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竹梁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403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竹梁柱结构,包括若干钢圈、若干组垫片及若干原竹,各钢圈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一组垫片对应一个钢圈,任意一组垫片中各垫片的侧面均与对应钢圈的外侧面相连接,且任意一组垫片中的各垫片均匀分布于对应钢圈的外侧,且各原竹的侧面分别与各组垫片中对应的垫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拉性能及抗震性能较强,并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梁柱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原竹梁柱结构
技术介绍
在全球木材资源缺乏的情况下,竹子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等特点,而且一次造林成功,可年年择伐,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以原竹为主体的建筑以其建造周期短,舒适环保,造价低廉,防震性能优异等优点受到现代环保人士尤其是地震多发地带人民的普遍欢迎,但是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由于以原竹为主体的建筑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整体连接大多是依靠传统的榫卯结构进行固定的,因此整体的抗拉性能较弱,直接导致其整体的抗震性能较弱,尤其对于建筑中的梁柱,由于其主要承接建筑的压力,因此问题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原竹梁柱结构,该结构的抗拉性能及抗震性能较强,并且结构简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圈、若干组垫片及若干原竹,各钢圈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一组垫片对应一个钢圈,任意一组垫片中各垫片的侧面均与对应钢圈的外侧面相连接,且任意一组垫片中的各垫片均匀分布于对应钢圈的外侧,且各原竹的侧面分别与各组垫片中对应的垫片相连接。所述钢圈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钢圈的数目为2个。所述垫片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及原竹将原竹与垫片相连接。还包括抱箍及第二螺栓,抱箍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抱箍包裹于垫片及对应原竹的侧面,第二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将抱箍、垫片及原竹相连接。—个垫片对应两个抱箍及两个第二螺栓。所述垫片的侧面为与原竹表面相配合的圆弧面。所述原竹的数目为8根。 8根原竹分为4组,其中,4组原竹分别对应正方形的四个角,其中,每组原竹中的两个原竹分布于正方形中对应角的两个边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包括钢圈、及若干原竹,垫片与钢圈的外侧面相连接,原竹的侧面与垫片相连接,通过垫片将原竹固定于钢圈的外侧,同时任意一组垫片中的各垫片均匀分布于对应钢圈的外侧面,从而使各原竹形成一个整体,进而使本技术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具有较强的抗拉性能和抗震性能,并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垫片及原竹将原竹与垫片相连接,同时,抱箍包裹于垫片及原竹的侧面,同时一个垫片对应两个抱箍,从而有效的将原竹与垫片相连接,进而将垫片、原竹及钢圈相连接,同时抱箍还能够有效的避免原竹开裂,有效的提高本技术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原竹3与钢圈I的连接关系图。其中,I为钢圈、2为垫片、3为原竹、4为抱箍、5为第二螺栓、6为第一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包括若干钢圈1、若干组垫片2及若干原竹3,各钢圈I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一组垫片2对应一个钢圈1,任意一组垫片2中各垫片2的侧面均与对应钢圈I的外侧面相连接,且任意一组垫片2中的各垫片2均匀分布于对应钢圈I的外侧,且各原竹3的侧面分别与各组垫片2中对应的垫片2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钢圈I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钢圈I的数目为2个,所述两个钢圈I上下分布,从而使各原竹3形成一个整体,进而提高各原竹3的抗震性能和抗拉性能;垫片2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及原竹3将原竹3与垫片2相连接,避免使用过程原竹3发生轴向位移。另外,本技术还包括抱箍4及第二螺栓5,抱箍4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抱箍4包裹于垫片2及对应原竹3的侧面,第二螺栓5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将抱箍4、垫片2及原竹3相连接,通过抱箍4将垫片2与原竹3相连接,接触面积较大,避免破坏原竹3 个垫片2对应两个抱箍4及两个第二螺栓5,其中两个抱箍4上下分布,从而有效牢固的将垫片2与原竹3相连接;垫片2的侧面为与原竹3表面相配合的圆弧面,原竹3与垫片2的接触面积大,避免由于第二螺栓5用力过大而使垫片2压碎原竹3 ;原竹3的数目为8根;8根原竹3分为4组,其中,4组原竹3分别对应正方形的四个角,其中,每组原竹3中的两个原竹3分布于正方形中对应角的两个边上。【主权项】1.一种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圈(I)、若干组垫片(2)及若干原竹(3),各钢圈(I)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一组垫片(2)对应一个钢圈(1),任意一组垫片(2)中各垫片(2)的侧面均与对应钢圈(I)的外侧面相连接,且任意一组垫片(2)中的各垫片(2)均匀分布于对应钢圈(I)的外侧,且各原竹(3)的侧面分别与各组垫片(2)中对应的垫片(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I)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且钢圈(I)的数目为2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2)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及原竹(3)将原竹(3)与垫片(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箍(4)及第二螺栓(5),抱箍(4)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抱箍(4)包裹于垫片(2)及对应原竹(3)的侧面,第二螺栓(5)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将抱箍(4)、垫片(2)及原竹(3)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垫片(2)对应两个抱箍(4)及两个第二螺栓(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2)的侧面为与原竹(3)表面相配合的圆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竹(3)的数目为8根。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8根原竹(3)分为4组,其中,4组原竹(3)分别对应正方形的四个角,其中,每组原竹(3)中的两个原竹(3)分布于正方形中对应角的两个边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竹梁柱结构,包括若干钢圈、若干组垫片及若干原竹,各钢圈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一组垫片对应一个钢圈,任意一组垫片中各垫片的侧面均与对应钢圈的外侧面相连接,且任意一组垫片中的各垫片均匀分布于对应钢圈的外侧,且各原竹的侧面分别与各组垫片中对应的垫片相连接。本技术的抗拉性能及抗震性能较强,并且结构简单。【IPC分类】E04C3/12, E04C3/36【公开号】CN204850239【申请号】CN201520624986【专利技术人】郝际平, 刘敏, 田黎敏, 于金光, 孙桂桂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原竹梁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圈(1)、若干组垫片(2)及若干原竹(3),各钢圈(1)自上到下依次分布,其中,一组垫片(2)对应一个钢圈(1),任意一组垫片(2)中各垫片(2)的侧面均与对应钢圈(1)的外侧面相连接,且任意一组垫片(2)中的各垫片(2)均匀分布于对应钢圈(1)的外侧,且各原竹(3)的侧面分别与各组垫片(2)中对应的垫片(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际平刘敏田黎敏于金光孙桂桂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