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制动架,前车体前部固定有前车轮,后车体后部固定有后车轮,前车体与后车体靠连接轮连接,前车体和后车体上都有制动架,制动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两个左支架和两个右支架,左支架顶端有左顶板,左顶板与左支架夹角为110~120°,右支架顶端有右顶板,右顶板与右支架夹角为110~120°,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固定座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固定座内有滚轮,滚轮通过轴与固定座铰接,左支架上有左电磁铁,右支架上有右电磁铁,左电磁铁与右电磁铁位置相对应。该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通过悬挂在车体底部的制动架完成制动,不会磨损轨道轮,而且在非制动情况下还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是一种用于农田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农业机械设备也在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田开始进行机械化耕种、播种、施肥、喷药等作业。传统的作业方式一般由人工完成,不但作业效率低、人工劳动量大,甚至有时因作业效率低错过最佳作业时机而造成农作物的大面积减产。为提高现有作业效率、降低人工劳动量,目前多是借助农业机械完成上述作业。但由于农业机械的结构原因、以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行距不同,加上各种农作物生长中的植株高低不同,导致现有作业机械适用范围小,存有一定的局限性。轨道农业—它是开创新时代农业生产与自动化操作技术、农业生产多样化与节能环保完美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打造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利用自动化机械来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在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形成一个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生态农业系统。轨道车可沿农田轨道行走,现有的轨道车是靠轨道轮与轨道之间产生摩擦力达到制动效果,这种制动方式容易磨损轨道轮,需要频繁更换轨道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该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通过悬挂在车体底部的制动架完成制动,不会磨损轨道轮,而且在非制动情况下还能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制动架;所述前车体包括前底板、前底盘和前车轮,前底盘固定在前底板底部,前底盘前部与前底板平齐,所述前车轮固定在前底盘前部,前底盘后部超出前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一通孔;所述前车轮由U型支架、两个平型轮和一个V型轨道轮组成,V型轨道轮位于U型支架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U型支架上;所述U型支架由固定轴固定在前底盘下部,并可绕固定轴转动;所述后车体包括后底板、后底盘和后车轮,后底盘固定在后底板底部,后底盘后部与后底板平齐,后底板前部超出后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车轮与前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固定在后底盘下部;所述连接轮由H型支架、两个平型轮、一个V型轨道轮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组成,所述H型支架由梁和两侧壁构成,V型轨道轮位于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H型支架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固定在梁的中心上,且与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分置于梁的两侧;所述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前车体和后车体上各有一个制动架,所述制动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和两个右支架,两个左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左顶板,左顶板与左支架夹角为110~120°,两个右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右顶板与右支架夹角为110~120°,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均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固定座内有滚轮,滚轮通过轴与固定座铰接,左支架上还有左电磁铁,右支架上有右电磁铁,所述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均靠近底座,所述左电磁铁与右电磁铁位置相对应。为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均简称为本机构。在轨道车正常行驶时(即非制动情况下),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均不通电,制动架悬挂在车体下方,滚轮沿轨道行走,起到平衡车体的作用。当需要制动时,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通入相反方向的电流,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之间产生吸引力,左支架和右支架相互靠近,仅仅卡在轨道上,起到制动作用。制动完成后,左电磁铁和右电磁铁通入相同方向的电流,左支架和右支架相互远离。进一步地,前车体与后车体之间还有中车体,所述中车体由中底板和中底盘组成,中底盘固定在中底板底部,中底板前部超出中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三通孔,中底盘后部超出中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四通孔;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中穿过,将前车体与中车体连接起来,另一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四通孔、第二通孔中穿过,将中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所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一个,优选地,中车体的数量至少有两个,中车体之间靠连接轮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前车体和后车体的倒置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连接轮的倒置立体图。图3是实施例一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的倒置立体图。图4是实施例一的制动状态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中车体的倒置立体图。图6是实施例二的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的倒置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以解释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如图1~图4所示,包括前车体100、后车体200、连接轮310和制动架410;所述前车体100包括前底板101、前底盘102和前车轮110,前底盘102固定在前底板101底部,前底盘102前部与前底板101平齐,所述前车轮110固定在前底盘102前部,前底盘102后部超出前底板101,所述前底盘102超出前底板101的超出部分102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102b开有第一通孔102a;所述前车轮110由U型支架111、两个平型轮112和一个V型轨道轮113组成,V型轨道轮113位于U型支架111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112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112和V型轨道轮113靠轮轴114固定在U型支架111上;所述U型支架111由固定轴103固定在前底盘102下部,并可绕固定轴103转动;所述后车体200包括后底板201、后底盘202和后车轮210,后底盘202固定在后底板201底部,后底盘202后部与后底板201平齐,后底板201前部超出后底盘202,所述后底板201前部超出后底盘202的超出部分201b呈圆弧形,并在超出部分201b开有第二通孔201a;所述后车轮210与前车轮110结构相同,后车轮210固定在后底盘202后部;所述连接轮310由H型支架311、两个平型轮312、一个V型轨道轮313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315组成,所述H型支架311由梁311b和两侧壁311a构成,V型轨道轮313位于两侧壁311a之间,两个平型轮312分别位于两侧壁311a外侧,所述平型轮312和V型轨道轮313靠轮轴314固定在H型支架311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315固定在梁311b的中心上,且与平型轮312和V型轨道轮313分置于梁311b的两侧;所述连接轮310的圆柱形安装柱315从第一通孔102a和第二通孔201a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100与后车体200连接起来;前车体100和后车体200上各有一个制动架410,所述制动架410包括底座411,底座411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412a和两个右支架412b,两个左支架412a相互平行,两个右支架412b相互平行,两个左支架412a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左顶板413a,所述左顶板413a与左支架412a夹角为110,两个右支架412b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413b,右顶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制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体包括前底板、前底盘和前车轮,前底盘固定在前底板底部,前底盘前部与前底板平齐,所述前车轮固定在前底盘前部,前底盘后部超出前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一通孔;所述前车轮由U型支架、两个平型轮和一个V型轨道轮组成,V型轨道轮位于U型支架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U型支架上;所述U型支架由固定轴固定在前底盘下部,并可绕固定轴转动;所述后车体包括后底板、后底盘和后车轮,后底盘固定在后底板底部,后底盘后部与后底板平齐,后底板前部超出后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车轮与前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固定在后底盘下部;所述连接轮由H型支架、两个平型轮、一个V型轨道轮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组成,所述H型支架由梁和两侧壁构成,V型轨道轮位于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H型支架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固定在梁的中心上,且与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分置于梁的两侧;所述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前车体和后车体上各有一个制动架,所述制动架包括底座,底座上铰接有两个左支架和两个右支架,两个左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左顶板,左顶板与左支架夹角为110~120°,两个右支架顶端共同连接一块右顶板,右顶板与右支架夹角为110~120°,左顶板和右顶板底部各固定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均位于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固定座内有滚轮,滚轮通过轴与固定座铰接,左支架上还有左电磁铁,右支架上有右电磁铁,所述左电磁铁与右电磁铁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轨道车悬挂制动机构,包括前车体、后车体、连接轮和制动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车体包括前底板、前底盘和前车轮,前底盘固定在前底板底部,前底盘前部与前底板平齐,所述前车轮固定在前底盘前部,前底盘后部超出前底板,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一通孔;
所述前车轮由U型支架、两个平型轮和一个V型轨道轮组成,V型轨道轮位于U型支架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U型支架上;所述U型支架由固定轴固定在前底盘下部,并可绕固定轴转动;
所述后车体包括后底板、后底盘和后车轮,后底盘固定在后底板底部,后底盘后部与后底板平齐,后底板前部超出后底盘,并在超出部分开有第二通孔;所述后车轮与前车轮结构相同,后车轮固定在后底盘下部;
所述连接轮由H型支架、两个平型轮、一个V型轨道轮和一个圆柱形安装柱组成,所述H型支架由梁和两侧壁构成,V型轨道轮位于两侧壁之间,两个平型轮分别位于两侧壁外侧,所述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靠轮轴固定在H型支架上;所述圆柱形安装柱固定在梁的中心上,且与平型轮和V型轨道轮分置于梁的两侧;
所述连接轮的圆柱形安装柱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穿过,从而将前车体与后车体连接起来;
前车体和后车体上各有一个制动架,所述制动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光成,
申请(专利权)人:于光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