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具备多个发光元件、导光板和聚光罩。在导光板中,设有分别将背面的一部分凹入而成且使导光到导光板的板内的光向聚光罩侧反射的多个凹状反射部。各个凹状反射部从导光板的背面侧成为锥台部和锥体部的二级结构。包围锥体部的斜面的锥角比包围锥台部的斜面的锥角小。聚光罩具备与各个凹状反射部分别具有光学上的对置关系配置且将各凹状反射部上的反射光向与导光板的主面垂直的方向聚光的多个透镜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具备LED (Light Emitting D1de)等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下照灯型照明装置。本技术特别涉及聚光型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开发了将高效率长寿命的LED等半导体发光元件作为光源来利用的照明装置。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了利用LED发光模块的较大的发光面积的下照灯及聚光灯。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具备具有面状发光部的LED发光模块和菲涅耳透镜的聚光型照明装置。图14的剖视图表示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照明装置800的结构。照明装置800具备框体801、收纳在框体801的内部的发光模块802、和配置在光路上的菲涅耳透镜803。发光模块802具备板状的基体8020、安装在基体8020上的发光元件(LED) 8021、和配置在发光元件8021的前方的荧光体层8022。通过向照明装置800供给电力,各发光元件8021点亮。从发光元件8021射出的光L1丄2透射菲涅耳透镜803。光L1'L2被菲涅耳透镜803调整为平行光,向外部照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12 — 1140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以往的聚光方式的照明装置中,为了以一定的配光角聚光,需要在从光源到透镜之间确保规定长度的光路。结果,难以同时实现照明装置的薄型化和窄配光。例如,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以往的照明装置800中,在将用来评价配光性的指标之一的1/2波束角设为45°的情况下,从光源的发光部到透镜表面的光路长需要27mm的长度。另一方面,在将上述光路长缩短为1mm的情况下,1/2波束角成为100°,为了兼顾薄型和窄配光,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本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薄型且窄配光的照明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有关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具备:多个发光元件;导光板,将从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在板内导光;以及聚光罩,将导光板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覆盖。导光板具有多个凹状反射部,该多个凹状反射部分别将与主面背对的背面的一部分凹入而成,并且使导光到导光板的板内的光向聚光罩侧反射。各个凹状反射部由锥台部和锥体部构成,上述锥台部比导光板的背面向主面侧凹入,上述锥体部从锥台部更向主面侧凹入,并且被锥角比包围锥台部的斜面的锥角小的斜面包围而构成。聚光罩具有多个透镜部,该多个透镜部与各个凹状反射部分别保持光学上的对置关系而被配置,并且将来自各个凹状反射部的反射光向与导光板的主面垂直的方向聚光。此外,在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中,锥台部是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的圆锥台部;锥体部是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的圆锥部。此外,在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中,在导光板中,在设包围锥体部的斜面的锥角为G1、包围锥台部的斜面的锥角为02时,满足以下的两个关系。 48。( Θ ^ 96。 Θ ^ θ2〈180°此外,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还具备安装基板。安装基板是在其表面安装多个发光元件而成的基板。安装基板的表面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形成环状的元件列;导光板是具有沿着安装基板上的元件列配置的环状部、和在环状部的内侧与环状部连续配置的环内部的圆盘状。 在导光板中,凹状反射部至少配置在环内部。此外,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还具备反射部件。反射部件是夹设在导光板与安装基板之间的反射部件。在反射部件的与多个发光元件各自的对置位置开设有开口部;来自多个发光元件各自的射出光穿过开口部向环状部入射。此外,在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中,导光板还具有环状外周部。导光板的环状外周部是在上述环状部的外侧与该环状部连续配置的部分。此外,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还具备扩散罩。扩散罩是配置在聚光罩的外侧、将导光板的上述环状外周部覆盖且被实施了光散射处理的环状的部件。此外,在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中,聚光罩配置在导光板的上方,各透镜部至少形成在背对于与导光板对置的面的面。此外,在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中,多个发光元件分别是LED (Light Emitting D1de)。此外,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还具备电源单元。电源单元是与多个发光元件连接、用于向发光元件供给电力的单元。技术效果在本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中,在导光板的背面形成的凹状反射部由锥台部和配置在锥台部上的锥体部的组合构成。并且,包围锥台部的斜面的锥角比包围锥体部的斜面的锥角大。在有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照明装置中,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从发光元件到透镜部的光路的缩短。由此能够实现照明装置的薄型化。此外,如果使用上述那样的凹状反射部,则能够使不易被锥角较小的锥体部反射的光及如果被锥体部反射则会扩散的光被锥台部反射,并向位于凹状反射部的正上方的聚光罩的透镜部入射。另一方面,通过在锥台部之上设置锥体部,能够确保凹状反射部的高度,所以能够维持由凹状反射部整体反射的光量。结果,由位于凹状反射部的正上方的透镜部聚光的光量增加。因此,通过使得在凹状反射部中发挥良好的反射特性,聚光特性提高,所以能够提供窄配光的照明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I的照明装置100的结构及设置例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表示照明器具I的外观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图。图3是照明器具I的正视图。图4是表不照明器具I的内部结构的分解图。图5是表示照明器具I的内部结构的截面立体图。图6是表示反射部件30的结构的正视图。图7是图5的区域A的放大剖视图。图8是图5的区域B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表示凹状反射部403的具体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0的(a)是用来说明在锥角比较小的凹状反射部403A下设想的问题的图,(b)是用来说明在锥角比较大的凹状反射部403B下设想的问题的图。图11是用来说明凹状反射部403的效果的剖视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配光角度与放射强度的关系的模拟结果的图。图13是基于图12的模拟结果表示实施例与各比较例的配光角±10°间的光通量(Im)的强度的曲线图。图14是表示以往的照明装置80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作为设想的照明装置的照明装置900的结构的剖视图,(a)是照明装置900的整体的剖视图,(b)是(a)的区域C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完成技术的经过〉在图14所示的照明装置800中,例如将在照度分布中光度为最大光度的1/2以上的角度范围的配光角(以下称作“1/2波束角”)设定为±45°以内的情况下,如果设荧光体层8022的直径为60mm,则菲涅耳透镜803的直径为162mm。此时,作为发光元件8021与菲涅耳透镜803之间的光路(距离Ii1),必须确保例如27mm。由此,照明装置800的薄型化较困难。对此,能够设想例如图15的(a)的剖视图所示的照明装置900的结构。照明装置900具有基座910、配置于基座910的安装基板920、配置在安装基板920上的反射部件930和配置在反射部件930上的导光板940。进而,照明装置900具有配置在导光板940上的聚光罩950和将聚光罩950的周围覆盖的透光性罩960。安装基板920在基板表面安装多个发光元件(LED)922而成。如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发光元件;导光板,将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射出的光在板内导光;以及聚光罩,将上述导光板的主面的至少一部分覆盖;上述导光板具有多个凹状反射部,该多个凹状反射部分别将与上述主面背对的背面的一部分凹入而成,并且使导光到上述导光板的板内的光向上述聚光罩侧反射;各个上述凹状反射部由锥台部和锥体部构成,上述锥台部比上述导光板的上述背面向上述主面侧凹入,上述锥体部从上述锥台部更向上述主面侧凹入,并且由锥角比包围上述锥台部的斜面的锥角小的斜面包围而构成;上述聚光罩具有多个透镜部,该多个透镜部与各个上述凹状反射部分别保持光学上的对置关系而被配置,并且将各个上述凹状反射部的反射光向与上述导光板的上述主面垂直的方向聚光。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谷直树,谷村一郎,中川有士,角陆晋二,村濑龙马,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