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407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6:37
一种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涉及土建施工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提高降水效果的技术问题。该降水井点包括井孔,及插置在井孔内的井管,封盖住井管的井盖;所述井管的上管段为实管,下管段是封底的滤水管,井管外壁与井孔孔壁之间由外至内依次填埋有泥水分离填料层、水气分离填料层,且该两个填料层之间由滤网隔开,该两个填料层的顶端填埋有粘土填料层;所述井管的下管段内装有抽水泵,抽水泵的泵水口接有泵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降水井点,适用于基坑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土建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的技术。
技术介绍
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为减少开挖范围内土体含水量,方便土方开挖或防止放坡失稳,流水流砂、突涌现象的发生,通常都需要设置降水井来抽汲开挖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对于渗透性较低的土层,可以采用辅助真空降水的措施,加速排除土体颗粒间的自由水。如图3所示,传统的真空降水管井都采用实管段201、滤水管段202从上至下交替拼接的结构,并在管井的外周填埋过滤层203,由于地下水渗流的非稳定性,降水需要一定的抽水工期,因此在基坑开挖前需要预留足量的预抽水时间。初始状态下,真空降水管井的滤水管段被土体包围,能保证管井内部的真空负压,但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随着作业面的不断下降,真空降水管井的滤水管段会随土方开挖不断暴露,难以持续保证真空,而且基坑开挖后,为了不影响基坑施工周期,真空降水管井的后续抽水工期通常都不能留足,上述缺陷导致传统真空降水管井的降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水效果好的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孔、井管、井盖;所述井管由上下各一个管段接合而成,其中的上管段是一不透水的实管,下管段是一透水的滤水管,且下管段的底端封闭,井管竖向插置在井孔内,且在井管外壁与井孔孔壁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内由外至内依次填埋有分别环绕井管一圈的泥水分离填料层、水气分离填料层,泥水分离填料层与水气分离填料层之间由滤网隔开,且在泥水分离填料层及水气分离填料层的顶端填埋有环绕井管一圈的粘土填料层;所述井盖封盖住井管的顶端管口,井盖上开设有出水孔、过线孔、负压加载孔及负压监测孔,所述井管的下管段内装有抽水栗,抽水栗的栗水口接有栗水管,栗水管的管身通过井盖上的出水孔引至井管外部,抽水栗的电气线缆通过井盖上的过线孔引至井管外部。进一步的,所述粘土填料层的高度为I?3m。进一步的,所述井管的顶端管口高于粘土填料层10?50cm。进一步的,所述井管的下管段的长度为0.5?6m。本技术提供的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采用双层分离式填料层相结合的复合结构,且井管的上管段为实管,下管段为滤水管,泥水分离填料层增大了地下水的过水断面,对于低渗透性土、层间水、残留水具有更好的降水效果,水气分离填料层能够确保地下水及真空的通畅性,并增加井管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在基坑土方开挖期间,能确保开挖面以下不丧失真空,并能在不影响基坑开挖的状况下持续抽水,具有降水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中的井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真空降水井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孔、井管3、井盖7;所述井管3由上下各一个管段接合而成,其中的上管段31是一不透水的实管,下管段32是一透水的滤水管,且下管段32的底端封闭,井管3竖向插置在井孔内,且在井管3外壁与井孔孔壁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内由外至内依次填埋有分别环绕井管一圈的泥水分离填料层1、水气分离填料层2,泥水分离填料层I与水气分离填料层2之间由滤网隔开,且在泥水分离填料层I及水气分离填料层2的顶端填埋有环绕井管一圈的粘土填料层6 ;所述井盖7封盖住井管3的顶端管口,井盖7上开设有出水孔、过线孔、负压加载孔及负压监测孔,所述井管3的下管段内装有抽水栗4,抽水栗4的栗水口接有栗水管5,栗水管5的管身通过井盖上的出水孔引至井管外部,抽水栗的电气线缆通过井盖上的过线孔引至井管外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粘土填料层的高度为I?3m,所述井管的顶端管口高于粘土填料层10?50cm,井管的下管段的长度为0.5?6m。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泥水分离填料层的泥水分离失效率不高于万分之一。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水气分离填料层的水气分离有效率不低于90%。本技术实施例适用于基坑工程,其安装及抽水的步骤如下:I)先成土体中钻设井孔,井孔的孔径要求足泥水分离填料层的厚度范围10?30cm ;2)将泥水分离填料层分隔埋填于井孔最外围,埋填高度为自孔底至孔顶以下I?3m ;3)将井管的上管段31、下管段32拼接后下入井孔中心,并与泥水分离填料层同心居中,在井管外围与泥水分离填料层之间环形空间中埋填水气分离填料层,埋填高度同泥水分离填料层埋填高度;4)在井孔孔壁与井管之间环形空间顶部(泥水分离填料层与水气分离填料层顶)埋填粘土填料层,高度为I?3m,至基坑作业面;5)在井管3中下入抽水栗、栗水管及相关电缆线,并在井管顶部安装井盖7,将栗水管及相关电缆线从井盖的出水孔、过线孔分别穿出;6)通过井盖7上的负压加载孔向井管3加载真空负压,井盖7上的负压监测孔可安装真空表进行监测,并利用抽水栗进行抽水,在真空负压的作用下,周边土体中的水体依次经过泥水分离填料层、水气分离填料层后,从井管的下管段进入井管内,泥水分离填料层进行泥(砂)分离,水气分离填料层进行水气分离;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随开挖面的逐步降低井管保持持续的抽水抽气,井管外泥水分离填料层、水气分离填料层逐渐的被开挖出的低渗透性土替代,并覆盖在井管周边,自然形成真空封闭层,确保开挖面以下不会丧失真空。对于实际真空管井降水过程中,在抽真空前,管井中的孔隙水压力与土体内的孔隙水压力保持平衡状态,土体中的孔隙水为一等势体,不产生流动。如果不增加外荷载进行抽真空,这样在抽真空后必然在管井内的孔隙流体上作用一负压,并且在短时间内井内的孔压迅速降低并排出水和气;在距离管井较远的土体内由于土体渗透性的关系,在刚开始抽真空时仍保持抽真空前的孔压,这样就会在距离管井较远的土体内以及管井附近形成一个孔压差;孔隙水在孔压差的作用下,伴随着渗流使水排出并且也使孔压降低,孔压差逐渐由近至远地向距离管井较远的点波及,在土体内形成距管井远近各点的孔压差,如此循环下去就会使孔压差逐渐向更远的点传播并使各点的孔压降低;这样在达到稳定渗流之后,在孔压边界上形成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负压值,并与土体内各点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平衡,在土体内形成一个稳定渗流场。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形式,与传统真空井相比有以下优势:泥水分离填料层起到泥(砂)水分离作用,水气分离填料层起到水气分离作用,具有更大的过水断面面积,对于低渗透性土、层间水、残留水具有更好的降水效果;水气分离填料层与井管顶部密封,加载真空一段时间后,形成相对稳定的真空负压腔,即使在基坑开挖后,由于顶部仍被自然开挖低渗透性土密封,真空可持续保证不衰减;无论在基坑开挖前还是基坑开挖后,始终对基坑开挖面下的含水层存在稳定的真空负压,这是传统真空降水井所不具备的。【主权项】1.一种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孔、井管、井盖; 所述井管由上下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真空降水井点,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孔、井管、井盖;所述井管由上下各一个管段接合而成,其中的上管段是一不透水的实管,下管段是一透水的滤水管,且下管段的底端封闭,井管竖向插置在井孔内,且在井管外壁与井孔孔壁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内由外至内依次填埋有分别环绕井管一圈的泥水分离填料层、水气分离填料层,泥水分离填料层与水气分离填料层之间由滤网隔开,且在泥水分离填料层及水气分离填料层的顶端填埋有环绕井管一圈的粘土填料层;所述井盖封盖住井管的顶端管口,井盖上开设有出水孔、过线孔、负压加载孔及负压监测孔,所述井管的下管段内装有抽水泵,抽水泵的泵水口接有泵水管,泵水管的管身通过井盖上的出水孔引至井管外部,抽水泵的电气线缆通过井盖上的过线孔引至井管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振叶怀文许渊蒋远生崔明洋曹笑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渊丰地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