔设有多个第二管路,该第二管路为平放的U形管,该多个第二管路相互平行。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中:该第二管路内的流体为热媒油。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是以两个不同的热交换方式分别对欲输出的流体进行加热,因此,当应用于染布机的布料染色作业上时,可以有效提升加热温度,以符合特殊纤维布的使用需求,使增加布料的染色效果及维持染色品质。2、本技术可以让使用者以两个不同的热交换方式分别对第一管路内或第二壳体内的流体同时进行加热,亦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热交换方式进行加热,因此,不但能有效降低因单一加热方式故障而造成生产停顿的风险,且在使用上相当具有弹性。为便于对本技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图3为图2的b-b’剖面图。图4为图2的c-c’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热交换装置I ;第一壳体2 ;门盖21 ;左定位板22 ;定位孔221、241、311 ;入水口 23 ;右定位板24 ;第一管路25 ;出水端251 ;入水端252 ;滤网26 ;入口 27 ;加热空间28 ;第二壳体3 ;定位板31 ;进液端312 ;回液端313 ;出口 32 ;第二管路33 ;连接部4 ;进液口 41 ;回液口 42 ;隔板43 ;上容纳空间44 ;下容纳空间45。【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热交换装置I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第一壳体2、一第二壳体3以及一连接部4。该第一壳体2概略呈圆筒状,第一壳体2轴向的一端设有可供操作人员打开或关闭的门盖21,第一壳体2轴向的另一端设有左定位板22,左定位板22上设有多个横向贯穿左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第一壳体2上设有连通第一壳体2外部及第一壳体2内腔的入水口 23,第一壳体2的内腔设有一右定位板24、多个第一管路25及一滤网26,其中,右定位板24上设有多个横向贯穿右定位板24的定位孔241,多个第一管路25由多个相互平行的水平直管所组成,多个第一管路25的左端分别插入左定位板22的定位孔221,以形成一出水端251,多个第一管路25的右端分别插入右定位板24的定位孔241,以形成一入水端252。另,第一壳体2上设有一蒸汽入口 27,左定位板22与右定位板24之间形成一加热空间28,加热空间28连通蒸汽入口 27。而该滤网26呈圆筒状,滤网26套接于右定位板24及多个第一管路25的外周缘,以过滤由入水口 23进入多个第一管路25内的水。该第二壳体3概略呈圆筒状,第二壳体3的右端连接第一壳体2的左定位板22,第二壳体3轴向的左端设有定位板31,定位板31上设有多个横向贯穿定位板31的定位孔311。第二壳体3上设有连通第二壳体3外部及第二壳体3内腔的出口 32,出口 32与至少一第一管路25的出水端251相互连通。第二壳体3的内腔设有多个第二管路33,多个第二管路33为多个平放且相互平行的U形管所组成,其中,多个第二管路33的一端分别插入定位板31上半部的定位孔311,以形成一进液端312,多个第二管路33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定位板31下半部的定位孔311,以形成一回液端313。第二管路33的管内填满热媒油的类可以形成高温的流体。而该连接部4的右端部连接第二壳体3左端的定位板31,连接部的右端设有一进液口 41及一回液口 42,连接部4的内腔具有一隔板43,隔板43将连接部4的内腔区隔为一上容纳空间44及一下容纳空间45,其中,上容纳空间44分别连通进液口 41及该至少一第二管路33的进液端312,下容纳空间45分别连通回液口 42及至少一第二管路33的回液端 313。由此,如图5所示,当欲加热的水由入水口 23进入多个第一管路25内之后,经与第一壳体2的加热空间28内的蒸汽进行热交换作用,即可将第一管路25内的水温提升至最高温至约140°C左右,而当高温的水蒸气通过第二壳体3的内腔时,经由第二管路33内的高温热媒油的热交换,则可将水蒸气温度再提升至约200°C以上,并由第二壳体3的出口 32向外输出。实施时,当输出的水蒸气温度过高,亦可以经由蒸汽入口 27输入低温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一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入水口,供输入欲加热的水;该第一壳体的内腔设有至少一第一管路,该至少一第一管路与该入水口连通;该第一壳体具有一蒸汽入口,供输送蒸汽进入该第一壳体的内腔,以加热该第一管路内的水;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管路具有一入水端及一出水端,该入水端与该入水口连通;以及一第二壳体具有一内腔,该第二壳体的一端连接该第一壳体的一端,该第二壳体上设有一出口,该出口与该至少一第一管路的出水端相互连通,该第二壳体的内腔中具有至少一第二管路,该至少一第二管路具有一进液端及一回液端,供输送流体在该至少一第二管路内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展
申请(专利权)人:昆勇精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